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大空战上接敌(2 / 2)

加入书签

可正当他这样想着的时候,通话器里忽然传来了僚机的惊呼:“注意注意,我被锁定了,敌机发射导弹!”

“What?怎么可能!”

哈米德.贾德里心头一紧,再也顾不上节省雷达的开机时长和战机的电力供应,立刻打开了本机的雷达,而与此同时,他的座舱里也响起了持续不断的告警声,这是被动式雷达告警器在被火控雷达持续照射锁定后的自主反应。

“阿斯派德!”

在这一刹那,哈米德.贾德里的脑海里忽然一片清明,长期的艰苦训练和多次的实战历练让他锻炼出了坚韧无比的神经和临危不惧的应对能力,让他立刻想起了对手的情况简介中只用寥寥数语带过的那款武器装备,也让他立刻就明白了敌人的装备和战术——“飞豹”是一款双引擎的重型战机,尽管设计之初,它的首要目标是在拥有对地/海攻击手段的同时保持一定的空战自卫能力,但,双引擎、大机身有着天然的优势,可以获得更大的推重比,有更多的推力储备,也能装备功率和天线口径都更大的雷达,挂载更多、更重的武器,连对地/海的大家伙都能挂载,那么,挂载两枚甚至更多枚重量达到230公斤的“阿斯派德”中距空空拦截导弹又算得了什么?

阿斯派德,是意大力研制的一款半主动引导的中距空空拦截弹,也是华夏利用80年代与西方合作的“黄金十年”中引进的一款重要装备。

应该说,一向被人视为“面条”的意大力人,其实在军工领域有着不少能拿的出手的好东西,特别是华夏海军,很是从该国获得了很多先进实用的装备和技术。

比如,1985年从“阿莱尼亚公司”引进的B.515S三管324毫米鱼雷发射装置和A.244S轻型反潜鱼雷,这两项装备的引进,让海军终于拥有了可靠的反潜鱼雷,一举改变了华夏只能依靠老旧的火箭助推深水炸弹来反潜的尴尬状况,填补了空白!

再比如,从“布雷达公司”引进的中口径双联舰炮技术并将其“双重命中”的设计思想应用在了国产“76A”型双联37毫米口径舰炮系统上,大大缩短了该炮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而“阿斯派德”导弹,则是华夏从意大力引进的海军装备中的重量级产品。

这款导弹是意大力人在参考了米国人的“霍克”及“麻雀”导弹系统的基础上研发的中距离拦截导弹系统,分为“空空型”和“面空型”两个分支,其中,“空空型”的最大射程达到了80公里,而“面空型”的作战距离为5-15公里。在上一个时空,华夏在80年代中期从意大力进行了全套技术的引进,并在其上发展出了多个型号,其中的“空空型”最后发展为后来华夏正式装备的第一代中距空空导弹“霹雳11”,而“面空型”则衍生出了“红旗61”、“红旗64”、“海红旗64”等一系列型号,一度成为海军装备的防空武器的中坚。

不过,在上一个时空,华夏正式引进这款导弹系统要到1988年,而在本时空,却提前了至少18个月!

至于原因么,也很简单——在另一个时空,引进“阿斯派德”可不是给“飞豹”准备的,而是为了适配华夏首型“号称”能发射中距拦截弹的战机也就是盛京飞机制造厂的“歼8II”,但“歼8II”这货的初始型号虽然“号称”能发射中距拦截弹,但其上装备的火控雷达实在是一言难尽,为了能让“机”与“弹”适配,很是折腾了一番大动静,也直接导致了这型导弹引进工作进展的缓慢。

但在本时空,由于“飞豹”的提前问世,且其初始型号的性能就远远超过了上一时空的水平,而且这型战机在研制过程中大量采用了源自西方的技术体系和标准,在谭振华的要求下,又特别强调了“机”与西方体系“弹”的兼容能力,导致了“飞豹”战机能够适配大量“北约”体系“弹”,也在客观上推动了主导研制方华夏海军对中距弹的引进热情,并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与意大力方面的谈判工作,这就是“阿斯派德”能够在这次演习中就挂载在“飞豹”翼下的原因。

哈米德.贾德里对这款导弹的情况不算熟悉,仅仅知道一些必要的参数而已,不过,他至少还知道这只是一款装备了半主动导引头的中距空空拦截弹,也就是说,这款导弹发射后载机必须用雷达持续照射目标一段时间,引导导弹的飞行路径,直至导弹上的导引头自己锁定目标。

知道这些就足够了,他驾驶的可是F16,在这个距离上被对方发射的“阿斯派德”攻击,他有充足的时间来采取对策。

“侧滚摆脱!”

他大喊一声,是在告诉自己,也是在提醒僚机该做的动作,随即一踩脚舵一带操纵杆,战机在剧烈的抖动中,猛地向一侧翻转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