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_11(2 / 2)
城乡差别就是这样的大,就是在县里学生买个电脑也是奢侈的梦想,而在都市已经趋于普及了。上网的地方在学校内就有,不过,多数人都在追随玩着最新潮的网络游戏,玩游戏是现下都市青少年最为时兴和时髦的玩意儿,这时的陈素才把被他供奉在大衣柜里的电脑取出来,连夜地研究着使用说明书,在那之前,陈素当时是真的把这东西看成的是有钱人高级的玩具来看待的。写作业用笔和纸就行了,陈素一直就是这样认定的。那时为了不去有心玩它,陈素还刻意没怎么听王峻最后一天给他的教导电脑的使用方法,此刻陈素是后悔莫及的。
陈素来不及去兴奋也来不及去得意,上完课后就是大量的培训班要上。
电脑培训班得上,除了开机外陈素连一个字都不会打更别说是什么编程序了:英语也更得从头培训,主要课程有不少是外聘的外教老师是以英语来教学,以便把最先进的理念带给以思想活跃在最前列的高校精英。
在这样的学校,陈素的压力很大。身边的人是如此的自信,那么地张扬,他们说着陈素听不懂的名词和外国一串串名人的名字和传奇,陈素用天生的沉默寡言掩盖了他的无所适从。
在学校,陈素和同学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是有王峻的一定关系,还有陈素内心自卑作怪,但都不是重点,能进这样的学校就已经是值得陈素相当自傲的事了。总体不是因为王峻,而是陈素本身就很不善交际,加上又不住校,上下学都是分开的,和同学之间少了很多的互动,再加上很多课程都是要上大课,上百名同学来去匆匆交不到朋友也属正常,何况他们在本质上和陈素有一定的差距,他们的话题陈素根本就对不上,除了书本上的之外,他们什么都可以侃侃而谈,而且什么深涩难懂他们就侃什么。对陈素而言,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之外,陈素的脑子里没有太多的东西了,陈素唯一的社会实践就是碰上王峻了,还把自己给丢了。对现在的陈素而言,他自己就象是误闯进丛林的小白兔,那种沮丧是可想而知的。
来不及享受大学悠闲的生活就再次投入紧张忙碌的充电中,陈素抛开沮丧,能上这样的大学对陈素而言就是胜利!
陈素从来就没有把学习当作是件轻松的事,而且能在湖边树下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对陈素是件感激而快乐的事,调整了心情,把T恤收回柜子里打开房门,陈素加快了步伐,要买的教材书是很多的,不能再浪费时间了。
陈素的日子就是在两点一线中度过的,学校和家。
上课,图书馆,培训班,回家,这是陈素生活的全部,要追上同年级的同学陈素要花成倍的时间和精力,陈素不想落后!从未曾在最好最前列也得要努力呀,上大学这真的是他的曾经遥不可及的人生梦想!
王峻也忙碌着,足不落地在各大中城市到处跑业务,一个月见一次算难得的了,多是通电话联系,王峻没给陈素买手提电话,王峻自己就对电话不感兴趣,王峻曾形容手提电话是一条无形的链子桎梏着人的自由。
王峻的电话总是准时地在入夜的十点打通。
陈素不会在晚上安排课程,王峻的电话响五下没接的话,第二天王峻肯定会风尘仆仆地赶回来给陈素一顿教训。陈素有一次没记性地逛街过了时间,王峻当夜就回来把陈素拖到山西的黑呼呼的煤田待了两天才被放回来,为此,陈素少上了两节口语课,那时陈素也第一次知道山西离北京是很近的,够王峻一觉得有个风吹草动的就能立即回来跟他算帐了。
在距离上没有产生预期的疏离感,虽然联络少反而多了些人情味,话不多,却是陈素在异乡唯一精神支柱,在黑夜里,诺大的房子有的就是静默,陈素多少也能体会到王峻自小就失眠的原因了。
除了上学之外,陈素还有很多的事要做。楼道的清理,房客的管理,水电费的缴纳,还有家务事要做。这些以前都是王峻做的,而且陈素视为理所当然,视而不见,现在轮到陈素来收拾屋子。
