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2)
天黑了下来。
这趟从维也纳开往的里雅斯特的火车正穿行在阿尔卑斯山区,列车不时地在穿越山洞,每当这时,车厢里就响起咣当咣当嘈杂的回音。
列车里的乘客很少,海因里希.穆勒上校独自坐在一间卧铺的包厢里,静静地望着窗外,品味着旅行中的孤独。半敞的车窗外面吹进来凉爽的山风,带着山里特有的植物芳香,这与在海上时咸湿的海风截然不同。
车厢在摇晃着,车轮有节奏地发出咣当咣当的声音,窗外夜色中黑色的山体和树影象黑色的水流,飞快地向后飞驰而过。穆勒上校把他的思路转到了昨天在海军部大楼里和海军人事部长的谈话上。他这次去的里雅斯特,是为了作为军人常遇到的事,接受了一件新的,但却令他很不情愿接受职务——到遥远的东方担任海军军事顾问。
根据海军部里一些老于世故的家伙们估计,这意味着两种情况:一种是他在海军里的前途可能就此终结,一般只有退役了的军官也会被派到远东。另一种情况是他就些可能就此平步青云,有相当一部分从远东回来的军官在回到国内后很快就得到了晋升,并被委以重任。
穆勒上校对此感到有些不安,这意味着他前途不明。他在帝国海军里已经呆了二十五年,从战争时期的一位鱼雷艇艇长慢慢熬到了现在的位置,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一般而言,象穆勒上校这样的人在帝国海军中属于另类,因为他们任职所在的部门——海军航空局,是海军部里管理海军航空兵日常事务的主要机关。实际上穆勒之所以能在海军大裁员中幸存,也得益于他曾经在斯普利特的海军航空兵部队中任职过。
在欧战时期,飞机在大战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帝国海军也在1915年成立了第一支海军航空兵部队。不过,在欧战期间,海军航空兵部队并没有多大建树,由于飞机航程较短,只能执行港口附近海域的侦察巡逻任务。那时海军航空兵部队并不象现在一样隶属于舰队,而是归港口守备司令部指挥。
不过,在欧战之后,对于航空兵和飞机在军事领域里的运用各国军事界都展开了积极的研究和讨论,这方面最著名的当属意大利空军少校朱利奥.杜黑关于空中力量运用的名著——《制空权》,在这本书中,杜黑详细阐述了他自己对空中作战的理解,他认为飞机作为一种进攻武器比传统武器具有无可比拟的潜在优势,在未来的战争中,利用优势的航空兵夺取制空权,并可以对敌人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进行远程打击,并可以摧毁地面上的敌人防线,从而一举取得战争的胜利。
杜黑的理论又被称作是“空军制胜论”,他最主要的观点是空军将会是未来战争中主要的,决定性的力量。这种理论在各国航空界有着很深的影响。
穆勒对飞机感兴趣完全是因为在欧战时海军部所组织的一次演习,当时他的好友萨博正好是飞行员,他们一起在科托尔海军基地服役。萨博在演习中开了他的玩笑,驾驶一架“信天翁”心情地追逐和戏弄着在海面上高速航行的b102号鱼雷艇,而穆勒指挥的这艘航速高达35节的鱼雷艇却无论如何也躲避不了飞机的追逐,最终萨博把一袋装满染料的水袋,准确地投到了他的舰桥上。
穆勒感到很震惊,固然萨博的飞行驾驶技术很出色,在高速移动中能把水袋投中排水量只有不到200吨,长度刚30米的鱼雷艇确实十分不容易。但如果那不是水袋而是一枚炸弹的话,估计落在小艇周围20米范围之内,他的军舰就会受到重创。
从此之后,穆勒就开始留意学习航空知识,并且在战争期间跟穆勒学会了驾驶飞机,并通过了海军航空兵司令部组织的飞行员考核,拿到了飞行员证书。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躲过了1925年的海军大裁员,依然能留在海军里服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