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考技生疏了(1 / 2)
自从宋庠知道毕云涛来了应天书院,这个消息就不胫而走了,很快毕云涛来书院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但陈初六静下心来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自然是不知。
这一日,盼儿巧儿四女,相约出去逛街去了。明日便是广文馆的考试,四女要替夫君挑一支好笔。即将应试,陈初六并无半点慌张,实是见过大风大浪了。
等了一天,广文馆试也是来到了。这应天书院,乃是朝廷给费的书院,属于官办高等院校。哪怕是一次广文馆考试,也有官员坐镇。
应天书院山长钟九良,自己就是荣衔大学士,应天府知府也必定会到场的。各路州试,一百人里面,方才有机会到了这广文馆,到了之后,还需十人中取一位。
去了国子监,便基本上是取得了参加省试的资格。大约凑齐三千人,便是开恩科的时候了。宋朝的科考,并未规定多少年一次,实是因为这凑齐三千人的时间并不一定。
但见一头发纯白的老头,被人搀扶着走了过来,扫了一下底下站着的士子们,冷哼一声:“哼,尔等读书人,乃是圣人门徒,要穿就穿读书人的衣服,可为何我见到的都是穿着半臂啊,你们的袖子去哪里了?你们是地痞流氓的门徒?”
底下一众读书人慌了,早就听说这个老头十分严苛了,没想到连短袖都不让穿。钟九良斥道:“你们那些地痞流氓的门徒都给我出去,这里是圣人门徒来的地方!”
应天府知府也是冷冷道:“怎么,你们还要我派人请?”
底下数十个读书人,叹了口气,悻悻而走。陈初六早知道会如此,所以穿的长衫,特意加大了一码,凉风飕飕的。
除了衣衫不整,还有冠帽不正也不能入,鞋子是有泥巴的不能进,带黑眼圈的不能进……屁事不可谓不多,但偏偏无法指着钟九良,因为这些事情,都是孔夫子规定了的。
本来有一千多人的,很快就剩下了七八百人。钟九良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之后,方才道:“本官奉吾皇之命,在应天书院教导诸生。读书做人,都不敢有一丝懈怠。今日季考,择优录取,凡三十人止,若没有一个人能称优,那便一个也不取。”
然后,周九良带着大家面背三拜,又对孔圣人像拜了三拜,众学子方才鱼贯而入。这些事情,陈初六已经经历过了很多次,自是轻车熟路。
时下天气炎热,考场之中,不用担心漏雨,只要担心那厕所里面涌出臭味。陈初六挑选的地方,还算可以,离厕所很远。
才坐下不久,便听见四处传来抱怨的声音。
“哎呦,造孽啊,离恭房如此近,臭气熏天,这叫我如何写文章!”
“呀,考舍里有壁虎,这次考试必糊了不可!”
此起彼伏的抱怨之声,很快被考场的巡检呵斥住了。陈初六不受影响,默默答题。自从州试之后,陈初六吊儿郎当已经七八年了。七八年不考,对于考场上的套路,颇有些生疏。
但这七八年里,陈初六博览群书,又增广了寻常人难以望其项背的见识。就算不懂套路,写起文章却丝毫不耽误。而且不论是诗赋,还是策论,如今陈初六更有了一份自己的文风。
从头到尾,笔不加点,写到了策论之时,陈初六却搁下了笔。
策论的题目,令陈初六颇有些惊愕。陈初六背过很多“真题”,那些策论题目,多半是议论一些儒家经典上的观点,比如“君子坦荡荡”,“圣学传心”之类的。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考官不想承担风险。大宋读书人说话的自由还是有的,但谁想去触碰朝廷的底线?所以,对于时事时政,策论题目都极少出现。
而现在这策论题目,却是直指当今一弊,是为漕运之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