陈素对着一天不收拾就积灰的房子而烦恼着,北京的空气质量真的有待提高。每天换下来的衣服会成为第二天的累赘,以前都是由王峻来做的也没觉得王峻多忙,往往是陈素一醒王峻就完工没事了呀,怎么到自己的手里像是缠上他似的,家务事没完没了。又不能偷懒不做,王峻每月回来看到太乱又会找借口拖他去山西,只有在王峻留下的基础上尽力的努力了,但家事真不是陈素的能力范围内,如果说什么时候陈素最想王峻的话,那也就是在陈素洗衣服擦桌子拖地板时表现地最为强烈了,这时一旦接到王峻的电话语气就格外地温柔和顺。
静静穿过了中国二十世纪最辉煌的末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倒计时、三峡临时通航、百年校庆,还有影响了这一年最瞩目的事情,相隔二十多年东西方两个大国的再一次历史性的握手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访华,陈素再一次深深体会着北京人对政治的过火的热情,就是在路上扫大街的大嫂也没离开这个话题。
陈素对政治不太感兴趣,那是和他的生活不相关的东西。要说与其关注那虚无的光环,陈素更关心是电视广播中提到的长江三角洲大洪水,到八月份受灾的人口已达到三亿人口了。同学们关心的是市长□的个人小金库和究竟有几个情妇之类的话题,也激情的抨击着腐败现象和对民主自由国度的向往。陈素在此时也不再有潜意识的自卑情结了,不是谁会说、会喊、谁就是栋梁的,陈素在每一天都过的像是节日的北大生活的第三年恢复了平常心。
对家人而言,陈素算是毕业分配了,是在城市工作的人,按着大专毕业的时间算,家里不再汇款给陈素了。陈素把以前家里汇来的都钱存着,他私心下想给妹妹陈洁作嫁妆。
陈洁也二十多了,在家乡正是女人嫁人的正当时年纪。能给陈洁多办些嫁妆也是陈素想要为家人做的一件份内事,虽然对外说是陈洁不能念书,其实,从根本上来说,还是陈家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造成的。在农村,上学是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唯一的出路,陈素自始至终对没上初中就不念书的陈洁多少有些歉意。
去年回家过年得知,大哥陈浩如愿以偿进了乡政府,他素来处世温厚,前途定然广阔。
陈凯去年毕业了,在苏州的外企工作很少回家了,听说谈了女朋友正在热恋中,属于保密阶段。
学业在赶上教程后,拿到第二年的房租时,陈素听从了王峻的建议开始注意二手房的行情,贵是贵了些,但要是地段好的话出租也是比放在银行吃利息要合算得多,抓住了时机买了两套付了首款,后面就是按揭还贷。陈素对要付十年的借钱买房的方式很不理解,王峻费力地解释了一次就不说了,怎么也听不懂的陈素又报了个新的理财的学习班听讲去了.
房子出租的不错,人员没什么变化.就一楼换了一个房客可没等陈素把房子收拾好,没来得及把广告贴出去时他又搬回来了,习惯了安静的环境是受不了外面的喧闹的。房客都是一月来住二十天的样子,平常住哪儿陈素就不问了,就只是那302的几乎天天夜里回来悄悄地开铁门进来,陈素知道但当是不晓得的,反正人人有一把大门的钥匙,那条款算是无用条款,亏王峻当时还花了一夜费尽心机拟定的呢,只要不过分,陈素没有必要过问人家的私事。房客他们住的时间久了也看出来这个面相精明的房东是不难相处的人.
在不能回家的暑假,陈素收拾了一个包到王峻那住几天,王峻前一阵子在广东出差,就今天有事赶回到山西,陈素得去,王峻最近在准备就要把公司转回北京了。
第章
陈素去山西算是勤快的,实在是因为怕王峻作什么不正当的事情而连累到他,监督是有一定必要的。
王峻本人其实在山西的时间很少,三年过去了,煤炭现在已经不是王峻公司最主要的行业了,他做什么?陈素依旧不懂,反正王峻三天两头地往外跑,陈素为了调查研究王峻是否干不法勾当也跟了他跑了两次,结果累得半死,跟不上王峻那脚不沾地的步伐,但也看到了城市在日新月异,哪儿都像是超大规模的建筑工地似的,陈素是学社会调查的多看看也好。不过以后王峻不带陈素了,王峻说太分心。
每次到山西,陈素都有种满目疮痍的感觉。
省会城市建设得很好,但到有矿藏资源丰富的地方很荒凉,道路还不如自己乡村铺的红砖路,连绵不断的超载大货车东摇西摆地散着原矿煤碎喳颠簸压过去,在起伏不平的被成倍超载的卡车压碎了的水泥路上不时地穿过去一辆辆豪华的名车和这样的落后的地段很不相符,陈素要到矿区作社会调查,算是假期作业,陈素决定以此来写一份论文。
