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2 / 2)

加入书签

陆俨说:“我找到一些东西,是和高世阳、李兰秀有关的,不过不多,而且我刚才上网搜过,按照时间来说,应该是你姐放进来的。”

陆俨拿出手机,让薛芃看他刚才的搜索记录,再和他手上这份资料进行比对,资料里有两份档案,分别指向高世阳和李兰秀的职业背景。

差不多在十几年前,李兰秀从化工厂出来,转去第三方检测公司,而这家公司名叫“宏联”,网上就能查到宏联的背景投资,其中就有霍氏集团。

薛芃愣了片刻,跟着说:“我爸留下的资料里也都提过,有些工厂就是在应付‘考官’,以通过环评和环保验收为目的,一旦通过之后,就会放松力度,投入的维护费用也会大幅度缩减。还有的工厂更过分,不仅在建设上没有按照规定和农田、河流、村庄保持距离,还直接将污水排入村民们的日常用水中。”

“15年国家出台的‘水十条’,就是因为全国的水环境形势太过严峻,而且第三方治理市场也是从那开始大幅度拓宽的。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市场大了,利益就会大,钻空子的人就会多。我听我妈说,虽然现在有很多企业为了能排放达标,会投入更多资金去实施污水设施的提标改造,但是其中也不乏有人投机取巧,找第三方检测公司来制造‘合理’数据,而且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了。

第三方检测公司造假的问题早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国家也有出台相应的惩罚措施,比如罚款和停业整顿,甚至是判刑。

然而这里面滚动的巨大利益,还是会令投机者们抱着侥幸心理,将此变成了一场买卖。

客户找到第三方检测公司,会提出要求,我给你钱,你给我出“合理”的检测数据,至于怎么“合理”,第三方检测公司来负责操作修改、调整,当然这些“手脚”普通岗位的检测人员是不会知道的,就算知道也不赶上报。

说白了,就是“利益”在背后驱动。

而照现在的资料看,薛奕补充的这一份,指向的就是霍氏集团投资的第三方检测公司,而李兰秀或许就是配合某些工厂投机取巧,参与造假的人。

薛芃转而又问:“那高世阳呢?”

陆俨翻了几页,说:“这里面也提到高世阳工作的化工厂,他换了几次工作,有最早发生爆炸的那家会新化工厂,还有后来的丰宇在内的几家化工厂,都只是提了一笔,从这些资料上看不出什么特别。等到回市局上班,这一项我也会让人去查,我总觉得,高世阳背后还有文章,否则你姐不会特意把他的资料放进来。”

陆俨放下资料,很快走到白板前,在“现在”那一栏区域里,率先写上“高家灭门案”几个字,然后说:“一开始,这个案子呈现出来的只是陈凌、钟钰的父母和高家夫妇的恩怨,但现在看,李兰秀很有可能参与了污水检测结果造假的内幕。”

薛芃走到他旁边,说:“我还记得在高世阳和李兰秀家里取证的时候,发现他们两人的生活很富余,无论是吃穿用都是精挑细选,高于一般中产家庭的花销,而且他们家还有两套商品房,而且这两套房子当时购买的价格,和他们夫妇的工资出入很大,除非有灰色收入。”

而灰色收入,很可能就和检测结果造假有关。

陆俨一边听着一边在高世阳、李兰秀的名字后面也画上问号,同时标注化工污染和污水检测。

然后,他回忆着之前的线索,将这些东西串联到一起。

——陈凌留下的那瓶湖水,就来自茅子苓抛尸的野湖。

而那片湖之前接受过霍氏集团投资的第三方检测公司的检测,结果合格,这和后来薛芃让张芸桦做的检测结果出入很大。

——在去年年初,市政府做过一次污水验毒,当时也抽验过和那个野湖相通的流域,结果也是合格的。

之后不久,康雨馨就将制毒窝点落在那里,就是因为政府才做过一次污水验毒,一年之内不会再做第二次,再加上第三方检测公司也出具了“合理”数据,短时间内政府不会想到要对那里进行污水整治。

——陈凌和茅子苓都指向这片野湖,但她二人未必知道这里面的门道。

陈凌留下的水,不是钟钰取的,而是另有其人,这个人极有可能就是常智博,他特意选择那片湖,而后来茅子苓选择那里的废弃工厂进行分尸,可能也是常智博指路。

想到这里,陆俨便将以上这些梳理一一道出。

薛芃听的很认真,直到他话音落地,薛芃接道:“这也就是为什么,陈凌要用这样迂回的方式来透露线索,先前咱们还以为是和毒品有关,事实上st针对的目标是更大的内幕。让人细思极恐的是,这还只是一个湖,而且是已经知道有问题的,在江城肯定还有很多咱们不知道的……”

