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2章 总有混子(1 / 2)
本来是大臣找朱厚照,劝说圣驾回京,如今却变成朱厚照着急要回去,却找不到人前来劝说。
若沈溪不来的话,张永跟小拧子等人本就背负劝说的差事,可以直接来觐见并建言,但如今沈溪人就在灵丘城里,朱厚照的面子在那儿摆着,他不会再听身边奴才的劝说。
更重要的是,小拧子跟张永等人也明白不能僭越,事情终归还是要交给沈溪做。
到头来,朱厚照甚至主动派出江彬帮忙一起找人,这让他这个皇帝郁闷无比。
此时紫荆关内,杨一清跟朱晖已领军抵达关隘,连续行军将朱晖累得不轻。
二人在离京前没有去见张太后,但都知道自己来晋西北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什么平叛,而是要找寻皇帝,起到保护的作用。
甚至杨一清还知道此次出兵主要是为了防备沈溪犯上作乱,毕竟杨一清跟杨廷和见过面,接受过内阁三辅的耳提面命。
而杨廷和并没有选择去见朱晖,便在于朱晖到底是公爵级别的勋贵,在军中地位不低,杨廷和对朱晖并未完全信任。
“……我说应宁啊,咱走这么快作何?这地方上的盗匪都已肆虐半年了,要平息也不用急于一时嘛。”
朱晖老奸巨猾,他很清楚自己肩负的差事,却又故意装糊涂,主要就在于他不想太过折腾自己,管他皇帝是否安全呢,反正就算是换了皇帝他还是位高权重的保国公,作为世袭勋贵他根本不想为了找寻君王而使出浑身力气。
杨一清之前去见过紫荆关守军将领,朱晖并没有同行,杨一清便大概明白朱晖是想抽身事外。
这次朱晖跟着一起来是出自太后授意,搞平衡的意味非常明显,故杨廷和对朱晖始终抱有一定戒心。
杨一清对局势有着充分的了解,当下道:“公爷旅途辛苦,但如今还是要连夜赶路……现在已得到确切的消息,陛下人在灵丘,之前太后可有吩咐我等倾尽全力保护陛下周全,此时怎么都得加把力!”
“是吗?”
朱晖故意装糊涂,一脸茫然之色,“为何老夫不知有此吩咐?莫不是应宁你听错了?难道应宁你在离开京城前,特意去宫中见过太后,又或者得到太后懿旨?”
杨一清心里暗骂,不过还是恭敬回道:“太后颁发的懿旨,公爷不也见过吗?”
朱晖叹道:“太后不过是吩咐老夫领兵去平盗寇,没说要保护陛下啊……陛下怎会在灵丘这种小地方呢?哦对了,之厚在哪儿?那孩子做事比较妥当,之前不是说他已经去追陛下了吗?人呢?”
杨一清脸色多少有些不善:“大概快到灵丘县城了吧。”
“哈哈,那就让他去保护陛下嘛,咱们凑什么热闹!之厚本事可不是一般大,老夫对他非常放心,当年他还是个娃娃的时候,老夫便亲眼目睹他领兵去榆溪河,以火炮击溃鞑靼人,救回刘时雍,立下赫赫战功……”
朱晖好似个话痨,故意扯一些没用的闲话,杨一清意识到,要应付朱晖这个老油条的确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而关于防备沈溪对皇帝不利的事情,他还不能随便乱说,否则朱晖这个大嘴巴传出去的话,他会有大麻烦。
“公爷,如今灵丘就在眼前,保护陛下的差事关系重大……事不宜迟,今晚咱们必须得出发。”
杨一清性子很急,也是因为他确实想早点儿跟皇帝会合,就算劝不了朱厚照回京,但至少可以建立一定功勋。但对于朱晖来说,急行军太过折磨人,他不想把自己的身子骨半道就颠散架了。
朱晖道:“应宁啊,就算你护驾心切,也要考虑现实状况嘛,你看看将士们这两天被你折腾成啥样了?自从得到出兵的命令,就一路急行军,星夜兼程每天只有那么点时间休息,如此一来,将士精气神都不在,若真遇到盗寇,一个个跟软脚虾一样,能打胜仗吗?”
杨一清听到这番话后一阵无语,这就是曾任三边总督也是大明非常有名的边塞功勋将领保国公的说辞?
简直就是个昏庸无能连累三军的混子,比那些喜欢插科打诨耍赖的监军太监还要可恶。
杨一清板起脸来:“公爷,若不连夜赶路的话,陛下出了事谁来担待?”
“谁爱担责谁去担,朝廷又没给咱期限,咱不能自个儿把屎盆子往脑袋上扣,陛下的安危咱是鞭长莫及,平寇则需要稳扎稳打,不能寄希望于一口吃成大胖子……”
朱晖絮叨起来,杨一清才意识到这个人有多胡搅蛮缠。
杨一清恼火地道:“公爷既然疲累,那兵马就在紫荆关内停留一日,明日一早就出发,这已经在下忍耐的极限。若公爷再不走的话,请恕在下先行一步,公爷带着少部分人殿后。”
“应宁,你这是什么话?”
朱晖之前还是一副好脾气,和颜悦色,转眼间便怒容相向。
杨一清顾不上去跟朱晖解释,从某种角度来说,朱晖的地位和面子都要比他大,他若不拿出一些威胁和强迫的手段,只能什么事都听从朱晖的安排,处处受制于人,那并非是他希望看到的结果。
……
……
杨一清发现朱晖对护驾完全不上心时,赶紧向京城写信,告知杨廷和这边的情况。
倒不是说杨一清没主意或者怎样,而是他觉得既然是杨廷和主导这件事,那发生什么最好跟杨廷和汇报一下,不过他还是留了一个心眼儿,在给杨廷和发去消息的同时,也给滞留居庸关的谢迁发去一份,而且这一份带了私人情感在里面,内容更为全面,并非跟杨廷和汇报时那样公事公办。
杨一清明白现在朝中派系构成,虽然沈溪崛起,但始终没有加入内阁,谢迁作为内阁首辅拥有对文官集团的绝对话语权,现在谢迁要培养谁来做接班人的问题非常重要。
当天便有快马从紫荆关送信往居庸关,而且当天后半夜谢迁还在休息时,杨一清的信函便送到。
谢迁顾不上休息,赶紧看了信件,从紫荆关得到的情报,比他从蔚州得到的消息更为全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