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空运(2 / 2)

加入书签

在第一轮运输中,八十架运输机就运载了一万二千名全副武装的陆战队员,还运送了将近一万五千吨作战物资。这些运输机到达关丹机场之后,平均每架只用了十分钟就卸下货物与人员,效率是以往任何一种运输机的数倍。更重要的是,这些运输机没有占用太多的机场资源,在卸下货物与人员之后就立即飞走了。要知道,关丹只是一座中等规模城市,其机场只有不到五十个停机位,卸载区也只能容纳十多架大型飞机作业。如果动用以往的大型运输机,每天最多只能接纳一百二十架次。在动用大型电动运输机的情况下,每天的接纳能力能够超过四百架次。

二十八日凌晨,运输机群再次出动。

在运输效率已经得到证明的情况下,空军不再畏首畏尾,把八十架大型电动运输机的潜力全部发挥来出来。

在凌晨的运输中,八十架运输机又送来了一万二千名官兵与一万五千吨物资。

当天的另外两次运输中,八十架运输机全部满载起飞,总共运送了四万吨物资,并且在返程的时候运走了一批设备。

要知道,这仅仅只是八十架运输机。

如果关丹机场的规模再大一些,而且没有部署其他飞机,以每天四百架次的效率动用大型电动运输机,一天就能运送十万吨物资。要知道,一个陆战师一天的消耗也就五千吨,作战消耗不会超过五万吨。

也就是说,只需要动用一百三十架大型电动运输机,就能支持一个陆战师作战。

要在以往,至少需要动用四百架战略运输机,而且每天得飞三躺,才能达到同样的运输量。

更重要的是,如此大规模的空运,给空军造成的负担并不重。

当时,空军只在海南岛的机场部署了四套充电设备,能在十五分钟之内为八十架运输机补充电能。毫无疑问,运输机消耗的电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动用四百架普通运输机飞一千二百架次的话,仅消耗的燃油就多达十万吨,相当于整个运输量了。就算不考虑十万吨燃油的价值,也要考虑由此对后勤系统造成的负担。要知道,向海南岛运送十万吨燃油,而且运到机场,肯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可以说,大规模战略空运在这个时候现实出了巨大的战争潜力。

到十月三十日,运送到关丹的物资已经达到二十七万吨,其中包括第三十预备陆战师的半数主战装备。

按照这个速度,再过三天,第三十预备陆战师就将全部部署到位。

虽然走海运,也能在六天内送达,但是需要动用近二十艘大型运输船,而且还得在港口耽搁一到两天。

十一月二日,搭载着第三陆战师的登陆舰队到达关丹港。

因为第三陆战师承担了登陆任务,所以部队没有上岸,只是做了临时休整,并且等待空军部署到位。

当天,第三十预备陆战师就从关丹出发了。

虽然陆战队更重视预备部队,在和平时期不但保留了师级参谋部,还保留了完整的指挥架构,即所有军官都是现役军人,并且保存了全部主战装备,在战时只需要从预备役军人中征召兵员就能成军,而陆战队有专门的预备役名录,大部分预备役军人都是在过去五年之内退役的军人,如此一来陆战队能够做到在二十四小时之内组建预备部队,在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之内让部队归建,整个动员时间只有四十八小时,而陆军做类似的动员,至少需要一个星期。但是在装备上,陆战队的做法与陆军一样,即最先进的装备提供给现役部队,预备役的主战装备大多比较落后,有的甚至早就该淘汰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在和平时期,陆战队不可能维持那么多的先进装备。

从编制上看,第三十预备陆战师就是第三陆战师的预备队。如此一来,第三十预备陆战师的主战装备就是第三陆战师淘汰下来的,比如24式主战坦克,而已经在第三陆战师服役数年的地面战平台根本没有提供给第三十预备陆战师。

受此影响,庞跃龙首先就得考虑后勤保障问题。

要知道,24式主战坦克烧的是油,而不是用电池驱动。

当时,走在最前面的就是第三十预备陆战师的工程部队,他们的任务是在新山,即柔佛巴鲁北面开辟一座能够供大型电动运输机起降的野战机场,并且连上附近的公路与铁路,在沿途建立补给站。

如果第三十预备陆战师配备的是地面战平台,或者出动的是第三陆战师,根本就没有这些问题,因为从丹老通往新山的铁路线就足以运送弹药等消耗物资,不存在运送燃料等物资的问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