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祖 第1107节(2 / 2)

加入书签

这处地方是云上天的中央,也是其仙山灵脉的所在。

自从天元宗回收诸多灵峰福地,统一管理之后,有高人将那些灵峰根脉合并起来,炼化成为了仙山的一部分。

更有那玄洲大陆,道天地人的格局,接引无数生灵和山川大地,龙脉汇聚成为一条条仙根,凝练出外界难以想象的浓厚灵蕴。

这已然不再是寻常的仙品灵脉,而是更为高级的大道源泉。

从中流溢出来的,再也不是寻常的灵气,而是拥有着道蕴的仙灵本源。

一个时代之中,往往只有一处地方能够凝炼这种东西,因为它不仅仅需要真正的仙山灵脉,还需要无数的气运。

而今,天庭的诸多仙神巨擘们正要利用其做一些事情。

只见弥罗天尊一声令下,几名身形庞大的搬山力士显出千丈真身,如同巨人一般虚托山体,隔空展现搬山撼岳之能。

天地之间,轰鸣作响,一座座山峰被挪开,庭园被辟大,片刻就拓展了小半倍的面积。

而后,伴随着一阵阵天崩地裂般的巨响,诸多怪石,山岭,桃根,灵泉如同山水园林之中的材料,被陆续搬运下来,各就其位。

这些东西似乎遵循着整个庭园的风水节点,上应日月星辰,下映山川大地,拥有着严谨而又神秘的规划,轻易改动不得。

于是众人便见着,一个以之前桃园为根本,重新开辟的更大桃园屹立起来。

有一名仙人上前,轻轻吹了一口气,宛若春风化雨,百里桃枝盛开,春意盎然的景象充盈了整个庭园。

似乎桃花盛开的景象所带动,这方庭园内部的大阵似乎开始运行起来,一股股灵气自树根底下涌出,一缕缕清风蕴含着浓郁的生机四处流溢。

“好!”弥罗天尊面上含笑,带着几分满意之色看向已然成型的蟠桃园。

普济天尊道:“有此仙根灵脉,仙根枯朽的大势应该可以被逆转了,末日十兆也并非牢不可破……”

雷御天尊道:“不错,待到来年天地再春,这些蕴含着寿元本源的道果便可真正开花结果,为我天庭修士出产可以逆转天命的延寿之果……”

“如此,方才不负道尊所托啊!”

听着三位天尊的言语,其他仙神也露出憧憬之色。

末日十兆,分别为杀劫四起,天人五衰,地龙翻身,洪水泛滥,邪祟横行,龙蛇起陆,仙根枯朽,灵脉断绝,斗转星移,天崩地陷。

这当中既有天灾,亦有人祸,更有一些,是谶语一般的预言。

其中多个征兆都早已经应现,暂时没有的,也就是灵脉断绝,斗转星移,天崩地陷这几个而已。

无论仙魔,正邪,看待这些预兆都颇感复杂,因为他们明白,这些东西在自己看来是灾祸,但其实,未必见得就真的是灾祸。

杀劫四起,仙道灭绝,才能使得凡民崛起,修真盛行。

天人五衰,巨擘殒落,才有底层修士的余地。

地龙翻身,洪水泛滥等等,亦是改变当前格局的关键。

乃至于仙根枯朽,灵脉断绝,都有可能造就新的物种,新的道途兴起。

这本质上是旧纪元毁灭,新纪元诞生的前兆,新旧交替之际,旧事物总是不甘于消亡,要以最大的努力阻碍和破坏新事物的发展。

那么,唯有顺天应人,把握时代命脉,方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天庭和冥宗所作的一切争斗和努力,说到底也只不过是选择正确的方向,最大限度保全自己罢了。

唯有足够份量的敌人应劫,消亡,为新生的事物腾出足够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一纪元的末劫才会真正消弭,令得自己有机会躲过最终的毁灭。

此为天庭不传之秘,亦是只有天尊级别的真正巨擘才能知晓的真正奥秘。

不过随着几次纪元的变迁,天庭和地府各有胜负,早有聪明机敏之辈反应过来。

每临大劫,看的往往不是你是仙是魔,是正是邪,而是能不能把握到时代发展的脉络,知晓真正的前程!

英雄才能造时势,其他的人,不过随波逐流而已。

“万年之前,道尊斩龙证道,攫取地仙位格而补全自身,成就劫道……

如今祂所主掌的,是自古以来修士所畏惧的天劫之道,一切本源和力量,也都是在围绕着这一道果而运作。

不过劫道主杀,光有这刑克一切的绝对力量只能保证除掉阻碍我等天庭的敌人,但却未必能够拯救我们的道友和弟子门人。

唯有这些聚集天地日月精华所生的仙根灵脉,本源道果,才能带给我们重建新纪元的希望。

一直以来,我等推动的玄洲一统,天人感应,也都是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

如今蟠桃灵根造就出来,终于初见成效……”

一名头发花白,拥有着年迈老者形象的修士从人群之中走了出来。

他身上穿着天庭仙官的服饰,看起来并不如何显眼,但当其开口之时,就连上方的三位天尊都微微侧身,向其注目,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

这并不是普通的地官之属,而是天庭建立初期,曾经出过大力的一位老牌化神。

在天庭内部,一向也都拥有着册立五方五老的呼声,是在前期主导了天庭建立和机构运作,也是知悉一切,推进一切的前辈高人。

他即是东方应元始老木帝天君。

“天增岁月,人增其寿,日夜星辰,自有其运作之道,我等仙神寿命亦然。

这纪元末劫既是一个威胁,也是一个机会,若非天地崩坏,本源道果混乱,我等也难以将自己寿元维系于这方天地大道之间,与其长存。

只可惜,这个秘密始终只有我等才能知晓,无法诉诸于他人,乃至个个都将神道视之为畏途,不肯尽心效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