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4章 无敌是多么寂寞(2 / 2)

加入书签

由此可见,正是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才造就了高品质的蔡司镜头。

1935年,另一项当时的黑科技诞生在蔡司——T镜头镀膜技术。

采用T镀膜后,镜片就不会因为反光而暴露位置,所以这项技术立刻就被汉斯军队大规模采用,蔡司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汉斯军队军用光学产品,包括陆军和海军的望远镜、测距仪以及射击瞄准具,还有空军使用的轰炸瞄准具的最大制造商,T镀膜也成为二战时期汉斯的重要科技机密。

因为战争催生出的海量订单让蔡司发展得很快,除了作为总部和设计中心的耶拿之外,蔡司又先后在德累斯顿和斯图加特建立了新的工厂,这也为日后蔡司的分裂打下了伏笔。

二战末期,《雅尔塔》协议签订之后,按照米苏两国达成的秘密约定,汉斯将被分割,而蔡司总部所在地耶拿和另一个重要制造中心德累斯顿工厂都将被划归苏俄人管辖,西方世界能拿在手中的只有位于汉斯西南部的蔡司斯图加特工厂,可这家工厂却是蔡司三家工厂中最小的一座。

此时,有一个眼光长远的人看到了蔡司的重要性,所以他干了件出格的事儿。

这位就是米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将领之一——四星上将巴顿,巴顿将军可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他趁着苏俄人尚未反应过来的短暂时机,带人冲进了耶拿,把126名技术人员和部分能搬动的设备以最快的速度连夜搬走,移转到了本方控制下的斯图加特。

以这些人员和设备为基础,卡尔蔡司被重新建立了起来,公司被命名为“Carl Zeiss AG”,史称“西蔡”。

当苏军前来接收蔡司时,看到的是只剩下了一片狼藉的厂房和一些搬起来实在费劲的重型设备。

不过这些东西最后也未能幸免,毛子一不做二不休,以“战争赔偿”为名,把剩余的人员和设备全部打包带走,搬到了位于乌克栏的基辅,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苏俄最顶尖的光学设备工厂——基辅照相机制造厂。

你还别说,就凭着这次抢来的一丝蔡司血脉,毛子的镜头至今还能在国际光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资深摄影发烧友都应该知道“ KIEV”这个相机和镜头品牌。

虽然接连被两次掠夺,但耶拿和德累斯顿毕竟身为光学器材生产重镇已长达近一世纪,底蕴深厚。很快地,当地留下的技术人员在耶拿大学的支持下,在一片废墟之中重新在耶拿恢复了蔡司公司工厂,新工厂被称为“卡尔·蔡司·耶拿人民企业”(VEB Carl Zeiss Jena),史称“东蔡”。

东西两个蔡司就此分道扬镳,发展到了今天,两者各有所长,“西蔡”因为掳到了最核心的一些人才,一路传帮带下来,维持了原公司在光学上的技术领先地位,并凭借着为哈苏(Hasselblad)、禄来(Rollei)相机提供镜头以及对自家的 Zeiss Ikon 及 Contax 等品牌的经营,西蔡公司很成功,利润相当良好;不过,凭借耶拿和德累斯顿的底蕴,为整个“华约”供应光学产品和设计的“东蔡”也不差,甚至在企业规模上还胜过了“西蔡”,蔡司·耶拿集团现在是东汉斯规模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

而这家蔡司·耶拿就是谭振华此次汉斯之行最重要的目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