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速(1 / 2)
“非是幕僚所出,而是征虏将军所提。”
“他?”方孔昭对张守仁的看法来自于江南一带的同党,结果当然不问可知,听说是张守仁的主张,当下就冷笑道:“大言炎炎,数千里之外指手划脚,有何益?”
虽然杨嗣昌对方孔昭的耍大牌和充老资格十分不爽,不过为了大局,还是沉住气对他解释道:“征虏所部疾行如飞,十月初已经入河南,月初便至开封,说是十一月前便可抵勋阳,征虏本人可至襄阳。是故,本部堂觉得计划可行。”
“一派胡言,”方孔昭不屑道:“开封行速,想必是他先锋是由船沿河过来,轻兵锐进,有什么用?此人沽名钓誉,以斩东虏之功滋长了傲气,其言绝不可信。”
张守仁率部如神行太保一样疾行的事情其实也传遍天下了,各地的邸报上是一直有他率部赶路的消息,在北京和江南一带,当然也包括湖广,所有人都惊奇于张守仁飞一般的速度……这样的进军速度确实是能吓坏不少人,特别是王师的进兵速度已经普遍降到了一天十里的水平之后,一天六七十里的速度,足够吓坏不少人了。
可能很多人对精锐之师没有十分直观的印象,但最少有一点可以保证,只有一支军纪严明,保障有力,体能充沛的军队才能做到长途快速行军,否则的话,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方孔昭也不是完全不相信张守仁,但他和幕僚计议之后,还是觉得一支近万人的军队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内坚持每天六十里以上速度行军,这样的速度,就算是东虏的纯骑兵部队都是办不到的。
和普通人想象的不同,马匹在超过千里以上的长途行军中既是有效的助力,比如可以驼物,可以拉车,可以被战兵骑乘,但同时,战马和挽马也是长途行军的包袱,因为在超过一个月以上的长途行军中,战马会严重掉膘,接着瘦弱,力乏,最终倒毙。
有时候不同的气候条件,就可能造成战马大量死亡。
拿破仑进攻俄罗斯时,法国骑兵拥有的大量战马因为照顾不善而大批量死亡,死亡马匹数量在十万以上。
就算明军的马匹是以能吃苦和适应环境的蒙古马为主,照顾起来也是很困难的。
就是说张守仁的部队不仅要自己高速行军,每天还要花费大量的气力来照料战马,就算随行只有几千匹马……低于这个数字无法随行太多军粮,更不可能快速行军。
所以方孔昭打死也不相信张守仁是率大军以现在的这个速度赶来,他更宁愿相信是带着几百家丁,最多千余家丁的前锋部队。
这么点人到湖广来是影响不了大局的,方孔昭还是坚信,打仗要靠自己所属的一万多勋阳兵,加上左良玉齐头并进,贺人龙再于汉水防贼西窜,邵捷春率川兵堵截住入川道路,这个打法,较为稳妥。
遭遇到勋阳巡抚的强烈反对,杨嗣昌被顶的气不打一处来,这个方孔昭在他看来委实可恶,一副东林党老牌党棍的架式,油盐不进,对他根本不买帐。
虽然对方能力确实还行,抚境安民的本职工作做的很不错,而且打仗也是有一手,这几年打了不少次小规模的胜仗,但在这一刻,杨嗣昌已经决心把方孔昭给攻下去了。
“马将军,平贼将军意下如何?”
“回督师的话,”马宝连忙站起身来,嘻笑着道:“平贼将军说这等军议不是末将能插嘴回话的,事先吩咐过,只要督师大人与众位大人有个计较,下了军令,俺们无有不从,当兵的嘛,听命行事就对了。”
最近杨嗣昌赶到襄阳后,对左良玉的军械和粮饷补给都很顺畅,江南的督粮侍郎也在他的建议下移到就地的地方,粮饷银子源源不断的接济过来,所以左良玉现在也不提缺饷缺粮的话,只是自己不来,派了个偏将来打哈哈。
现在说依命行事,但方孔昭这里已经顶了上来,湖广巡抚和别的将领或是别有打算,或是资格不够,马宝这么滑头,一时竟是冷下场来。
节堂之中,冷了场的感觉十分难受,杨嗣昌感到自己威信有受损的迹象,心中更是愤恨难平。
他在京师,除了被寥寥无已的几个人顶撞过,向来是人人对他奉迎巴结,谁都知道,首辅在皇帝面前的地位也是远不及他,虽然他专于军务多些,但朝政大事,皇上也是对他十分信任和倚重,事事商量计较。
而今到了地方,刚刚视事十余天,就有人挑战他的权威,实在是令他有无可容忍之感。
堂上气氛这么凝滞,在场的文武官员都是有点害怕,无论如何,眼前这位是持着督师辅臣银印的阁臣,天子以先生相称,想到得罪杨嗣昌的后果,很多人都胆战心惊,屏着呼吸,甚至是汗湿后背,只有方孔昭十分自负,神色也是坦然自若,并不紧张。
以他东林的身份加上这几年立的战功,他相信就算自己和杨嗣昌有争议,皇帝也不会偏听偏信,东林党的同道们也会声援于他,所以不必太过害怕和担心。
杨嗣昌刚要宣布散会,门外的中军官大步进来,半跪在堂上,禀报道:“督师大人,堂下有新野过来的塘马……”
“什么时候了……”杨嗣昌刚要喝斥,脑海中突然一片清明,喝问道:“是不是登莱镇派过来的塘报?”
“正是!”那中军朗声道:“一行七人,刚刚自新野赶过来。”
“到新野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