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东北战线(1 / 2)
在加利西亚一线,由于康德位的贪功冒进,三个集团军六十五万奥匈大军在数量占有优势的俄军反击之下,已经溃不成军。
在西里西亚战役初期,奥匈第1、第4集团军与俄第4集团军围绕边境重镇克拉斯尼克展开激战。在奥匈军优势兵力的夹击下,俄第4集团军损失惨重,8月27日,奥匈军突入克拉斯尼克城区。由于中央战线被突破,俄军被迫后撤,奥匈大军突入俄境内120公里,威胁到卢布林,海乌姆一线,并开始对俄国至关重要的基辅-华沙铁路进行炮击。奥匈第4集团军转向右侧,将普拉维将军的俄罗斯第5集团军逐过布格河,迫使其退入俄罗斯本土。然后调过头来,和俄军第3集团军对峙,准备配合奥匈第1集团军围攻卢布林。
俄军由华沙方面派出第9集团军向卢布林进行增援,俄西南方面军司令伊万诺夫不顾卢布林被奥匈大军围攻,决定使用生力军第8集团军和损失不大的第3集团军,利用奥匈军第2集团军尚未到位的机会,直接攻击奥匈军后方中枢和加利西亚首府林堡(利沃夫)。
8月28日,俄军开始全面反击,这时,奥匈军第3集团军总共拥有12个师的兵力,分散在近200公里长的战线上,十分薄弱。俄军将奥匈第3集团军从中路分割,第3集团军向东南横扫,企图将8个奥军师压迫向罗马尼亚,勃鲁西洛夫则指挥俄第8集团军集中15个师急攻林堡,而林堡的奥匈守军仅有4个师。
奥匈防线在优势的俄军攻击下随之瓦解,第3集团军第12军的罗马尼亚人首先崩溃,他们抛弃武器,像羊群一样逃向他们民族意义上的祖国——罗马尼亚。接着奥匈第3军的意大利人和第11军的乌克兰人也都开始望风溃逃。
奥匈第3集团军司令博德曼上将严令精锐的第14军死守林堡,这个决定最终葬送了这支精锐的奥地利部队。20万奥匈守军在林堡被俄军包围,俄军在围攻林堡的同时,后续部队如潮水般涌入加利西亚地区。
奥匈参谋总部命令刚刚赶到加利西亚的第2集团军迅速反攻,解林堡之围。
这又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决定,奥匈第2集团军刚刚抵达,极度疲劳,而俄军第3集团军刚刚修整过,而奥匈第3集团军已经崩溃,此时急于反攻等于用一个第2集团军去向俄国第3和第8两个集团军发起进攻。
俄军第8集团军司令勃鲁希诺夫将军表现出了名将之才,他留下5个师继续包围林堡,然后将10个师转向西南,和第3集团军一起迎击奥匈第2集团军。结果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在优势的俄军夹击下,奥第2集团军被击溃,伤亡和被俘近4万人。
由于后路被切断,奥匈第1和第4集团军放弃包围卢布林,开始溃退,俄军第4和第5集团军尾随追击,此时奥匈军进行了一个比较漂亮的机动,绕过克拉兹维克,从林堡西北退入加利西亚。
9月3日,突围无望的林堡守军投降。
由于东线的败局,9月17日,在战争塞尔米亚战役结束后仅仅十几天,皇储殿下宣布亲自兼任东线前线奥军总司令,并开始动身前往加利西亚前线,随他一起行动的还有刚补充了四个克罗地亚守备师的帝国陆军第6集团军和第7集团军。
科维斯上将专门跑到维蒂察向李海顿请教下一步的行动方案,他感到有些不妙。现在他手上只剩下由三流部队组成的第5集团军,要进攻还有二十多万人的塞黑联军,他心里也没什么底。
“你什么也不用做,将军。”李海顿明白他的担心,“只需要别让塞尔维亚人渡过多瑙河就行了。由于出色的防卫,你将会在东线战役结束后得到一枚勋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