而这些“人祸”,也和silly?talk之前发的帖子里提到的医疗数据挂上钩,那上面提到了江城这些年来的癌症患病率,也提到环境污染问题和已经流向市面的粮食、肉类含有重金属超标,因此下架的问题。

薛芃:“很多老百姓都不拿‘病从口入’当回事,不仅会吃隔夜的菜,有些烂掉的水果,发霉长毛的食物拿去处理一下,照吃不误。如果告诉这些,粮食受到污染了,重金属超标了,长期吃会致癌,你说有多少人会当回事呢?就拿这个湖来说吧,附近的村民都知道水源被污染了,可他们不会搬走,也没能力搬走,就只能凑合住着,喝着有毒的水,吃着有毒的食物食物。”

陆俨沉声叹了口气,说:“毒品是毒,污染也是毒,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一个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要人的命,一个需要花十几二十年才能看到后果。大家都知道前者的危害,不会去碰,可是对于后者的警惕性,有多少人有,有多少人在乎。”

说到这,陆俨和薛芃又一同看向白板上的“st”,以及和它有关的名单。

或许,这就是这个组织各种迂回布局的目的,他们要触碰的“痛点”,会影响很多人的利益,也可能会揭开这个城市最大的疮疤,不只是那些为了短期利益而罔顾他人的蛀虫,一旦这些事公之于众,就连政府的公信力也会受到质疑。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是常识,一般情况下百姓们不会去接触,而且每当有和毒品有关的社会新闻出现,观众和网友们看到了,也都是一边进行着口头抨击,一边觉得这些东西自己绝对不会碰。

可是在生活里,有一些“毒品”更广泛、普遍的存在着,它们还会隐身,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吃到嘴里。

薛芃的目光略过“常智博”三个字,忽然好似明白了:“爱护环境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但真的当回事而且知道如何爱护的人却很少,所以st就用这些骇人听闻的凶杀案,来吸引公众的视线,满足大家的猎奇心理,再揭示他们真正的指向?”

陆俨说:“可能性很高。一旦事发,公众们很难跟政府讨说法,也不能去告被污染的环境,有‘毒’的粮食,而且污染这件事情人人都有责任。”

陆俨边说边将“霍氏集团”四个字圈出来:“所以就要在这些人当中,拎出一个主要针对目标,将来进行清算才方便引导、集中火力,公众们也知道应该去仇视谁,将所有怒火都发泄到他身上。”

自然,这个针对目标,就是霍氏集团。

薛芃接道:“这就像是七年前的‘承文地产’,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认为,江城的地产乱象,都是因为承文地产才搞出来的。”

薛芃很快又看向“薛奕”,提出疑问:“只是我不明白,如果‘st’的针对目标是化工污染,难道我姐在十年前就已经开始关注这些事了?”

陆俨摇头:“我觉得是常叔叔告诉她的。这些内部操作的问题,一定需要懂行的人才能看明白,不仅是整个操作流程,还要能接触到业务核心,而且还要有你父亲那样的洞察力。至于高世阳和李兰秀,也许常叔叔也认识,否则你姐不会想到把这两个人物的资料放进密室。”

的确,薛奕不是这方面的人才,她也不懂薛益东那些仪器怎么使用,她那时候还是高中生,接触不到这种行内深层的东西。

就算薛奕受到那些笔记的启发,真的跑去化工厂附近的湖泊取水,再交给张芸桦去做检测,证实水有问题,这也不能就直接指向高世阳和李兰秀。

而这里面能看得出门道,还知道怎么调查的人,就只有常智博。

陆俨话锋一转,又指向“高家灭门案”,说:“如果常叔叔从十年前就开始怀疑高世阳、李兰秀,他应该也有机会接触到陈凌。你还记不记得钟钰在最后的笔录里说过,她和陈凌为了寻找高世阳夫妇,换了好几家化工厂的工作,而且一找就是十年。直到期间她们找到一个和父母同厂的老工人,才从他口中得知,原来高世阳改过名。”

薛芃:“也许就是在寻找到老工人的过程里,她们认识了常叔叔?”

陆俨:“还有,陈凌的案底我看过,她是因为盗窃公司财产才判的刑。就算她在坐牢之前把后面的部署都安排妥当,以钟钰的能力,要完成也是有难度的,她们一定需要帮手。所以她们和常叔叔的合作,应该就是在这个阶段建立起来的。”

说到这,陆俨将最后一口咖啡倒入口中,正准备去厨坊再续一杯,薛芃却将杯子拿走了。

陆俨一怔,就听薛芃说:“别喝了,今天的分析已经够多了,进展很大,剩下的找时间再继续,早点休息吧。”

陆俨:“哦。”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