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1 / 2)

加入书签

这时候,乡下的玉米也进入了抢收阶段,怕下雨影响到玉米的收成,王书记亲自下乡,挨个大队巡视,鼓励大家加班加点将玉米收起来。

玉米从地里收回来之后,还有两个重要的工作要做,一是晒干,二是脱粒。这会儿乡下没有玉米脱粒的机器,全靠人手工将玉米粒剥下来。

这时候,全村男女老少,连拄着拐杖的老太太都上场了。王书记在广播里不断地鼓励大家,还再次强调了三月许下的奖励政策。

有了奖励这根胡萝卜吊着,大家干劲十足,就连不少厂子里的职工晚上下班回去也跟着家人坐在院子里纳凉剥玉米。

五天后,相继有小队完成了玉米的脱粒和晒干工作。

王书记亲自带着公社的干部去验收成果,她还邀请余思雅一块儿去,但被余思雅给拒绝了。

这个事情枯燥又耽误时间,一个小队一个小队的轮过去,估计每个几天完不了工。

为了方便运送粮食,余思雅从厂子里调了一辆货车过去。每个小队,称重后留下往年分的玉米份额,余下的分为两份,一份上交完成纳粮任务,另外一份就直接运了清河鸭养殖场,按照比粮站收购价高一厘的标准卖给清河鸭养殖场。

这个过程,公社干部,大队会计和小队长以及清河鸭的杨会计都会在场,并记录下相关的数据,公开透明,以免出现腐败问题。

三天过后,清河鸭养殖场的仓库已经不够装了。饲料厂的仓库虽然建成了,但还要晾晒十天半月,蒸发掉墙壁和水泥地里的水分,才能让粮食入库,不然容易发霉变质。

更要命的是,其他公社也迎来了大丰收,多余的玉米怎么处置成了一个问题。

当然也有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卖给粮站。可梅书记和各公社书记都不愿意,他们把粮食卖给了粮站,后面想买回来,还得要指标,太麻烦了。

而且清河鸭养殖场已经放出了消息,饲料厂的收购价比粮站高一厘。可别小瞧这一厘,这会儿一斤玉米也就一分钱左右,多一厘可是高了10%,算下来可不是个小数目。

有更贵的,谁愿意便宜卖?

大部分公社书记都跟余思雅没交情,不好意思把电话打到清河鸭养殖场,干脆找胡秘书。

胡秘书向梅书记反应了这件事。

梅书记第一个反应就是骂人:“蒋主任干的好事,要不是他横插一脚,饲料厂的仓库都能用了。这老家伙,净给咱们添麻烦。”

胡秘书笑道:“蒋主任知道这会儿粮食大丰收,估计已经急红眼了。”

“谁管他!”梅书记心情好,笑道,“打电话给余厂长,这批粮食只有他们饲料厂能吃下,跟她商量商量。”

胡秘书便把电话打到了余思雅那儿,征询她的意见。

余思雅笑着说:“我也正想打电话给胡秘书提这个事呢,没想到你先打过来了。我先问问,今年县里的玉米增产了多少?”

胡秘书笑呵呵地说:“比往年的产量翻了一倍多。梅书记下乡督促秋收时看过了,水稻也比以前长得好,产量肯定能增加不少。”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玉米到底是粗粮,口感不是很好。大米丰收,大家今年就能吃上更多的精细粮了。

“那挺好的,水稻增产的那部分县里有什么安排吗?”余思雅笑着问道。

胡秘书没多想:“当然是卖给你们饲料厂,各公社社员辛苦了整整半年,等着拿奖励呢。梅书记说了,咱们的承诺一定要兑现,绝不能失信于民。”

余思雅赞同:“有道理,不过胡秘书,现在人都不能顿顿吃上白米饭,这我们要是拿稻谷做饲料喂养鸭子,说出去也不好。所以我有个想法,我们饲料厂就只收玉米、大豆之类的粗粮,精细粮由各小队完成了纳粮任务后,按照工分和人头计算,分给社员,当然多劳多得,干活卖力的可以多分一部分,具体地细则你们来宣布。”

“这样各公社的奖励金一半由现金付给社员,另外一半用稻谷做补贴。如果社员更希望拿到钱,也可以将这部分稻谷卖到粮站,你觉得怎么样?”

