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1 / 2)
他们又没收购清河鸭的指标,胡处长自然不愿意采购一些卖不出去的东西堆积在供销社。
余思雅笑道:“胡处长,所以我的意思是,清河鸭食品就铺到市里、县城的供销社吧,公社的供销社,暂时就别铺货了。”
卖不出去,过期了回收也是个麻烦事。至于降价,那肯定不行,改革开放了,人们手里会越来越有钱,物价会逐步上涨,但商品涨价,很多顾客会有意见,降下去再涨起来就难了,没看可乐那么多年都没敢正大光明地提价,只悄悄在瓶身上做手脚,减少份量,变相涨价吗?
而且一家降价,其他单位都得跟着降价,这损失可不是几百几千块的事。所以余思雅目前宁愿少占据一些市场,偏远地区不铺货,也不想将好好的市场给搞乱了。
胡处长看了余思雅一眼,还是有些犹豫。
见状,余思雅又提了个建议:“胡处长,这样吧,供销社这边的货,如果没卖完的,在保质期两个月之前,我们清河鸭按照采购价回收。这样,总放心了吧?”
他们清河鸭来兜底,风险都是他们的,供销社还有什么顾虑?
产品实在卖不完,提前拉回来,在过期之前,三个门市部打折促销,总能解决掉,也亏不到哪儿去。
胡处长震惊地看着余思雅,他在供销社干了二十几年,从来没有哪个单位给他们保过底。
“余总,你还真是有魄力!”胡处长实在是被余思雅这手给惊到了,半晌才惊叹地说。有了这颗定心丸,他也没什么好顾虑的了。
余思雅笑了笑:“胡处长说笑了,不过还有一点咱们要说清楚,落实在白字黑字上,如果退的货比较多,下次的采购量将减去这批退货的量。不然每次都退这么多回来,我们单位负担也很重啊!”
余思雅先说清楚,总不能他们清河鸭无限兜底吧。找到一个市场的平衡点,确定在能售罄的区间,能节省不少人力物力。
这要求不过分,胡处长没意见,谈好了价格,双方又就数量进行了商讨。暂定城里每个供销社先进一百份清河鸭食品,后期再根据顾客的喜好调整数量和产品类别,第一批就当试试水。
谈完这个事后,余思雅将装衣服的袋子提了起来,双手递给胡处长:“这是咱们清河鸭特意为胡处长做的衣服,有中码和大码两个尺寸,胡处长,你试试,我们的衣服一定物超所值!”
胡处长一言难尽地看着余思雅,以为她放弃了呢,结果还不死心啊!
可到底是女儿的室友,又是个前途无量的年轻人,人家也没谈服装的事。胡处长干脆装傻,接过笑道:“谢谢,有空来家里玩。”
“一定,谢谢胡处长。对了,胡处长,下个月有空吗?省里目前组织考察小组去参观我们的猪饲料厂,胡处长有兴趣一块儿去,以后要是省里大规模推广猪饲料,咱们的猪饲料也可以生产一些小包装的,专供你们供销社嘛!”余思雅笑呵呵地说道。
胡处长真是哭笑不得,就没见过这么会钻空子的:“余总,你真是……什么都能被你想到。好,我考虑,考虑,有空一定去。”
第138章
余思雅本来只是灵机一动,顺便跟胡处长提了提,但回去后,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因为国内目前农业人口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工业不发达,短期内,农村人口是没法随意进城的,这么多人留在乡下,人多地少,解决了温饱,农民想要赚钱多点收入就只能搞副业,这会儿也没多少零工可打,最主要的就是养殖了。
但由于广大农民缺乏技术资金和魄力,不敢大规模地搞养殖业,基本上都是以个体户的形式饲养家禽家畜以作家里的经济补充。规模都很小,几头猪,十几头鸡鸭就差不多到头了。鸡蛋、鸭蛋卖的钱就是一家人平时的柴米油盐等开支,大肥猪这种一次能卖个几十上百块钱则是一家人存钱的主要来源,也很可能是一年到头最大的一笔进账。
虽然养猪是很多农村家庭主要的现金收入,但农民手里紧,又节俭,哪怕知道饲料喂养对家禽家畜有利,很多人也舍不得用饲料大量喂养。
而且现在厂子里生产的饲料就一个规格,八十斤一袋。一次买这么大袋饲料,对农民来说太贵了,很多人舍不得一下子掏这么多钱出来。
但如果出了小包装,十斤一袋的呢?这样算下来,价格能够一下子便宜八分之七,很多农民也能接受了,哪怕单价是一样的。这就跟你去买个西瓜,说要三四十块,你肯定嫌贵,还会考虑吃不吃得完的问题,可分成一片一片的卖,哪怕三四块钱一片,实际上比整个卖还贵,但能接受的人就多了。
说干就干,余思雅拿起电话打给施立平,说了自己的想法:“施厂长,这个方案你觉得可行吗?”
