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天喜地(2 / 2)

加入书签

随后,这些文件和资料便被送到了华盛顿。从此之后,这些资料外人再不可见。即便是同盟国。而且,美国人不但没有给其他同盟国留下原件,就连影印或打印的复制档案也被美国完全接收。

当年中国,曾经想要一部有重大证据价值的《木户日记》影印本。但是,几经交涉后,却被美国人断然拒绝。虽然《木户日记》曾经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时影印了一百多部,但是,美国人连这些影印本也全都搜罗走了。一部都没给同盟国所谓的盟友留下。

这件事情成为后世国人的憾事,余生怎么可能让这种事情重蹈覆辙。虽然美国人搜查严密,但是搜查的再严密也搜查不到人的脑细胞。虽然中国的检查团队都宣誓过,不过,在大额支票和为国效力的双重作用下,余生获得这些资料,只是迟早的事。

也亏得老蒋派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人虽然不多,但都是精英学霸,记忆力那叫一个超群。在今天背两页,明天背两页的情况下,这些材料很快便被默写了下来。

按理说,这些证据主要是针对日本人的,美国人不该如此紧张。但是,在余生看到这几本本子后,才发现,日本人不但对中国图谋已久,对美国这个老大也并不忠心。时刻想着逆袭。

从这些默写出的资料来看,日本人对美国人做的功课也很深,有许多美国人遮遮掩掩的事情,在这些资料中明确无误的显露出来。怪不得美国人不愿意这些材料落到外人的手中。

一旦这些资料被其他同盟国所知,恐怕会立刻引发美国人的外交危机。甚至第三次世界大战也不是不可能。

余生和来人的交谈与动作动极为轻微,在居酒屋中并不显眼。所以,也没有太多的人关注。喝了几分钟酒后,余生突然问道:“现在几点钟?”

来人一愣,才发现余生并没有带表。看了一眼自己的手表,对余生道:“现在是下午五点五十八分,马上就要到六点钟了。如果余先生有兴致,今天晚上,我请余先生吃晚餐。”

余生一笑道:“今天晚上恐怕会比较忙,吃晚饭的事情以后再说。回头换一件衣服,你可以光明正大的去我那里,找我吃饭。”

来人大喜,知道这就算是和余生有了私人交情,笑道:“一定叨扰。”两个人又喝了一杯,余生心不在焉的嘟囔道:“时间还不到么?”

来人听得一愣,就在这一愣神的工夫,远处突然有巨大的爆炸声传来。在数公里之外的一处地方,有火光腾空而起。来人大惊失色,再联想到余生刚才微醺之下,说出的那一句“时间还不到么?”,心中震惊不已。

爆炸声声闻数里,余生拿起装满资料的箱子,对来人一笑道:“估计美国人会很快过来,我们还是走吧!”说完后,身形迅速隐没于东京的夜色之中。来人但见美国大兵呼喝不已,朝着爆炸的方向奔去,知道此处不宜久留。揣好余生给他的支票,调头离开。

第二天,东京的各大报纸刊登出重磅头条——日本律师团死伤过半,死因成谜!

随后,这条消息便震动了整个世界。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过程中,日本律师团的臭不要脸,已经举世闻名。没有人会质疑日本律师团中的律师是个庸才,因为但凡有如此厚脸皮的人,大多已经功成名就了。

所以,日本律师团死伤过半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每个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有关的同盟国。但凡是被日本人祸害过的国家,其国内媒体都用一种欢天喜地,过年放爆竹的心情,报道了日本律师团死亡过半的消息。

其报道中,不乏各种调侃和感谢上苍。诸如中国报纸对于这件事情的报道,大多是《巧舌如簧,终究敌不过天命所归》、《日本律师团伤亡过半,远东国际法庭再现正义》、《善恶到头终有报,且看尔等猖狂到几时》之类“毫无人道主义”的标题。

而这件事情,让美国人也很是头疼。现场被大爆炸弄得一塌糊涂,但是,居然找不到明确的爆炸物!同时,也找不到目击者。并不能就此推断,这些日本律师,是死于谋杀。

后来,请来美国专门研究武器的爆炸学专家,才算是弄明白,这场爆炸的起因,不是炸弹或者某种炸药,而是漂浮于空气中的面粉。

根据美国人请来的专家描述:“各种粉尘,当其在空气中达到了一定浓度的时候,一旦遇到明火,都会发生爆炸。包括面粉在内,生活中较为常见的镁粉、铝粉、淀粉、玉米粉、奶粉等均具有爆炸性。”

“并且,与可燃性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破坏力也更强。粉尘燃烧的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不断释放大量热能,形成高温高压,并由此产生冲击波,一旦发生爆炸,其威力惊人。”

“例如,二战中,德国人轰炸英国的时候,英国面粉厂的爆炸。和中国上海滩当年新亚饭店的爆炸,都是这个道理。”

如果余生在此,一定会非常荣幸。美国专家所说的当年上海滩的新亚饭店爆炸案,是他一手策划的。而日本东京,这场让日本律师团伤亡过半的面粉爆炸案,不过是他故技重施而已。

当然,案子是陈天配合余生从澳大利亚调来的人一起做的。当年在抗战中还是孩童的人,如今已是血气方刚的少年。童年悲惨的记忆深刻,对日本人哪里有不恨的道理。做这个案子,简直毫无心理压力。

并且,在一切布置好之后,自有陈天和余生暗中照看。当爆炸声响起时,这些少年已经跟着船返回澳大利亚了。随着船带走的,还有夜无光带着一众满清遗老遗少,从日本搜刮到的又一批古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