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1 / 2)
沈哲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外面的人都急了。
这是沈哲的房子,钥匙只有他有,他们也可以破门而入,但是沈哲现在情绪不稳定,他们不知道强行破门而入会有什么后果。
“铭儿,我是妈妈,你开门啊。”沈哲的母亲站在门外,“茵茵肯定也不想看到你这个样子。”
里面毫无动静。
“阿铭,我是茵茵的妈妈,茵茵的事……我们都很难过,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给茵茵风风光光的准备后事……”
说到最后,许母也说不下去,哽咽起来。
这时候,父母才开始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再多关心儿女一点,但凡他们多上点心,也许……也许结果就会不一样了。
沈哲闭门不出的第三天,沈家来了一个道士,他站在门外,只说了一句:“我能让你再次遇见许茵茵。”
里面没有动静,道士便继续在外面等着,半小时后,沈哲打开门:“你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人到了绝望的境地,即使觉得这是个骗局,也愿意义无反顾往下跳。
因为没什么能比现在的处境更糟了。
道士进来,沈哲又问了一遍:“你刚刚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他的声音很沙哑,眼睛里全是血丝,和平时玉树临风的模样比起来简直判若两人。
道士叹了口气:“你和她因果未断。”
这个道士沈哲之前见过。
像他们这样的大富人家,很多掌权者到了一定年纪便开始信一些神神鬼鬼的东西,沈家人也没能例外。
为了多积攒一些福报,沈家出资在平城一座高山上修建了本市唯一一座道观。再加上山上风景秀丽,经常有市民过去上香、郊游、或者爬山。
沈哲和许茵茵也去过很多次。
这座道观修建的年头有些远,据说是沈哲的祖爷爷花钱修的,到了沈哲这一代,已经成了平城叫得上名字的景区。
中间又修葺过两回,都是政府支持,沈家掏的钱。
这个道士就是道观里的人,沈哲看见他的时候眼里已经流露出了失望。
这大概就是一个父母派过来的说客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沈哲依旧给了他说下去的机会。
道士说,许茵茵虽然身死,但是灵魂并未消散,而是去了其他地方。
为了让沈哲相信自己说的,道士拿出了道具,让沈哲报上许茵茵的生辰八字,并且拿一件沾有她气息的东西。沈哲照做。
道士一阵折腾后,原本放在桌子上的一个桃木盘子突然动了一下。
道士又让他报出他已经去世的爷爷的生辰八字,再找一件和他爷爷生前牵绊比较强的物件。这一次,同样的步骤,桃木盘子纹丝不动。
这下,连原本不相信的沈哲也有些信了。
他让道士再次重复了一遍,紧盯了他的每一个动作,结果还是一样。
沈哲连呼吸都摒住了。
桃木盘子能动,说明跟这个世界的牵扯未断,但是正中间感应她魂魄的盘子毫无动静,说明她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了。
再联系古书上的记载,这种情况符合书上的描述,在本世界身死,灵魂去了异世界安身。
“我要怎么做?”沈哲抓住道士的衣襟,指节发白,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道士摸了摸鼻子:“我有一个项目……就是,投资不够。”
道士年轻时外出游历,偶然得了一本有关因果轮回的古书。
书的第一任作者是个穿越者,因为挂念原来世界的妻子儿女,他终其一生都在研究回去的办法,再加上他穿越前的世界玄学研究盛行,有了不少成果,他靠着记忆将自己道听途说的玄学理论写了下来,加以验证,并且试图从里面找出自己回去的办法。
他最后有没有回去道士并不知道,只是这本书在第一任作者之后又陆续被其他人拿去研究,然后被不同的人添了不同的理论和成果上去,到道士手里的时候,书已经是厚厚一本,里面有很多老前辈毕生的心血。
道士看到书后,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他花了大半辈子研究因果轮回,翻阅了他能找到的所有古籍,找到了很多匪夷所思的记载,再加上他本身也有天赋,造诣不低。
但是一文钱难道英雄汉,古书上记载的东西本就难寻,好不容易认出来吧,不是古董就是奇珍异物,他一个住在道观一心搞研究的道士哪有钱买。
因此关于因果的研究只能耽搁下来,他转而去找了些不知道靠不靠谱的书籍学习如何看风水,打算靠着这个出去骗……不是,赚点钱,回来继续自己的研究。
然而现在,有个现成的金主送上门来,再加上许茵茵的情况完全符合古书上的描述,如果不是顾虑到沈哲的心情,他都要激动得跳起来了。
道士给他介绍了自己的项目,那是个因果辅助阵法。可以通过两个人之间的因果牵连,将一个人的灵魂从自己的世界送到对方的世界,成全这份因果。
“按照你的说法,我们之间既然有因果牵连,为什么还需要这个阵法。”沈哲并没有被他牵着鼻子走。
“因为你不知道这个牵连下的因果是什么,可能是你们互相思念对方,终日以泪洗面,导致你们寿命锐减,这也是因果牵连,但显然不是你想要的。而这个阵法可以确定地达到你想要的。”
“当然,因为这个实验我之前也没做过,你是第一个实验品,我不能保证不会有任何副作用,但我会尽己所能。”
对沈哲而言,怎么样折腾他都无所谓了。
他的世界一片荒芜,穷得只剩钱。
哪怕对方就是来骗钱的,那又怎么样,他还有什么输不起的。
两人在房间里达成合作,道士说道:“你不要有什么轻生的念头,自杀会让人灵魂变弱,灵魂很容易消散,这对你是不利的。”
“我要等多久。”沈哲问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