施立平踌躇了片刻,说道:“余总,这样包装成本会上升,小包装不划算。”
接下来他跟余思雅讲了一下饲料厂包装的窍门。
饲料厂之所以将包装做得这么大,有两个原因,一是目前饲料厂的客户基本上都是各养殖场,规模大,集中饲养,有的喂一顿就得开好几袋,甚至更多的饲料。大包装方便养殖场使用,要十斤一袋,那每天都得开个几十袋或者几百袋了,饲养员肯定嫌烦。
第二是基于成本考量。饲料是由粮食和各种添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制成,遇水会散,要防水防潮,以避免饲料发霉变质。所以装饲料的袋子都是两层,外面一层是蛇皮编织袋,这样结实耐磨,在装货卸货以及运输过程中不宜磨损。但因为蛇皮袋并不防水,所以里面还有一层白色的塑料袋,以保证饲料不会发潮发霉变质。
如果将一个袋子拆成八个装,就得需要八个比较小的袋子,包装成本直线上升。
听完施立平的话后,余思雅思考了一会儿说:“但小包装肯定也很有市场,尤其是以后的家禽饲料,农民一家就养几只鸡鸭,再弄个八十斤一袋的谁买啊?而且在偏远地区,路不好走的地方,小袋装也更方便农民。”
这个年代,农村到处都是泥土路和山路,没有车,路又不好走,一袋八十斤的饲料,那肯定只能家里的壮劳动力出手了,老弱妇孺是没法扛着一袋八十斤的饲料走个几里山地的。
小包装就不一样了,他们去公社一趟,放进背篓里就能背回家了。
农村这么广大的市场,他们要放弃了,等别人占领了这块市场,再想进入就难了,好好的先发优势也没了。尤其是过几年,各种国营养殖场都会迎来经营困难、破产倒闭潮,现有的单位会急速减少,很多都会倒闭,只留下一部分效益好的,那时候他们的饲料卖到哪儿去?厂子里这么多工人,机器,停工一天就是不小的损失,关键是没了销路就没法养活这么多工人,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现在就两手都抓,一个都不放,将来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就更强。
施立平听完了余思雅的顾虑后说道:“余总,你说得也有道理,只是这个成本咱们得想办法控制控制。”
“我有个办法,你看行不行?”余思雅想起了后世的各种包装模式,灵机一动,脑子里有了个主意,“外面的蛇皮袋不变,可以维持现在的规格,也可以做个能装一百斤的蛇皮袋,这样更好统计。里面则用塑料袋单独装,一个袋子十斤,挤压在蛇皮袋里,这样一来,袋子的成本就低了,而且蛇皮袋还可以回收利用。”
施立平想了想,拍案叫绝:“余总,你这主意太好了,按照你说的这个办法,咱们的包装成本几乎增加不了多少,完全可以做。”
“可以你就先把样品弄出来,对了,问问贺教授那里,能不能弄点鸡饲料,如果配方好弄,咱们到时候可以将鸡饲料和小包装猪饲料一起在供销社上架。”余思雅叮嘱道。要干就干大的嘛,光一个猪饲料怎么够呢?农村可是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会养鸡。
施立平连忙答应:“好的,不知道胡处长什么时候来?”
这个余思雅也不确定:“下个月吧。”
胡处长还只说考虑,没有给她明确答复。如果先前余思雅只是抱着可行可不行的态度,那这次她一定要想办法邀请胡处长也一同去考察了。
不过这个事还不着急,先等省里考察团队的成员确立了再找胡处长,到时候名单上那么多干部说服他也更容易。
去这一趟,又发现了新的商机,接下来几天余思雅的心情都很愉快。
直到考完最后一科,徐佳佳找上了余思雅。
“余主席,今年报名去清河鸭实习的同学更多,都非常踊跃,你看好安排吗?要是不好安排咱们再另想办法或者淘汰掉一部分家境比较宽裕的同学,将实习的机会留给更需要的同学。”徐佳佳有些担心地说。
她去年虽然没去实习,但也知道,清河鸭一个厂子就几百人,这猛然一下子去了这么多同学,厂子里要是没活儿,岂不是给清河鸭造成负担吗?
余思雅低头看了看她的统计数据,好家伙,这次竟然有整整208名同学申请去清河鸭实习,比去年足足多了一倍多。不过也可以理解,今年是两届学生嘛,人数翻倍也正常。
若是前阵子,余思雅恐怕还会有点顾虑,但现在嘛,清河鸭正是缺人的时候,饲料厂和食品加工厂都要准备招工,多两百来个学生也不是多么难的事。而且这次还有服装厂帮着分担,算下来,单个厂子的负担也不比去年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