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2 / 2)
当然,这不仅仅有军事与政治上的因素,还与印度的国内环境有关。
要知道,在二零四零年之前,中国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国,还是印度最大的商品出口目的地。可以说,超过三分之一的印度人与中国有经济上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全球自然灾害期间,只有中国无偿为印度提供了大批抗癌药物,还向印度派遣了医疗援助人员,帮助了数以亿计的印度人。可以说,在此之前,就算中印关系算不上密切,两国的民间往来也足够频繁。
在投靠美国,与中国对抗的问题上,印度国内的很多民众都持反对意见,并且因此导致在二零三八年之后,印度连续更换了七届政府,平均每届政府的任期不到一年,可是每届政府都奉行亲美政策。
和平时期,印度民众无法影响到受家族控制的印度政局。
可是在战争时期,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只要中国军队攻占了新德里,扶持一个得到民众支持的亲华政府,那么印度政权的合法性就将受到考验,谁也不能保证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印度民众是否会支持前政府。如果民众集体倒戈的话,那么印度要打的就不是抵抗中国入侵的战争,而是一场大规模内战。
事实上,这也是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主要战略取向。
在制订战争计划的时候,牧浩洋就明确提到,要想长期占领像印度这种国土面积达到三百万平方公里、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国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占领行动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承受巨大的军事与经济损失。别的不说,如果占领印度全境,至少需要部署一百五十万地面部队,而中国陆军与陆战队的总兵力也就只有八十万,一百五十万地面部队在海外部署一年的花费就高达数万亿元。真要变成这个样子,中国不但不可能获得战争红利,还会被这场战争拖垮。
显然,这也是美国想要达到的目的。
为此,就得避免占领印度,而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攻占新德里之后,扶持亲华政权,组建新印度国防军,然后让印度人打印度人。虽然这么做,会大大降低战争红利,而且长期内战会使中国很难利用印度市场,但是中国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将大大降低,对于即将到来的中美全面战争有很大的帮助。
事实上,在这场战争之后,印度的战略地位也将大大降低。
说得直接一些,就算不占领印度全境,在大规模的战略轰炸之后,印度都很难在几年之内恢复元气,因此印度不再具有影响中美平衡的战略价值,而将变成南亚地区最贫穷、也是最无足轻重的国家之一。
至少在未来十年之内,印度没有多少战略价值。
至于十年之后,恐怕中国需要考虑的不是如何利用印度,而是如何修复与美国进行全面战争之后的创伤,或者是如何彻底打垮美国。
综合这些因素,得出的结论就是,必须尽可能的缩小大规模地面战争的范围。
也就是说,迅速攻占新德里是中国陆军必须实现的战略目标,而任何违背这一目标的作战行动都没有价值。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中国不得不向巴基斯坦做出妥协。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当时牧浩洋已经向巴基斯坦做出承诺,只要巴军能够攻占卡奇地区,中国就不会在战后强调这个问题,即默认巴基斯坦占领该地区的合法性,并且承认巴基斯坦在整个克什米尔地区享有主权。巴基斯坦要做的,只是协助中国陆军作战,不给中国陆军添麻烦,并且在战后承认中国在藏南地区的主权,以及在克什米尔东北地区控制的两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合法性。
当然,这种政治交易,绝对不会公布于众。
原因很简单,这种秘密交易本身就没有合法性,而且也没有任何国家会承认巴基斯坦占领卡奇地区的合法性。
由此可见,不管是牧浩洋、还是戚凯威,都没对巴军抱太大的希望。
以当时的情况,在战争爆发之前,两人就没有想过与巴军协同作战,不然戚凯威也不会把三个集团军派往巴基斯坦。
三月八日,国际妇女节这一天,戚凯威拿出了全套作战计划。
按照他的安排,地面战争将在三月十日打响,到时候除了第十三集团军之外,第二十七集团军的大部分部队也将到达巴基斯坦,而其主要任务就是支援第十三集团军,掩护后勤补给线。
相对而言,第二十七集团军的战斗力与装备水平都不差。
只是跟最先换装“未来地面战平台”的第十三集团军相比,依然差了一大截,也就只能干些杂货。
当然,在向新德里推进的时候,也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进攻部队。
相反,更应该重视在进入印度境内之后的后勤保障问题,而这将直接决定第十三集团军的突击能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