现在精细粮多难弄啊,城里人都不够吃,更别提乡下了。有多余的稻谷谁愿意低价卖给粮站?

胡秘书觉得这主意可行:“余厂长,你这安排更合理,一会儿我就向梅书记反应一下。不过我今天打电话还是要催你个事,好些公社打电话来询问收玉米的事,你们厂子什么时候收购?得尽快安排上,公社的仓库爆满,马上要收水稻了,必须得腾出来。”

这确实是个问题。每个小队都有保管室和仓库,但规模都比较小,因为这些年粮食一直挺紧张的,纳粮之后就队里分了,也没多余的粮食可以长久储藏,所以很多仓库都没扩张,甚至年久失修,老鼠横行。

不过公社装不下,不代表社员们的家里也装不下嘛。社员家里有的是仓库和装粮食的柜子、坛子,只嫌粮食太少,不会嫌粮食没地方放。

余思雅思索了一会儿,说道:“胡秘书,马上就要收水稻了,别说我们仓库没准备好,就算准备好了,车子挨个公社的收购也不是三五天就能完成的,到时候得耽误大家收割水稻了,你说是吧?”

胡秘书想了想现在的运力,还有收购得称重结账这些事,确实不是几天就能完成的。

“你说得也有道理,可这批玉米怎么处理就成了麻烦。真没想到,我有一天也会愁粮食太多了。”胡秘书自嘲地说。

余思雅笑道:“胡秘书我有个想法,将这批玉米按照奖励的标准发下去,发到社员们的手中由他们保管。等秋冬季,农闲的时候,我们养殖场的车子开到各大队,逐个大队收购。同时各家各户自留地里多余的玉米也可以一并收购了,价格一样,如果大家不放心,我们饲料厂可以现在就支付一半的定金。你看怎么样?”

这样一来,能够大大地缓解饲料厂的库存和储藏压力。而且社员也得了实惠,今年水稻丰收,大家分得多了,玉米的消耗自然就要少一些,那自留地里种的玉米自己吃不完就只能卖了。卖给饲料厂还能多得个几块钱,谁不乐意?而且是饲料厂上门收购,也不用他们辛辛苦苦挑去粮站了。

而且饲料厂还先付了一半的定金,大家也不用担心饲料厂赖账反悔。这个事对社员来说,没半点风险,傻子才不答应呢!

想明白了其中的好处和可操作性,胡秘书兴奋地说:“余厂长你可真有主意,我这就去跟梅书记汇报,他要没意见,今天就把这消息通知下去。”

第102章

急着秋收,县里的速度非常快,当天就将这个政策传达到了各公社,并让各公社算出能卖的玉米数量,会计到县里来登记相应的数量,领定金。

因为定金是从清河鸭养殖场出,养殖场少不了要出面。全县多出来的玉米,涉及资金金额比较大,来的估计都是领导,余思雅担心杨会计一个人撑不住场子,索性一道去了。

梅书记也很关心这个事,怕出问题,派了两名信得过的同志过来帮忙登记作证,而且为了避免以后出现纠纷,没法对证,所有登记数据都做了两份,一份给清河鸭养殖场作为以后收粮的凭证,一份留在县里存档。核对无误后,双方都按了手印。

三方合作,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将六十多个公社要卖的玉米全部统计完全,并将定金发放给了各公社。

真是花钱如流水,仅此一项,余思雅在省城贷的十几万都快花光了。

不过想到接下来一年都差不了多少粮食,饲料厂会带来丰厚的回报,余思雅觉得花这点钱又不算什么了。

忙完之后,胡秘书亲自过来找她。

“余厂长,辛苦了,你还没吃午饭吧,梅书记刚才开个会拖到现在,正好也没吃饭,让食堂多做了一道菜,你也去吧。”

梅书记这会儿还想着她,余思雅当然不能推辞,微笑道:“好,辛苦胡秘书跑这一趟。”

将登记册交给杨会计保管后,余思雅就起身去了食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