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以身殉道(1 / 2)
舍人院外,李若谷涨红了脸,从里面走出来。嘴里还在争辩,柳永精通诗赋文章,熟谙经义,这样的人事功,能算事功么?这明明厚积薄发,触类旁通。
转过一个巷尾,迎头碰到一人,李若谷刚要抱歉,却见来人是李淑。李若谷板着脸道:“淑儿,为何急急忙忙,连路也不看?”
李淑低着头,恭恭敬敬道:“父亲,三馆及秘阁藏书,谬乱不全,儿与翰林学士张观等人,校其废存,伪谬者删去,漏略者补写,仿唐代《开元四部书目》,详加著录,校正条目,撰得《崇文总目》六十余卷。”
李若谷听了颇为欣赏,点了点头道:“不错,孔子作《春秋》,左丘著《国语》,不韦迁蜀传《吕览》,《诗》三百篇,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先圣先贤写书既有悟道,也是体道,更是传道,这才是文臣应当做的事情。”
李淑依旧是恭恭敬敬道:“撰《崇文总目》时,张学士也是这么说的。张学士还说了,翰林侍读学士的一句话说得好,为往圣继绝学。看来事功之学,真是能囊括败家之言,其实百家争鸣,但只要能做出实事……”
李若谷打断了李淑的话,怒道:“住口,你懂什么,事功之学,那是歪理邪说,你整天挂在嘴上,在朝堂之上,只怕是寸步难行。还有一件事,今后在大内之中,你不可叫我父亲,叫李大人,自称也不可称儿了,免得别人说三道四。”
李淑点了点头道:“是,李大人。”
这时李若谷又道:“你十二岁那年,先帝驻跸亳州,见你文章不错,赐你童子出身。自那时起,你便在秘书阁。你要记住自己吃的是哪一碗饭,切不可忘本,去附和别人的学说,不然你就别想升官。对了,你匆匆忙忙,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李淑一愣,神色有些犹豫。李若谷板着脸追问,李淑干咽了一下,回到:“李大人,下官升任翰林侍读学士了,仍领校书郎馆校勘。”
李若谷脸色一变,他这个当爹的,也是翰林侍读学士,刚才还在教训儿子升官无望,眼下就和自己平级了,有这么打脸的嘛?
李淑这时拱手道:“李大人,下官这正是想递一封公文去舍人院,请朝廷允许下官在朝议时列于李大人之后。”
说到这里李淑顿了顿,又道:“爹,陈知应屡建奇功,身为内相。眼下又将这次知贡举办成了,榜上多多少少也有一百多人与他志同道合,这说明事功之学,早已不是偏门,而是已经成了显学。”
李若谷听到这里,下意思四周看看,摇头道:“罢了,罢了,你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书生了,为父不管你。只是这事功之学,毕竟是新学,现在呼声很高,极易涌入杂七杂八之人。就算陈知应一身正气,也顶不住别人抹黑,你还是不要太热衷于此。”
李淑点了点头,这便去了舍人院。李若谷思考良久,却是转头去了政事堂。礼部试之后,朝里朝外对此事皆是津津乐道,柳永当年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翻了出来,有好有坏,已是物议沸腾。
而在陈府,当年四为诗社之骨干,凡是在京城的,几乎都聚集到了这里。李云平、颜子义、包拯这些人还为官在外,欧阳修、富弼、韩琦,连宋庠都是赶来了这里。来这里的目的,自然就是祝贺诗社这次参加了礼部试的人了。
徐良骏中了第二,还有十几人也是上了皇榜,只是令人有些惊讶的是,往常与徐良骏同样受人期许的何健京,却是榜上无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