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培训实习教程(1 / 2)

加入书签

“ ()”

随着吴达观加入了讨论,众人都将注意力转到了他身上。陈义坚问道:“吴老,您觉得一年时间,能做到什么程度?”

吴达观想了想,又和身边的李孟珍交头接耳商量了一会儿才开口道:“第一年,恐怕只能做到原先的水准,72.6%的国产化率,不能更多了,设备、人员都闲置了不少时间,光调整起来恢复生产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谭振华暗自叹了一口气。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曾经得到过举国力量支援的第一次“斯贝”国产化进程,在1980年生产出了4台发动机之后,就被无情地束之于高阁,迄今已经整整三年了,而三年时间,已经足够当初编写工艺规范的工程师们遗忘掉很多细节,也足够那些参与生产它的工人们的技艺变得生疏。

更何况当初他们掌握的一切本也算不上完美。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吴达观说一年能恢复到当初中断时的水平,恐怕已经是做了比较乐观的估计。

兴许是看出了谭振华的顾虑,吴达观又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过也有好消息,第一次引进“斯贝”的谈判,毕竟是我们华夏第一次从西方世界引进这种高科技产品,所以做得仓促不完善的地方很多,比如涡轮叶片的精锻工艺该怎么弄我们实际上就没有吃透,等我们付完钱再去找罗罗,他们就又趁机狮子大开口,而那时我们实际上已经没有钱再支付这种额外的费用了,再打报告向上申请非常不现实,最后也就只好不了了之,最后生产的4台发动机上,装配的其实还是罗罗公司生产的涡轮叶片。”

“那这次呢?”王清平赶紧追问道。

“老汉我总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吧?”吴达观微微有些得意地晃了晃脑袋道:“上次发现的一些问题,比如这个精锻工艺,比如一些材料的配方和加工工艺,我们这次都是当成最重点的内容来谈的,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有了上次的经验教训,我们这次的谈判可就仔细多了,罗罗再想在这些方面坑我们,可没那么容易啰!”

这倒真是个好消息。

据谭振华所知,“斯贝”这种国际60年代末、70年代初技术水准的发动机,其实制造工艺并没有复杂到华夏根本无法掌握的程度,在西航发厂已经花费了巨资购买了成套国外最新加工设备的基础上,是完全有能力造出来的,最关键的,其实是加工工艺和材料的问题。

材料这种东西最是麻烦,你就算知道了配方,但不知道别人的生产流程,那你做出来的东西,很可能与别人的做出来的性能相差十万八千里。

事实上,在最基础的材料和加工工艺手段得到提升之后,仿制这种技术水平的发动机对华夏来说,真不是什么难事——在谭振华的前世,公元2000年,已经中断了20年的“斯贝”仿制计划再次启动,史称“第二次斯贝会战”,而这一次,华夏人在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来自罗罗帮助的情况下,仅仅花费了1年另2两个月就完成了第一台“斯贝”的试制,4个月后,150小时试车成功,标志着国产发动机已经达到了技术标准,随后又以国产材料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造升级并适当进行了修改,得到的结果对比原型机,重量从1842公斤一口气减到了1527公斤,推力却从9.3吨提高到了10吨,推重比达到了6.55!

新发动机在2003年7月通过国产化工程技术鉴定,2005年通过改进型号的设计定型审查,堪称神速。

而此时,这台被命名为“秦岭”的发动机,国产化率是99%!

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进步的基础就来自于华夏改开20年的工业基础技术积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