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风不偷月 第76节(2 / 2)

加入书签

楚识琛纹丝不动,在心里搭腔——你又知不知道我破了戒?

一直到楚家的门外,汽车停稳,项明章才松开了手,楚识琛的指节被他握得泛着红,然后矜持地揣进了口袋里。

夕阳晚风,酒意激发出大半,项明章扶楚识琛进了花园。

楚太太听见动静出来,惊讶道:“明章,你送小琛回来的呀?”

项明章说:“我们喝了点酒。”

楚太太穿着丝缎的夹棉长袍,楚识琛有些恍惚,仿佛看见穿着旗袍的母亲,他伸出手:“妈,我没醉。”

楚太太牵住他:“嘴硬,等会儿给你煮醒酒汤。”

项明章松了手,手机忽然振动起来,他道:“伯母,把人送到,那我就不打扰了。”

目送楚识琛进了别墅,项明章转身往外走,掏出手机,来电显示“许辽”。

前两天,他派许辽去了宁波。

走出楚家大门,项明章接通:“喂?”

许辽直奔主题:“项先生,按你的吩咐查了,宁波过去的确有一户大家姓沈,在江厦一带,开了几代钱庄。”

项明章道:“那就是有线索?”

许辽回答:“只剩一些传闻,那些宅邸铺子都拆掉几十年了,关于沈家的后人没什么消息,旁支的亲戚更找不到。”

项明章有心理准备,毕竟是几辈之前的人和事,又经历战乱,颠沛之后能保存的东西太少了,他问:“还有别的收获么?”

许辽欲扬先抑:“我本来没报希望,就随便一查,结果今天找到了沈作润的墓。”

项明章意外道:“沈作润葬在宁波?你确定?”

“对,而且保存得很好。”许辽说,“因为城市发展和土地规划,沈作润的墓搬过几次,但大半个世纪一直有一家人在打理。墓园的工作人员说,每年清明这家人还会来祭拜。”

项明章有种即将戳破朦胧旧事的预感,沉声道:“有没有查到这家人是谁?跟沈作润有什么关系?”

许辽说:“我问了墓园管理处,只知道这家人姓姚。”

别墅二楼的卧房里,楚识琛打开小香炉的盖子,点燃一块迦南香放进去,白色的细烟缥缈弥散,叫人心静。

楚识琛想起从前的老管家,每天都要烧香拜佛,他从房门外经过就会闻到幽幽的香气。

老管家说他有禅缘,问他要不要攒一攒修为,他问怎么攒,老管家说先从最简单的开始,戒口腹之欲。

楚识琛答应每周四天茹素,他并不信佛,只是为了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

从最低级的口腹之欲,到肉身凡胎的七情六欲,他原本做好了永远自苦自抑的打算。

满十八岁起至今,他坚持近十年的习惯,今天为项明章剥的一只虾打破了。

经年消逝,唯有黄昏日复一日,楚识琛合起双手,不确定旧人能否听到他的坦白。

“姚管家,我破戒了。”

他近乎腼腆地笑了一下:“比起禅缘和修为,我更在意他。”

第67章

波曼嘉大厦顶层的天幕泳池,晨曦从四方透进来把水面照成了浅蓝色,项明章游了两千米,最后半程,岸上走来一道熟悉的人影。

抵达终点,项明章从泳池上来,浑身肌肉淋漓地滴着水。

许辽上次打电话之后,多待了一天,昨晚连夜从宁波赶回来,一早来当面汇报,他递上毛巾,说:“项先生,有新进展。”

项明章接过毛巾披在肩上,走到休息区,桌上放着一份早餐,旁边是许辽带来的一封文件夹。

项明章打开文件,抽出里面的资料,说:“辛苦,吃点东西吧。”

许辽握起刀叉,边吃边道:“那块墓园的价格在宁波当地数一数二,说明姚家的经济条件不错,我照着这个思路排查,然后锁定了目标。”

项明章翻看很仔细,这户姚家人的祖籍就在宁波,三代富庶,估计祖上有些家底。

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后,姚家顺应时代潮流,创办了一家贸易公司,生意经营得不错,后来举家移居到了杭州。

姚家公司的创办人,叫姚徵 ,是一位女士,年逾七十岁。

这些年一直是姚徵出资为沈作润的墓进行搬迁和打理,每年清明节,她会专程回宁波祭拜。

项明章问:“姚家和沈家是亲戚?”

许辽说:“没查到关联,亲戚的可能性不大,也许是故交好友。”

经逢战乱年代,多少人连至亲都无法顾及,能坚持大几十年为一个外人绵延身后事,双方的情谊一定相当深刻。

项明章翻过一页,是一间寺庙的资料,他有些奇怪:“这是什么?”

许辽也不确定有没有用,说:“连带查到的,这是宁波本地一间寺庙,本来名不见经传,姚女士捐了一大笔钱帮忙翻修,每年清明节除了祭拜沈作润,还会去庙里上香。”

项明章道:“姚女士信佛?”

时间紧张,许辽只在寺庙匆匆打听了几句,说:“她给一位已故的僧人供奉了牌位,主要是祭拜那个人。”

项明章盯着那位僧人的信息,法号“忘求”,1969年就去世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