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 / 2)
薛芃和孟尧远的本职工作都是痕检,但孟尧远对文字比较敏感,前年还去进修过文字学,文字检验的老师也很喜欢他,他每次过去帮忙,都会教授他一些不外传的经验。
而这些分支里最吸引薛芃的就是理化检验中的毒检,毒检又包括毒物和毒品检验,除此之外,理化检验还会研究硅藻、昆虫,这些小生物在侦破凶杀案当中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前有的案子,薛芃也会去理化实验室打下手,但那都只是同事之间互相帮忙罢了,可现在是季冬允亲口说的,毒检那边已经和冯蒙提了,这就比较正式了,一旦同意,以后她就要抽出更多的时间在理化检验学习和研究上。
俗话说技多不压身,刑技也是如此,经验丰富的老痕检,也可能是其它科室的鉴定专家,毕竟这行的一向人手不足,尤其稀缺顶尖人才。
而所谓的顶尖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生活常识,还要耐得住寂寞研究百科,甚至是通万物。这就需要将人生里大部分时间都奉献进来,不在乎微薄的报酬。换句话说,如果不是真的对此感兴趣,经得住金钱诱惑,生活不愁的闲人,还真做不到。
就拿法医来说吧,前两年江城就破获过一起法医受贿的案子。
因为传统法医不仅要尸检,平日里还要给受伤患者和残疾人士做伤情、伤残鉴定,这种鉴定的等级划分非常严格,级别的不同就直接关系到伤残人士拿到的津贴和赔偿金不同。
有些法医揩油习惯了,甚至会直接明示,只要拿出一部分补偿金给他,他就会在伤残鉴定上多放水一级。
幸而薛芃没有这方面的困扰,父亲薛益东虽然过世的早,但生前不仅是江城地质物理研究所的教授,还留下过几个专利研究,过世后国家也给过补贴,加上薛芃的母亲张芸桦一直都是水利方面的科研人员,所以薛家的家境始终都能维持在中产阶级水平。
在这样的家境下长大,薛芃自小也是耳濡目染,喜欢钻研,平日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刑技大楼里,制服一年穿三百多天早已习惯,对外面的花花世界也不感兴趣,但凡有点私人空间,还会拿去进修和看书。
孟尧远就曾说过,薛芃就是实验室里的检验仪,不用插电,自己就能转。
就连冯蒙都感叹,像是薛芃这么“专”的性子,只要发展空间足够,不出五年,她和同龄技术员就能在专业和职称上彻底划出界限。
所以可想而知,毒检那边的突然邀请,对薛芃来说有多重要。
冯蒙进来时,就见薛芃站在实验室台子前出神,她面前放着一箱刚收拾好的陈凌遗物,就唯独那瓶湖水单拿出来,放在手边。
冯蒙上前,咳嗽了两声。
薛芃立刻如梦初醒:“老师。”
冯蒙扫了一眼水瓶,问:“还不肯罢休?”
薛芃“哦”了一声,说:“正好,我想跟您要个批准,稍后等案子侦破了,这瓶水我想取出来一点单独做研究。我保证,一定不会影响我的工作。”
冯蒙就和季冬允一样,了解薛芃的性子,知道一旦有哪个疑点被她揪住了,不调查出一个结果是肯定不会罢休的。
冯蒙倒也痛快:“准了。”
薛芃一怔,随即笑了。
转而又听冯蒙说:“不过要是研究出什么来,记得写个报告给我。”
薛芃:“好,没问题。”
不管任何案件,在走完所有司法程序之后,物证都要进行划分,有的会归还给当事人或者家属,陈凌已经没有亲属了,这些就会送回到狱侦科。
而和案件相关的重要物证,尤其是内脏组织样本,实验室会保存一份,一是为了存档和日后做研究比对,二也是为了防止万一有冤假错案发生,将来翻案也有迹可循。
其实就算薛芃不跟冯蒙打招呼,从瓶中取出一点样本,也不打紧,但只有打过招呼,将来等研究出结果,才有人可以证明来源。
薛芃将湖水取出来一小瓶,做好标记和登记,让冯蒙签了字,就将小瓶水收了起来。
冯蒙这时说道:“我看你对这个案子很上心,到底它有哪点吸引你?”