王峻的“对外能源投资贸易公司”设在太原市,下面有人给他管理。
此时,王峻已经积累了预期所定额的原始资本往北京房产上靠了,不过要立即放手利润率惊人的矿业王峻还是犹豫的。合伙人刘镇东也觉得现在形势很好,能源供应随着国内城市扩大建设发展每年都要增加好几个百分点,现在就收手为时过早了,尽管中国申请2008年奥委会投票在即,但是结果没出来前还是不能肯定,十年前中国理应成功的申奥还不是美国官员使了几个眼色而败给悉尼了,不过此一时彼一时,这次申奥成功率很大,一但成功的话,未来十年北京的房产增长幅度会是惊人的,他们当然知道真正赚钱的行业如果不把犯法考虑在内的话那就是搞房地产业和信息软件业了,他们对后者单纯性的不喜欢,闷头做事不是他们的个性。
经过慎之又慎的考虑,他们决定这边继续抓着不放,如果有大户出的价码让他们满意就出手。不过,现在也是大力回收放出去的资金的时候了,王峻负责业务的扩大和公司的完善,而刘镇东负责接触官方应对和把外放的资金回流。
王峻一向不喜欢陈素到矿区,但这次王峻好象有事要办也去了。
王峻收回了一笔大额的款子要发给矿工。这边的工人是半年或是一整年才拿到工资的,煤炭是赚钱的行业,但欠帐也更为普遍,没拿回卖款,公司也是不会拿银行里自己的钱垫付的,这成了约定俗成的行规,矿工也习惯了,有的小煤窑白干两年都没发工资的事不少见,中国的农民工真的很辛苦。
一共同行了三辆车,负责收支的现金出纳都跟上了,发放款还要抽查一下负责管理矿区的主管的帐目。司机开着车,前排还有带武器的保安,车上毕竟带着几百万的现金。
刘镇东因为陈素来了也跟来玩,陈素听说刘镇东有女朋友了在谈婚论嫁很是好奇,刘镇东笑嘻嘻地否认了。颠簸地像过山车的路上行车对陈素有不少的负担,好在这车是王峻特地找来的吉普车空间很大,要是小轿车陈素就活不下去了。
要去的有几处偏僻的地段,就是公司办得再正规也有自己的小金库,那两处都不在税收的管制下,产量不少,就是偏僻了,这次就是去那两处付拖欠的款项和核查帐目的。
那真是偏远的村落!
陈素有惊诧,中国还有这么穷困的地方?比起家乡也不高大的房子而言这里更像是自家七十年代的生活水平,地下的煤就是他们所有的生活费的来源。
淡薄地望外窗外现状,王峻说:“不要想的太多,这样的地理和环境是没有人会在这投资的,没有路,没有田地,没有人才,没有改革开放的思想,唯一有的就是煤炭,如果没有我们在这开挖煤田他们就得饿着,这就是现实情况,不过我也没欠过他们一分钱的工钱,他们的年收入已经增长了。”
是呀,陈素知道同情不是最终的办法,这是国家省府考虑的事,这样偏僻的村子出去打工也不可能找到轻松的工作,没有一技之长只有在城市的最底层生活,留下的是年龄在四五十岁的人,他们更多的选择了留守家园,穷困且怯懦,他们怕走出熟悉的家去到陌生的排斥自己的城市打拼。
这是并不小的矿场,有本地外地的工人近百人,到了工地还算是正规,周边简易地盖着宿舍排房,很简易,但规划好,红红的砖有着喜庆的感觉,晾着的大人小孩的衣服算是生活味还浓,外地的矿工住宿舍,也有把老婆带来的。矿工是很辛苦的工种,但包吃住,工资也不比到大城市打工来的少,还没有额外消费的费用,一年结算一次,当拿到厚厚地一沓钱时那兴奋劲就别提了。
他们来的时候正好工人吃中饭,换班的第二队工人下矿井了,总工头、各小组长、会计和村干部都来了,他们也带来了给村里的承包款。
像是过年似的,涌入的人群那朴素劳动的脸洋溢着兴奋的光彩。在矿井干活拖欠工资最常见了,这一带就他们这至多半年就发一回工钱,真金白银拿在手里是不一样的,他们当然喜不自禁了。
同行的会计人员要查核出勤率和出工表,帐目全弄出来至少要花上个两天,王峻不肯让陈素来就是这个原由。王峻和刘镇东来是因为这村委会透过管理的工头想他们把村子另一个矿井包下来,所以王峻才会来一趟,还带了经验丰富的老技术人员来看看矿井情况。
“既然来了,就作点表面工作吧,”这是刘镇东说的。
刘镇东要下矿井慰问一下矿工,毕竟矿工积极性提高上来产量是可观的,刘镇东是这么地说,陈素可不信,十之八九是刘镇东坐不住想乱跑了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