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2 / 2)

加入书签

但是……

邹氏摇摇头,连话都懒得说了,“不行!”

田氏愣住了,惊道:“不,娘,怎么又不行了呢?安平伯府的嬷嬷说,府里的老夫人、夫人以及世子夫人、还有三夫人都是和善的,并不让新媳妇立规矩。而且成了亲之后六公子也会更用心读书,将来给淑姐儿挣个凤冠霞帔。”

“老爷说,以安平伯府的实力,六公子考个进士并不难。况且还有二皇子妃呢,二皇子妃就出自三房,定不会不管的。”

“您怎么又不同意了呢?”

邹氏懒得跟她说话了,摆摆手道:“不行就是不行,伯府旁支庶子,上头还有三重婆婆,你是生怕淑姐儿嫁过去之后过得太舒心啊?”

“我看呐,你们夫妻两个根本就没有上心!”

邹氏难掩失望之色,“也罢,既然淑姐儿是我养大的,她的婚事就由我做主吧,你们就别管了。”

……

邹氏把曾淑的婚事接过来,但她自己也愁得很。

这家的儿郎出息,但是婆婆却蛮横不讲理,若是嫁过去了有数不尽的苦头吃。

那家的婆婆是和善了,但是儿郎却是个风流性子,年纪轻轻便有了通房,这样的人嫁过去了哪怕将来夫婿再功成名就,淑姐儿也没什么好日子过。

还有一家是处处都好,家风正派,婆婆虽然严肃了些但也是个讲理的人,儿郎不过十八岁便已考中了举人。但是人家放出话说不能早娶,显然是打着将来等儿子考中进士之后,再娶个高门之女的主意。

总之就是看来看去啊,哪一家都不满意……

邹氏愁得睡不着觉,私底下和徐嬷嬷道:“哎呀,早知道啊,当初就不应该让二郎回去,让他在家里跟着老太爷和老大多学个几年,如今怕不是已经考出举人来了。”

“若是他已经考上了举人,那配淑姐儿倒是正好。”

邹氏满意道:“邹家富贵,淑姐儿嫁过去之后,不会像我年轻时候一样,时常为银钱发愁。最要紧的是我那大侄儿媳妇,是个难得一见的好婆婆。”

“因为自己生了四个儿子,生不出女儿就把儿媳妇当做女儿疼,你是不知道啊,她大儿媳妇和二儿媳妇自从嫁过去之后都胖了一圈。”

“旁人看得直乐呢。”

“都说她是世间难得一见的好婆婆!”

邹氏说着说着又再度叹息,“这女子嫁人啊,除了要考虑夫婿出息之外,首要的就是婆婆,只要婆婆好,那婚后事儿就少。若是不幸遇上了恶婆婆,皮都能被扒下二两来。”

“可惜啊,二郎还只是个秀才,不然真的很是般配。两家也是知根知底的,淑姐儿是我养大的认,无论哪一家娶她做正头娘子都亏不了。”

徐嬷嬷安慰道:“老太太您别急,大姑娘如今才刚刚及笄,这婚事啊也不是这一时半会儿能定下的,总要多多查探才好。”

她见邹氏脸上还是带着遗憾之色,于是建议道:“二郎当时要回乡守孝,所以才不得不回去的,不过如今时间也到了。不如您去信一封,请他过来京城读书?通州那边偏僻,到底不如京城呢。”

“这成亲也不急于一时半会儿的,可以先定亲,晚几年再成亲也无妨呢。”

邹氏眼前一亮,点点头道:“这主意不错,你去给我拿纸笔来。”

……

门外的曾淑,悄悄地收回了前进的脚步。

第三十二章 回忆部分,两人为什么会成……

“姑娘, 老太太说要写信到邹家呢!”侍书兴奋地跟在曾淑身后,嘴里小声道:“看来不久之后邹家三郎就要到京城来了!”

曾淑脸色微红,快步往前走并不搭理。

侍书一边跟着一边道:“姑娘, 老太太还说邹家的大太太是个疼儿媳妇的, 嫁到他们家就好像是掉进了蜜罐子里头一样。”

“莫要说了。”

曾淑轻声道:“八字还没一撇的事, 今日的事我们就当做没有听见,总之一切但凭祖母做主就是了,她老人家是不会害我的。”

“说的也是。”

侍书道, 不过说到这事她又有些愤愤不平地替曾淑抱屈,“不过老爷和太太也真是的,寻的都是些什么人家啊,一点都不靠谱。”

“姑娘您知道吗?”

“奴婢那天出去买饼子, 听说那什么咸大人,我们家拒绝了他的提亲之后,他没两天就定下了上官的女儿。”

“如今已经过了礼, 正准备着迎娶呢。”

侍书说完了这事后又嘻嘻笑:“不过他家里的那个妾室却不同意,正寻死觅活呢。还说咸大人能有今日都是靠了她和婆婆日夜做绣活赚了些银子,不然一家老小早就喝西北风去了。“

“咸大人想要迎娶太太过门,得先把她抬为贵妾, 还拿出了咸大人当年写的承诺书信为证。”

曾淑诧异, “还有这样的事?”

“是啊,”侍书道:“听说如今咸大人是左右为难,外头好些人在看他笑话呢。连带着他定下的那个姑娘也脸面无光,被外头的人议论纷纷。”

她脚步轻快地走着,庆幸道:“还好老太太眼神厉害,一眼就瞧出了这里面的不对劲,不然现在受苦的就是姑娘您了。”

……

等待着邹家三郎上京的功夫, 京城里又下了几场大雪,一天冷过一天,曾淑的衣裳也是越穿越厚,险些裹成了一个球。

并且没几日那些湖啊河啊的就都上了冻,人走在上面都不怕。

于是就有相熟的闺秀邀曾淑去玩冰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