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队渡江(2 / 2)

加入书签

最初的时候,黄峙博盯着第一陆战师。按照他的判断,动用三个集团军,围歼第一陆战师的难度不会很大。不管怎么说,这支志愿军不是小米加步枪的步兵,而是拥有大量主战装备的精锐之师。即便没有制空权,只要战术应用得当,特别是充分利用了进攻开始后的几个小时,就有把握包围第一陆战师。

在一场战斗中歼灭一个美军陆战师,肯定是非常重大的胜利。

只是,其中的困难也非常突出。

最大的问题是,把三个主力集团军放在东部沿海平原上,兵力肯定非常惊人,也就更容易遭到毁灭性的空中打击。

要知道,只要联军反应过来,一个波次的空中打击就能摧毁一个装甲师。

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真要有个三长两短,别说取胜,不输得很惨就不错了。

其次,第一陆战师遭到猛攻之后,不见得会突围,很有可能抱团死守,因此进攻将演变成攻坚战,而要想速战速决,就得避免攻坚战。

在黄峙博犹豫不决的时候,二部送来的一份情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杜鲁门”号等三艘航母已经从夏威夷出发,预计将在数天之后抵达日本。如果联军急于恢复海上存在,这三艘航母就会与第71特混舰队的护航战舰会合,从宗谷海峡或者津轻海峡进入日本海。

以核动力航母的航行能力,五天之后,第71特混舰队就将回到战场上。

显然,这不是什么好消息。

第71特混舰队回来后,联军的远程支援力量将成倍增长。在执行支援任务时,三支舰载航空兵联队顶得上半个美韩空军。即便志愿军能够依靠全面电磁战,在进攻的最初八个小时里抵消掉联军的空中优势,可是在随后的战斗中,志愿军就得承受猛烈的空中打击,而围歼第一陆战师,肯定不止八个小时。

黄峙博不得不改变想法,寻求更大的突破。

可以说,正是这个意外因素,让黄峙博不得不考虑动用第十五空降军。

要想取得更大的突破,三个主力集团军肯定办不到,至少三个集团军的纵深突击能力都非常有限。只有动用空降军,才有能力在更为广阔的战场上作战,也才有希望在联军的防线上打开突破口。

只是,有没有必要因此改变战役目的?

说得简单点,就是有没有必要继续围绕着歼灭某支美军主力部队展开作战行动?

虽然从个人立场出发,黄峙博仍然希望取得开门红,在第一场地面会战中充分展现志愿军的战斗力,让联军胆怯害怕,从而更加轻松的应对今后的战斗,但是现实让他不得不改变想法,如果围绕着某支美军主力部队打,最终很有可能得不偿失,因为扩大战役范围后,志愿军很难在局部战场上获得兵力优势。

没有兵力优势,还打什么歼灭战。

也就在这个时候,联军的防御调整让黄峙博迅速做出决定。

虽然战场情况很不明朗,特别是韩军后撤、美军靠前之后,没人知道联军想干什么,甚至有人认为联军会再次发动攻击,因为只有进攻之前,才会把主力放在前面,但是黄峙博立即做出了正确判断,联军正在加强防线,而且打算在守住防线后,让兵力更加充足的韩军发起反击。

必须承认,黄峙博的直觉非常敏锐。

在情报有限的情况下,能够做出这种八九不离十的准确判断,绝对不是一般指挥官能够办到的。如果不是中国军队已经二十多年没有经历战火考验,恐怕没人相信黄峙博是第一次上战场。

根据这个判断,黄峙博再次让戚凯威调整了作战计划。

既然联军准备打防守反击,而且让并不强悍的韩军充当反击主力,为什么不抓住这个机会,狠狠教训一下气焰嚣张、不知天高地厚的韩军?

只要能大举歼灭韩军,不但能挫败联军的反击,还能顺势打开突破口。

可以说,这就是黄峙博与阿伦的最大区别。

在黄峙博眼里,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反而是获取胜利的机会。(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