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帕夏(1 / 2)

加入书签

翟安平来到张坊的车架边双手将宝石奉上,“恩师,前边这伙人是阿巴帕夏的人,他们说我们现在去哪儿见到的都是帕夏,他们的阿巴帕夏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已经坏到这个地步了…”

张坊略一沉吟,“那便见吧,宝石你留着吧。”

“谢恩师。”

翟安平收起宝石,车队开始跟着前边这支奥斯曼军队向远处走去。

马车里的张坊依旧在看朱由检的这本大作,这本书他第一次看的时候和大多数人一样,只觉得一些政治手段和主角的演讲水平还可以。

至于军事战术就不敢恭维了,可到现在书里用到的武器已经有一些出现在如今的战场上。

再看第二遍、第三遍,张坊越发觉得这本书的深奥,书里描绘的战场或许就是几十年后的战场。

皇上这是写出了一本怎样的书啊。

车队行进了几十里来到了一座名叫波斯纳萨拉伊的城市。

这个名字很多人都很陌生,可他的另一个名字萨拉热窝,应该没有人不知道。

一直要等到奥匈帝国夺取这里的控制权后,这里才会改叫萨拉热窝。

这里是奥斯曼帝国西北方一处重要的行政据点,奥斯曼帝国早在1461年就在经营这座城市。

在能看到城墙的时候张坊的就放下手里的书籍探出头望着远处的城市,等进了城仔细观察这座城市的情况。

他不止一次的听人说和在情报上看过,说波斯纳萨拉伊是欧洲东南部的一座大城市。

今天他亲自看到了,感觉也就那么回事,从城市的建筑风格和市民的穿着可以看出这是一座伊斯兰教城市。

建筑看上去都很古老了,墙壁上的裂纹无声诉说着城市的历史。

张坊看了一阵就不看了,情报部推测这座城市大概有5万常住居民,在大明一个常住居民只有5万的城就是个县了。

在中世纪的欧洲却是一座大城市,根据史册记载,1660年的萨拉热窝只有8万人口,现在经过连年战乱,能有5万常驻人口已经不错了。

相比之下,贝尔格莱德在1838年的人口是12963人,萨格勒布在1851年人口是14000人,对比着看这里能被称为大都市就不奇怪了。

车队在奥斯曼骑兵的护卫下穿过大街,这座城市以大市场和清真寺闻名,街道弄的也跟市场似的,还经常能见到伊斯兰信徒。

车队大摇大摆的穿过街道,道路两侧的居民好奇的望着车队,有人认出了张坊一行打着的旗号,他们大喊:“明!是明国人!”

走一路被惊呼一路,最终车队在州长官邸前停下。

官邸前飘荡的旌旗下,奥斯曼士兵分列两侧,领头的是一个穿着奥斯曼长袍的光头。

在张坊下了马车后,光头迎了上来做自我介绍,他就是阿巴帕夏,两人寒暄了一阵来到官邸内的休息室里。

身姿婀娜的西亚女仆奉上酪浆和糕饼,张坊端起酪浆自顾自的饮了起来,他不说话旁边的翟安平一边打量着恩师一边看着阿巴。

阿巴哈哈笑道:“明国使者能来,鄙人这官邸蓬荜生辉啊。”

然而,两人丝毫不为所动,张坊一点要接话的意思都没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