伍夷为檄文贬宋帝(1 / 2)
李良元见察哥这么来说,拍手称道:“御弟言之有理,可我们什么时候出兵最为有利……”
察哥道:“自古两国作战,先下战书,约定时间,一决雌雄。这次也不列外,派灵牙利嘴兵士上宋国汴梁送达战书,约定宋军择日决战!”
这么说着,察哥向李良元身边走近几步,附在他的耳畔悄声言道:“兵者,道也,声东击西尔虞我诈,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方可取胜,只能如此这般……”
李良元见说,不禁一怔,款款言道:“我们以白衣大夏之国的名义下战书,这样做是不是……”
察哥讪笑道:“大王莫非忘记兵败镇魂关、马头坪、哇峪口之事?只有这样,方可复报!”
接着挺直腰杆说道:“宋军倘若败北,我军趁胜追击,占领关中,直捣汴京,入主中原,实现先祖梦寐以求的河山一统,易如反掌……”
李良元连声叫好:“知朕者,御弟也!这样一来,可谓一箭双雕,既可报兵败之仇,还可抢夺宋国江山!”
于是,当下传旨,敕封察哥为征宋大元帅,统领三军,择日与宋军决战,以定乾坤。
察哥受了敕封,即唤军师伍夷为,商谈下战书事宜。
伍夷为沉思半天,道:“晋国王既然要一箭双雕,就不要急着下战书!”
察哥见说,痴愣愣看了伍夷为,道:“以军师之意……”
伍夷为道:“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宋徽宗纨绔、淫逸,不如先做一篇檄文讨之;让天下人尽知宋之腐败;夏之鼎盛;尔后大军征剿,赵宋江山定会土崩瓦解,是为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也!”
察哥连声称好,说伍夷为有张良之才,武侯之智,此次出兵,竟会旗开得胜。最后言道:“讨伐檄文就由军师拟制斟办,愿军师文思才涌,马到成功!”
原来这伍夷为是中原人士,十年寒窗,金榜难能题名,便就生出邪念,投靠西夏偏安政权。
伍夷为一踏上夏地,正巧赶上开科招士,他的一篇文章做得风生水起,被夏国主赐予进士出身,选在察哥身边做了军师。
这时间,伍夷为领草檄之名,援笔立就,挥成一章《讨宋檄文》,其文曰:
宋王赵佶,宋神宗之十一子也,
登基前即为端王;为人轻佻浮
浪,专钻红颜坊姬之窝;凡汴
梁烟花酒巷头牌美媚,莫不
与其有染。其伤风败俗,不一
而足耳,坊间老少,无不以花
花端王对其称谓也。
花花端王做了皇帝,天下不润,
河水倒流;太监生须,母鸡打
鸣,宋国上下,民怨积盛。花
花端王来做皇帝,宋国百姓生
灵涂炭,四海苍生备受熬煎。
花花端王本是翰林学士胚子,
却错误地被推上皇位,乃大宋
性灵之不幸。试问天下,有
哪个皇帝像赵佶那样花样翻新
地改变年号?没有!赵佶
即位之初,便定年号“建中靖
国”,次年又改为“崇宁”;
后又“大观”;“政和”;“
重和”、“宣和”。赵佶在位
十几年,改换了这么多年号,
可谓天下第一。赵佶好大喜
功,登基后频频对邻国用兵。
妄图将大夏、大辽一干周边
国家全部并吞。自己却一味
追求享乐,迷佞道教,将国
事交给蔡京、童贯、杨戬等
奸臣;还穷极天下之财富,
在汴梁修筑万岁山。赵佶人
伦颠倒,竟让太监童贯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