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4章 大同论(1 / 2)

加入书签

厚厚的书卷,拿在一只苍老的左手中。

这是一只又宽又厚的大手,五指粗壮,指节凸起,看得出其中还蕴含着很强的力量,这只手的主人虽然已经年迈,但身体依旧强健。

拿在手中的书,封面的边缘已经有些磨损,显然是经常被人翻看的,书页上面还有不少钢笔字的注释,都是读书之人的心得体会。这本书是一本哲学类的书籍,封面上印了书名——《大同论》。

“陛下……”

听到声音,拿着书的手没有动,手的主人只是低沉的应了一声。

“什么事?”

“墨西哥城的电报,恺撒马蒂尔德一世中风去世了。”

“马蒂死了……去请太皇皇后过来。”

“奴婢知道了。”

一个襦裙侍女应声而退,匆匆离开了温泉宫养心殿。

朱济世静静地将书合了起来,已经显得苍老的面孔上,流露出了浓浓的悲伤。

这已经不是第一个离他而去的女人了。最先离开的是淑子女王,她是三十多年前去世的。然后是朱济世到达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女人杜兰夫人,她离开的时候朱济世便非常伤心,闷闷不乐的一个星期。在杜兰夫人之后,皇后罗香梅的身体也出了问题,患上了心脏病,如果放在几十年后或许可以用搭桥手术延长生命,但是在1894年却是无计可施,这位太上皇后还是没有能够成为太后,离开这个世界而去了……

根据罗香梅留下的遗书。朱济世在她去世3个月后册封玛丽亚.克莱门蒂娜为太皇皇后。让这位追随自己半个世纪的女人成为了正式的妻子。当然。玛丽亚.克莱门蒂娜成为太皇皇后对已经当了二十多年皇帝的朱国雄是没有任何威胁的。现在的大明帝国早就是民智大开的近代资本主义宪政国家了,皇位传承自有《皇室典范》为依据,根本不是朱国雄的那些兄弟们可以觊觎的。

而且当了二十多年北华国王的朱亨也没有展露出多少政治和军事才华,倒是愈发像一个精明的商人了。把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北华石油公司的运营之上,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打造出了一个不亚于皇室财团的石油帝国,私人财产据说已经超过了200亿华元,真正的富可敌国,日子过得比朱国雄这个皇帝豪阔多了。何苦去图谋一顶根本捞不到手的皇冠?

再说了,现在的大明皇帝已经越来越不好当了。半个世纪的资本主义道路不仅让中国从一个封建农业国变成了现在的帝国主义工业国,同时也极大的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而这种改变,并不是对每一个大明百姓都是有利的——至少不一定符合他们的短期利益。

因为来自大中华诸国和大明新领土(指汉地18省外的领土)的廉价农产品,正在不断冲击着大明汉地的小农经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二十二年,来自北美和澳洲的廉价农产品如潮水一般涌来,而大中华贸易自由化原则之下,大明朝廷又无法以关税相抗衡。

结果就是汉地小农一轮又一轮的破产潮——破产之后的农民,要么进入都市成为住在排屋区的贫民,要么远走海外成为大中华诸国的公民。而这些移居海外的原汉地农民用不了几年就会将他们分配到的土地开垦成良田。然后就是又一轮低价农产品的浪潮扑向大明……这几乎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光是东华、南华、北华、西华四国的可耕地面积(不包括草场)高达250多万平方公里,折合成华亩有40多亿亩。几乎是汉地18省总耕地面积的3倍——这个时空汉地18省的耕地面积没有历史同期多,始终在12亿亩上下,大批的坡地和梯田因为耕种成本过高而被放弃。

每一个移民都能在上述地区免费得到100亩土地!所以四华的家庭农场都是4、500亩连成一片的大农场,普遍使用马耕和农牧结合的轮作法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成本之低,经营效率之高,是汉地的小农业根本无法想象的!

短短的二十多年间,汉地18省的农村就经历了5次大规模的破产浪潮!大部分的中农、贫农之家都在这一轮轮的破产潮中倾家荡产,甚至还有不少“百亩农场”的农场主都经受不住四华的“500亩农场”所生产的廉价农产品的冲击而破产,带着累累债务离开了农村。

汉地农村的人口,也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约2.8亿急剧减少到了1.4亿左右!而在离开农村的超过2.2亿(考虑人口增长的因素)人口中,移居他国和新土地者大约有1.2亿人,余下的近1亿人全都涌入了城镇,也让大明汉地的城镇化(大明帝国的城镇人口的标准是居住在城市或人口超过1000的城镇,不直接从事农林渔牧业生产的人口)率从战前的约32%一举突破了60%以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