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丝绸之路(1 / 2)
丝绸之路在五代及宋时期逐渐衰落,原因有多种,中原的战乱,丢失了对河西走廊的实际控制,海运的发展,使得船只的成本小于骆驼马匹,北方经济实力下降,中原物产逐渐丰富,不再需要从西域进口货物。
这一切都使得北方在“利”字方面的贡献变小了,朝廷对北方的防御也显得力不从心。汉朝打光家底,都要灭了匈奴,控制西域,就是因为匈奴对当时经济重心,也就是北方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每次匈奴南下,都要把家里的瓶瓶罐罐给砸碎。
而北宋就成了南宋,不得不说和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有一定关系。南宋朝廷后来几次想要北伐收复失地,都遭到江南百姓反对,因为一旦开启战端,赋税、兵役会将他们压垮。后面的统治者,更是逐渐失去了收复失地的想法,最后南宋成了亡宋。
这就是治理国家不能唯经济论,保西域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经济重心固然重要,但战略纵深也很重要,不能随便丢,反而要不断拓展。有句话在网上很火,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宋代北方经济实力下降,其实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北方为中原抵挡承受了许多战乱。也就是说,要对北方更照顾一些。
哲宗之前,都有人看到这一点,直到徽宗重用谄媚小人,像戍边这种花钱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自然要搁一边儿。这使得武备更加松弛,以至于被人打到汴京城下。当然,这其中的原因实在太多。
陈初六刚拒绝却大漠看完那个从未见过的翁翁,就接到了丰州狄青来的密信。密信上说,经过去年打仗,北伐收服了一些失地之后,就有来自高昌、于阗、黑汗、龟兹、粘八葛部这些地方的商人,试图进入大宋。
大宋不依靠西域,可西域却依靠着大宋。西凉人阻断商路,这些西域人就只能从西凉高价购买大宋的货物。曹玮北伐,改变了双方态势,西凉人腾不出手来对付西域,于是西域的商人,就想办法往大宋来了。
西域可以从青海入西凤路,也可以绕道辽国,从宁化军进入太原府,然后再进入中原。从这两条路,就可以绕过西凉。
从青海来,就务必经过黄头回纥,而西州回纥却和他们不对付,且比较亲西凉,高昌、龟兹这些地方,过来太过危险。绕道大辽,从阿尔泰山进入,再从西京路来,这就比较远。这一路上,响马、盗贼,也足够令人头疼,小商队经不住。
但大宋的货物,是不能不要的,更不能继续在西凉这些人手里买高价的。这两条路,就必须选出一条来。
狄青的信上,就说了这么件事。他还说西域的使者,已经秘密去了汴京。朝廷的意思,也是欢迎的。
陈初六想起一件事。上次朝廷招待各国使者,为了讨好大宋,各国使者使劲拍马屁,为了讨好小皇帝,于是就有人开始夸陈初六。其中就有个南边的小国,说陈初六救了他们,结果却是马远山做了好事。
当时,陈初六对各地风情,侃侃而谈。后来,岭南刘氏劫了海船,把一些奇珍异宝送到宫里。太后就曾问他,这些东西是不是西域来的,还夸西域诸国的工艺水平不错。太后还问,西域的西边是什么,是不是出了什么强盛的大国。
当时太后还提出,要远交近攻,举出汉朝联合大月氏对付匈奴,继续强悍盛唐的奇迹。只是可惜,大宋看似四海升平,但却是还有许多隐忧,这些也只是想想。而现在看来,似乎时机已经成熟了。
岭南平定,二宫稳定,军威强盛,一切欣欣向荣。而西凉人处于最弱的时候,趁他病,要他命,一举收服河西,再续丝绸之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