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粉丝中最不可思议的人_47(1 / 2)

加入书签

“你好,你好,久仰大名。”陈留傻乎乎地打招呼,眼睛都直了。

樊澄暗自翻个白眼,他就知道这家伙会受不住,张兰就是他喜欢的类型,娇柔小巧、温和可亲还特别善解人意的女孩子。

可惜,张兰师姐已经结婚了,真是世事全不如你所意啊老六,哈哈哈,樊澄内心大笑三声。

三人打过招呼后,进入开会现场。会场是在会议中心租的场地,这次全国各地三百多名作家、几十家出版社的编辑代表都会参会,盛况空前。本次会议的议题是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剧本的相关问题,所以参会的作家很多都是有作品已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或已卖出版权正在制作中的。

以洱海一兰为例,她其实是作品改编影视剧的熟手了,而且她自己本身也是编剧,她自己亲自操刀将自己的两部都改成了非常出色的剧本,一部七年前播出,一部五年前播出,都是女性向的宫廷斗争与历史题材的巨作,给当时不景气的电视剧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此后很多改编的剧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她也算是近些年来改编电视剧的领路者之一。

洱海一兰并不是传统作家,她是网络写手,在网站成名后,便成了出版社的常客。现在她的写作平台也依然是在网络上,只是已经不再与网络平台合作了,她有自己的工作团队运营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平台,在公众号中连载,并直接对接出版社。但是,她本人却是科班出身的编剧,而且是在国内文学最高学府深造过的大才女,其文风之绚烂美丽,樊澄自叹弗如。

只是樊澄的笔锋犀利,用词精准如外科手术,少有极为华丽的场面描写,基本是笔锋刀刀入骨刺心,简单一句话就能把画面直接刻进读者脑海的那种写法。更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基本不会写废笔,看她的要调动起每一根神经。而洱海一兰与她则相反,她继承的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笔法,文中有大片绚烂的描写,用词华丽漂亮,多有抒情散文式的感觉,读她的文就好像坐着火车穿越千里江山,舒畅又有情味。但她的结构相对简单,剧情也不复杂。这二人也是难分伯仲,不好相比。

樊澄并没有采取像她这般的写作方式,依旧是按照传统作家的那一套,独自埋头写作,每年出一到两本作品,在市面上贩售,现在也推出了电子版方便电子爱好者。这是因为樊澄本身的作品比较适合这样的写作方式,她的推理悬疑布局细密,线索繁杂,抽丝剥茧,需要长时间的思索和修改才能写出她心目中比较完美的作品,连载的话会很吃亏,读者被吊胃口、心焦难耐,作者也无法静下心来写书,容易出疏漏。所以成本出版才比较合适。

这场大会倒是颇为正式,与会人员被要求手机静音,中途也不许离席去接电话。樊澄照做,设置了勿扰模式,将手机收进了口袋里。

9点钟,会议正式开始,樊澄全神贯注开始开会,听取他人讲话。作协领导讲话完毕后,几个被邀请讲话的主要作家开始按照坐席依次发言,轮到樊澄讲话时,是大概上午十一点左右。就在她讲话的这段时间,她并没有注意到自己口袋里的手机亮了,有电话进来。这电话还不止一次打来,一共打了三次,樊澄都错过了。

中午暂时休会,樊澄查看手机才发现自己错过了三通电话,都是导演张子明打给她的。她不知道是什么事,于是回了个电话,但是这次轮到张子明不接电话了。樊澄也打了三次,张子明都没接,樊澄心想可能也不是特别重要的事,于是便没放在心上。

她没想到的是,这个错过的电话,竟会引发后来一系列的问题。

第二十六章

会议一直开到晚上将近七点结束,樊澄等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前往会议中心的餐厅,参加晚宴。晚宴是自助餐形式的,更为自由,方便各位作家、编辑彼此私下里交谈,樊澄拿了点吃的,与陈留结伴,找了个僻静的位置坐下,趁着没什么人,她打算联系一下谢韵之那里,问一问今天拍戏的情况。中午张子明给她打电话她没接到,心里总觉得有个疙瘩。

她心想谢韵之可能专心拍戏没办法直接看到消息,所以干脆就发了个微信给蓝依依:

【小蓝,今天戏拍的怎么样?】

没想到这个消息发出去后没多久,蓝依依直接打来了微信电话,樊澄连忙接起,心下泛起不详的预感。

“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