薛芃一顿,同样的问题刚才季冬允也问过她。
薛芃停顿几秒,视线略过陈凌的遗物,说:“陈凌是自杀,但案件却因为有其他知情者而变得复杂。一间密室里,有一个人自杀了,其余几个都表现的好像事先毫不知情,可是无论她们怎么做,她们留下的每一个痕迹,都是‘无声的证言’。而证言是不会撒谎的。”
人人都说,法医是“尸语者”,而痕检代表的就是“无声的证言”,同样都是替案件发生,一个是替死者说话,一个是替物证说话。
薛芃既然做这一行,对此自然坚信不疑,可是在一些案件里,他们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
冯蒙笑着眯了眯眼,脸上纹路的走向不仅显露了年纪,也象征着人生经历和智慧,他很快就听出来薛芃语气里的迟疑,问道:“这话你是说给我听的,还是说给你自己?你这么加重语气,是不是有些事想不明白,觉得困惑?”
薛芃怔了两秒,知道瞒不住冯蒙,便说:“现在找到的所有物证,它们都像是拼图碎片,只要都找出来,再将逻辑关系拼到一起,就会呈现出一幅完整的案发现场。到目前为止,咱们应该已经把所有碎块都找齐了,这幅拼图也拼的差不多了,可是……”
说到这里,薛芃迟疑了。
直到冯蒙替她把话说完:“可是你觉得,这里面还少了几块碎片。”
薛芃边说边拿出报告,指给冯蒙看,“目前找到的痕迹,只能证明李冬云、黎敏和方紫莹三人和陈凌的尸体均有过接触,唯有赵枫是空白一片。我后来检查过,每一个环节我们都验的很仔细,不可能漏掉什么,但现在连赵枫的指纹都没找到。为什么她可以例外,这太反常了。”
一个发生在密室的案件,有人死了,另外还有四人,其中三人都和尸体有过接触,出于各种各样的心态,或施救,或清理现场,唯有一个人和尸体半点接触都没有,“干净”的不可思议,而这个人和死者生前的关系还是几人当中最好的。
那么在发现陈凌的尸体之后,赵枫做了什么?难道她就是站在外围,揣着手看着另外三人围着尸体打转?
陈凌自杀了,赵枫难道不应该惊讶吗?还是说她早就知道陈凌会自杀,甚至想好了自己该怎么做,所以在事发时才能保持冷静。
这就像是陆俨举的那个例子,当一个人教唆另一个人自杀了,只要教唆者遵循它的游戏规则,在逻辑圈内讲故事,那么物证技术就抓不到他。
一想到这,薛芃就不甘心,简直有一种要跟它死磕的念头。
直到冯蒙说:“不要钻牛角尖。如果你真觉得赵枫有问题,那么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先从死胡同里出来,回到最开始,把咱们做过的每一个步骤再回想一遍,看有没有遗漏。其实最终结果也就是两种可能,一种是咱们真的漏掉了关键,还有一种是,咱们是被自己的惯性思维困住了,也许有些‘痕迹’就遗留在看似和案件无关的东西上。”
薛芃怔住了,但她很快就明白了冯蒙的意思。
是啊,案发现场在监狱宿舍,宿舍里的私人物品有很多,但大部分都和陈凌的案子无关,既然无关自然就不会浪费这个人力物力去做检验。
然而在一些特别的案件里,有些重要痕迹往往会在一些看似无关的物品中找到。
薛芃一时沉思不语。
冯蒙笑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无论赵枫多聪明,都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或许还有一些和她有关的‘证言’,就遗留在咱们忽略的地方。几个人住在一起,生活痕迹一定不少,我就不信,她能把每一个细节都抹干净。”
薛芃一顿,忽然说:“老师,今天上午刑侦那边要去女子监狱补充笔录,我也想再去一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