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训练(2 / 2)
“广西”号和“钦州”号、“桂林”号巡洋舰又重新回到北海造船厂,进行最后的调试和设备装配,这需要花费近一个月的时间,此后,就会先跟随德国舰队正式开始了它的战争征程。
萨师俊现在老是在想着如何能够尽快地回到国内,但从波罗的海到钦洲湾,整整有一万多海里,期间还有英国和日本海军设立的重重封锁,又何谈容易。
带着郁闷的心情,他应韩玉衡的邀请,到吕贝克的弗兰德造船厂去参观中国海军新订购的潜艇入役仪式。
从波罗的海吹来的潮湿海风让人感觉分外清爽,萨师俊在韩玉衡的陪同下,参观了船厂的潜艇生产线。德国加快了潜艇的建造速度,萨师俊在船厂干船坞的船台上看到一长排六艘潜艇正在同时施工。船台四周弥漫着浓重的机油气味,头顶上重型起重机的缓慢地滑动,把一节节重达数百吨的分段吊进船台,进行合拢。
火花飞溅,一群群戴着护目镜,顶着硬壳帽,身穿满是油污的工人们正站在脚手架或是艇身上把这一段段已经完成的艇身焊接到一起。船台上用圆木支撑着已经完成了大半的船体,很快它们就会下水。
汽车在舾装码头停了下来,那里已经停了一长排已经完成舾装,涂成了黑色的潜艇。足足有10艘最新式远洋攻击型潜艇,其中的四艘是属于已经准备入役,为中国建造的潜艇。担任中国潜艇建造总监的王致光上校正和一些技术人员正在进行交接前最后的验收工作。
四艘中国潜艇排成一排系泊在码头上,用一道用缆绳作成的浮桥把甲板连在了一起,萨师俊、韩玉衡在担任潜艇建造工程师的王荣宾少校和艇长朱藻文上尉的陪同下,通过摇摇晃晃的浮桥,来到“1018”号潜艇的甲板上。
在德国训练的中国水兵们已经接管了这几艘潜艇,正在进行一些清洁工作,看到几个人上来,连忙立正敬礼。
王荣宾少校边走边向几位长官介绍着一些潜艇的情况。
“1018”号艇属于德国海军最新研制的7d/40型远洋攻击潜艇,标准排水量在水上为1680吨,水下排水量近1900吨。动力为两台5600马力的man式柴油机,潜艇动力为两台1200马力电动机,由于装备了水下通气管,此型潜艇在潜望镜深度航行时,能够达到超过20节的最高航速。
7d/40型远洋攻击潜艇取消了甲板炮,只在舰桥上装备了一门37毫米高射炮和一门双联装20毫米向射炮,另外在甲板上安装了两具可收放的6管210毫米火箭发射器。这是根据中国工程师林惠平的建议研制的,军工出身的林惠平曾在奥匈斯柯达兵工厂学习过火箭炮制造技术,在担任潜艇建造的武器监造后,曾向德方能否把威力强大,但重量却不大的火箭发射器安装到潜艇上的设想。
他的这一建议得到了德国同行的重视,经过设计师们的努力,在潜艇前后甲板上各安装了一具可用支架收放旋转的箱型6管210毫米火箭发射器。海军装装备的火箭炮与陆军的短管火箭炮不同,为了增加射程,重新研制了长程火箭发动机,这样射程比陆军火箭炮增加了一倍,达到了近18公里。
这样,潜艇除了鱼雷之外,也具有了一定的对舰,特别是对陆地港口的攻击能力。
为此,林惠平获得了一枚德国政府颁发的蓝马克斯一级服务勋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