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田的古代生活 第23节(2 / 2)

加入书签

“我帮你拎了两桶水过来。”林七不是空手来的,还打了两桶水给他倒进了水缸里。

丁田的这个地方,因为特殊,所以有一口自己的甜水井,所以打水很方便,林七这帮忙,也是顺手而为。

毕竟大家都知道,丁田这个小牢头儿,别看人小,还没手下,但是本人却非常的爱干净,那牢房搞得比他们的班房还干净。

别人要是去他那里,都不知道该怎么下脚,因为那地面都用砖块铺的,冬天上面还铺了毯子,很干净。

竹席都是新的,擦的是纤尘不染,大家伙儿没事的时候,都很少来这里。

一个是怕犯忌讳,另一个就是丁田太干净了。

其实丁田只是想搞好卫生,以前的牢房什么样?

丁田的记忆里也没有啊!

“你听说了么田儿?老爷定了规矩,你说,我们真的要下去收那么多吗?”林七有点没底气:“我都怕被乡亲们打出来。”

“放心,县太爷既然这么定了,肯定有他的道理。”丁田将桌子擦干净,用林七拎来的水,将杯子碗什么的都放在锅里,倒上水,烧开,煮一遍,顺便也烧一下火炕,过点热乎气。

虽然这个时候天气不冷,可以说,秋老虎热着呢,但是炕不一样,他好几天没回来了,不搞点热乎气不行。

“有什么道理啊?我听老一辈的人说过,以前我们这里的一石,是一百斤,一直都是这么算的,怎么他来了,就成了一百二十斤了?”多出来二十斤,够一家嚼好几天的了。

再说那只是一亩地的份,一亩地最多产三百来斤,更好的也就四百斤粮食,一下子就去了三分之一的粮食。

还要留下三分之一的粮食供一家子吃饭。

剩下的要卖了,好缴纳税银,一家子的米油盐醋的都要从这里出,如果有个病啊,灾的,这点钱一花就没了。

“这件事情不是我们能管的,没看徐主簿都被气病了么。”丁田给灶里添了两把柴火。

他算过了,古代因为没有现代那么多的油水,每个人每年大概要吃一千斤的粮食,也就是十石的重量,每亩地就按三石粮食来算,缴纳賦税一石,吃一石,卖一石,一个人起码要种植十亩地才够本。

可是在乡下,一个人拼一把,勤快一些的话,可以种植二十亩地,当然,是在有大牲口的情况下。

没有大牲口的情况下,只能种植十五亩左右,再多的话,人会累病累死。

家里的吃穿用度,最基本的温饱,都勉强维持,看马县令那人,是个刮地皮的好手,他以前肯定没少搂,不知道他治下如何,现在这牛角县,可不如他以前待着的地方富裕。

这里的人可不是什么善茬儿,当年能跟北边的蛮夷对着砍,现在也敢揍县令个鼻青脸肿!

“这……我……。”林七愁眉苦脸。

他家虽然因为他的关系免了賦税,可是亲戚们也是一大家子人,同乡的人都知道,他是当衙役的,这下去收税也肯定是他们这些衙役,老爷又不会下去收賦税,到时候……他真怕自己被乡亲们打死。

“行了,行了!”丁田从带回来的包里掏出来一个油纸包:“买的烧鸡,拿回 去吃吧。”

“唉!”林七拿了东西都没开心起来。

丁田却是不操这个心,他觉得徐主簿不会让这个县令乱来,你看,县令一发昏,徐主簿这边就给知府通消息了。

徐主簿啊,就是个老狐狸。

他没有跟着杜大人一起走,反而留在了这里,看,原来只是个账房,现在就成了有品级的主簿了,这是进了官场了。

如果他努努力,县丞,也不是不可能。

县丞可是相当于副县令一样的存在,正八品的官职。

而且很多时候,没有县令的话,县丞,就是县令!

甚至会有县丞被任命为县令的事情发生,这在富裕的县城当然不可能了,但是在偏僻地方,例如他们这里,还是可以的。

丁田也是刚才才想明白的,他以前值班的时候,闲着无事就看一些小说,尤其是历史小说,他虽然不是专业学历史的,但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啊!

第二天丁田去市场买东西,正好遇到了前来进货的丁二叔,他是来给家里的杂货铺子进点货,赶了一辆马车过来拉货。

他就跟二叔小声的说了一下县衙里的事情。

“这么多?”二叔也吃惊了:“以前只是一亩地五十斤粮食而已,现在都涨到了一石?”

“这位老爷……呵呵,胃口大着呢。”丁田指了一下前头的一小堆人:“看到了吗?那里最漂亮的两个丫鬟,就是老爷后宅里的丫鬟,旁边的两个婆子,是后厨的,你看看那婆子,头上都带着鎏金的簪子,丫鬟的手上,都带着银镯子。”

“我记得杜夫人号称有一副金头面。”当时整个县里的女人,谁不羡慕杜夫人?

结果现在人家厨房里的婆子都带着鎏金的簪子,丫鬟都带着大银镯子!

这么一对比……他觉得来的这个马老爷,不是什么好人。

“不过大家别烦心,该交税交税,就是要交的勤快一些……。”7丁田跟二叔小声嘀咕了半天,二叔有点犹豫:“这样……能行吗?”

“肯定能行!”

在他回来的三天之后,老爷就让衙役们下去收賦税,衙役人数不够,马大人也不管,只要求收集賦税,而且还将此事交付给了徐主簿来做。

徐主簿的脸都黑了。

可是他却不能拖延时间,毕竟他们县衙的賦税,缴纳到府城,然后统一调配给驻北的大军。

一旦军中的供给出了问题,这事儿可就大了。

所以,徐主簿不得不让衙役们下去通知三位里长,以衙役们人数不够为由,让里长们通知各村的村长,粮食和银子,都送来县城,收,是不可能的,万一衙役们收不上来赋税……呵呵,马大人那里可就惨了。

连一点缓和的余地都没有,那时候可真的就好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