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祖龙(1 / 2)

加入书签

舜在位期间为了大力展人族,同时也为了完成了自己作为五帝之一的职责,可谓殚精竭虑。可惜舜即将退位的时候,一场滔天水灾席卷而来。

人族大兴,成为天地之间的主角,妖族终于有所行动,几位想恢复妖族昔日荣光的妖圣一起发动了洪水,准备一举消灭人族,让妖族成为洪荒的主人。

这曰,人族正在各自做着手中之事。突然,只见天上风云四起,电闪雷鸣。接着乌云满天,遮云蔽曰,稍后又风雨大作,雷电交加,整个人族大地一片暴雨连降。生活在平原的人族眼看着地下的水位以肉眼可及的速度迅速上升,想要逃跑,可在这广袤的平原之上,众人又能躲到哪里。

如倾如注的暴雨一连下了七七四十九天,流经峡谷的河流渐渐涨了起来,河水混浊咆哮,浪花翻腾而起,不断上涨,淹没人族的农田和居住的地方。

一时之间,人族所居住的地方洪水滔天,无数人被淹没,人族面临灭族的危险。

无数生灵躲不过这场浩劫,身死魂脱,无数怨念聚集,甚至最后凝结成朵朵怨恨黑云,无数章鱼般的触角伸出,探向洪荒生灵,吸干血肉,吞噬神魂。这是魂魄身死之时感到无穷的冤屈,一股愤恨之意由心而生,魂魄周身燃起业力,滚滚业力黑火抵抗住六道轮回的吸引之力,留驻洪荒,不归地府。

栗广之野,六位道人围坐于一棵大树之下,这六位道人皆是准提以先天灵根六根清净竹的一丝真灵炼出的身外化身,名曰清净道人。

六位道人被准提派来暗中照看人族,人族一应事务,皆不许插手,除非人族再度面临灭顶之灾,他们才需出手相助。

其中一位道人心下恻然,道:“人族遭此大劫,不知本尊那边是否知晓否?”

“准提圣人是我等本尊、混元圣人,自当知晓此事,此劫乃是天道考验人族的,须得人族自己来解决,吾等不可插手,以免因果缠身。”他对面的另一位道人说。

前面那位道人叹道:“无数人族在这场浩劫丧生,吾心不忍,吾等上体天心,尚需超度他们。”

“道兄所言甚是。”其余几位道人一齐点头。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哆夜,哆地夜他,阿弥唎都婆毗,阿弥唎哆,悉耽婆毗,阿弥唎哆,毗迦兰哆,伽弥腻……”

往生咒全称“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经”乃是准提接引发四十八大愿时成就万劫不坏的圣人果位,天降神咒,能灭五逆、十恶、谤法等重罪,可超度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六位道人念起往生咒,超度此次浩劫中死去生灵魂魄,使其能安然轮回。无数莲花从其口中生出,从鬼魂头顶罩下,洗刷鬼魂周身,无数黑灰之色退去,鬼魂狰狞面容也变得祥和满足,无数鬼魂朝六位道人礼拜,直飞六道轮回转世不提。

且说此时人族为舜为人族治理天下,舜心忧水患,为了尽早的治理水患,舜布昭告,谁能治理水患就可以继任下位人族共主。可是这场水患实在太大了天下能治理水患的人不多,告示布许久之后也不见有人前来

无人治理水患,这让舜也很是担忧起。最后,舜只好命令在司空一职上专职治理水土的鲧前去治水。

虽然自己对于治理这场滔天水患也是毫无头绪,但舜帝的命令是不能违抗的,鲧在接到舜的命令之后,还是硬着头皮前去治水。

这个时候,在洪荒之中负责传下阐教道统的广成子等十二金仙也是接到了原始天尊的命令,前来相助鲧治理水患。

珠玉满厢、金碧辉煌的通明殿内,瑶池金母与昊天玉帝列座。昊天望着浩浩荡荡飞到天庭的袅袅青烟,喜道:“如今天下洪水肆虐,鲸治水求于百神,但是不见有大贤出谋划策,找出治水良方。”

王母威压端坐,蛾眉微蹙,望着昊天镜中显示的图像。

一麻衣大汉,在黄泥包围的土台之上。杀牛羊猪三牲来祭祀。持香祷告苍天,以至于流出的眼泪居然呈现血色,嘶哑的嗓音诉说着人族无尽的痛楚和自身坎坷的仕途。

王母娘娘转头,对昊天言道:“陛下,可是有意助其一臂之力?。望着神情兴奋,跃跃欲试的昊天。相处亿万年之久的金母马上就猜出了雄心勃勃的昊天内心所想。

昊天玉帝眼睛紧紧盯着昊天镜,言道:“如今天庭之名,天下不显,威严全无。仙道中人只闻三教,不闻天庭;我等奈何不得他等,难道小小人族还插手不得?”

说完还怨气未消,愤恨不已。

王母闻言,内心微微叹气,知道昊天胸有沟壑,绝不肯被圣人当傀,儡支使,何况人皇轩辕氏与黄尤相争逐鹿,天庭见缝插针,派遣九天玄女降临凡尘,收获不?”

只是金母绝对不相信圣人会坐视不理,只是不见三教有所动作,娘娘心中更是没底,阴霾难散,心事重重。

眼看昊天就要插手,以扬天庭声威。王母也决定再次试探圣人底线,于是对昊天言道:“我被道祖赐予婚桃仙树,有九天息壤附着其根系,此物小时只有颗粒大遇水而涨,可化为泰山之大,今可赐予鲸,如若治水成功,我天庭功德不小

王母也是不甘位居人下,倾办支持,夫妻二人开始了谋划。

就在稣求神第三日,曙光微现,鱼肚泛白,旭日初升,突然阳先,大盛,已经筋疲力尽、晕晕乎乎的躲就看见在辉光之中四队天女执扇而来,身后有瑶池金母乘坐凤辇而来,辇车之上竖插一宝旗,氤氲遍地。一片异香拂地。

鲸喜极而泣,赶跑瞌睡虫,悲呼道:“望神灵大慈悲,赐我治水之策,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建不世功勋。永垂青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