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开办学校(2 / 2)
刘文众反驳了赵文的这个办法之后,赵文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
半晌之后,赵文说道:“我觉得咱们可以分开培养。
先建设中学,将中学压缩成四年或者五年。
这几年中,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升入大学继续深造。至于成绩差的,让他们早日成为咱们宣镇的生产力。
但小学也不能放弃,如今宣镇中适学蒙童数量与日俱增,而咱们宣镇日后的强大与否,就在这些孩子身上。
所以咱们分批次进行管理,分批次教学。”
“大人,你这个办法好。这样一来,就能有效的减短学习周期,对咱们宣镇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刘文众不停的点着头,很显然也认同赵文这个办法。
“你说的不错,这样一来,对咱们宣镇的帮助确实很大。
不过,这件事我只把控一个大方向。
你最好拿出一个章程来,具体的事情你来办理,到时候我看看,如果可以的话,就按照你的章程办事。”
“大人,那学校的束脩该怎么收?这开办学校可是要花费不少的银钱啊。
如果咱们束脩收的少的话,咱们往里面投的银子就会变多。
虽说一两年不成问题,可时间一久,难免就会成为一个负担。
可如果收的多的话,城中估计大部分的百姓都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上学。
毕竟读书可是非常花钱的,就算是送来读书,估计也是打着不让当个文盲的打算来的,撑死让认识几个字就算了。
这种程度的读书根本就没有什么用,还不如不读呢。”
在古代,读书上学可是一件非常费钱的事情。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考中秀才,除过那些神童之外,基本上都在二十年左右。
在这二十年间,都在读书,也就一直在花钱。
家庭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根本就负担不起。
而且读书用的笔墨纸砚,价格都比较昂贵,这些东西除过笔和砚台之外,其他的都是一次性的东西,用不了几天就没了。
而纸张和墨这两种东西的价格也不低,读书又不可能不写字,所以这两种东西的消耗量就非常的大。
后世说,寒门难出贵子,其实不管是古代还是后世,寒门都一直难出贵子。
而且后世比古代还能好点,在古代,想要供一个完全脱产的孩子读书,根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算现在宣镇的生活水平增高,百姓手中的银钱也在慢慢增多,可想要供一个孩子读书,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赵文一听刘文众这话,不由得思考起来。
确实,读书是一件既费神又费力还费钱的事情。
后世的学生,每年在学习上的花费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更何况是现在科技不发达的明朝呢?
但教育又不能不举办,没有教育,宣镇就没有未来。
赵文想了一会儿,开口道:“这样吧,小学六年以及中学四年咱们补贴一半的费用,大学咱们补贴全部。
不能因为银子的事情就放弃这件事情,教育乃是百年大计,投再多的银子都行。”
“行,那我就按照大人说的去做了。”刘文众一看赵文已经下定决心了,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同意了赵文的想法。
……
走出刘文众的班房之后,赵文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书房当中。
学校这件事算是定下来了,可是学生所需要的课本还没有着落。
小学课本倒也好解决,按照赵文的想法,小学就只需要能认识字,会简单的加减乘除就可以了,
所以只需要将这个时代的蒙学课本拿出来,倒也能使用。
毕竟明朝的蒙学还是比较发达的。
可是这个中学和大学的课本就不可能这样粗略了。
赵文坐在书桌前,手中拿着一支炭笔,想了一会儿,随后拿出几张宣纸。
“中学的课本就以后世的初中内容为主吧,就先开设国学、数学这两门课吧。毕竟物理、化学之类的对于现在来说还是有些深奥。”
赵文嘟囔了一句,随后飞速的在宣纸上书写起来。
“至于大学,就按照后世的高中内容为主。毕竟后世的大学内容对于现在来说更加深奥,估计整个世界没一个人能看懂。”
赵文趴在桌子上,先写了一个大纲。
写书这种事情可不是一个简单事,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中学和大学的课本,几乎是不可能的。
黄昏时刻,赵文扔下手中的炭笔,扭了扭脖子,站了起来。
“这不是人干的事,太费神了。”
赵文看着自己写了没多少的初中课本,有些烦闷起来。
晚上的时候,赵文吃过晚饭,又重新回到了书房。
回到书房没多久,刘文众带着一封文书走了进来。
“大人,这是我今天整理出来的办学章程。”刘文众站在赵文前方,将手中的文书放在了书桌上。
赵文拿起文书,看了起来,半晌之后,赵文一脸笑意的道:“不错,不错,就先按照你上面的内容来办吧。”
刘文众的章程也不繁琐,那就是先在宣镇盖四所小学,每个小学容纳三千学生。
盖两所中学,每所中学容纳两千学生。
至于大学,则只有一所,容纳两千学生。
:()看更多热门完结小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