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1 / 2)

加入书签

袁福通变化成一个长身黄脸的汉子,驾驭着一柄不怎么起眼的飞剑,优哉游哉的往炎州西南飞着。而他的手中,则是两只玉简,一只是当年从金姓修士身上拿到的火山探险记录,一只是失魂和尚自己总结的,包括西南的地形,火山探险经验,各个势力的分布情况,各个势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比较著名的高手。这也是失魂和尚在得知袁福通要去找飞焰谷的麻烦之后,唯一能帮袁福通做的。

翻阅着两只玉简,袁福通默默的盘算着自己的行动计划。在失魂和尚离开之后,袁福通就封存了洞府,变换身形,去天机阁买了一份情报。情报上关于通缉自己的内容,和失魂和尚所说的完全相同,也就是说,自己真的被飞焰谷悬赏通缉了。

确定了消息的真伪之后,袁福通并没有再回自己的洞府,而是给几个平时有些联系的道友发出自己要闭关数年,不要打扰的消息之后,袁福通就往炎州西南飞去。这些道友和袁福通不过是一般的交情,如果他们得知袁福通被通缉悬赏的消息,肯定不会顾及到交情,最大的可能就是纠集朋友,埋伏陷害袁福通。而通报自己闭关的消息给他们,也是为了借他们之口,将众修士的注意力集中到琉璃城中。这样一来,自己在炎州西南的活动,就安全几分。

袁福通不是没有想过像失魂和尚说的那样,闭关等待或者远走避祸,但仔细想了一下之后,袁福通还是放弃了这两个念头。闭关等待虽然不错,但袁福通并不能保证飞焰谷不使用其他手段来给炎阳宗施加压力,来迫使炎阳宗放弃对自己的保护。尤其是在这个炎阳宗和炎州西南联盟进行力量博弈的关头,炎阳宗未必会如同一般修士想象的那样坚守原则。

在修仙界这么多年,袁福通也在很多大势力中呆过,对于这些大势力的行事准则,认识的很清楚。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所谓的大局着想,只要砝码够重,这些大势力肯定不会吝惜一点声誉。也就是说,如果能用自己换取更大的利益,炎阳宗一定不介意小小的破坏一下规则。反正迫使自己离开洞府的手段有很多,甚至让自己死在洞府中也不是很难,只要做的稍微隐晦一点,绝对不会引起什么大的后果。

如果自己真的天真的以为躲在琉璃城中的洞府就安全了,那才是真的傻帽。这种事情,只是附带人员的失魂和尚也许可以做,但袁福通却绝对不想用自己的生命来赌炎阳宗的信誉。毕竟在洞府中躲避,一旦炎阳宗改变主意,要对付自己,简直就是瓮中捉鳖,太容易了。

而对于第二条路,袁福通也并不愿意选择。一来是琉璃城中相对安宁,如果去其他地方,未必会有这么合适的修炼条件。二来是袁福通觉得自己的实力已经可以做些事情,并不需要一味的躲避了。

如果自己的实力不足,根本没有对抗的机会,袁福通自然会审时度势,提前逃走,就像离开明玉城一样。自己斩杀了杨林,可以说死死的得罪了杨恩,当时面对杨恩,袁福通可以说基本没有办法。为了生存,袁福通自然要远走他乡。

而现在,自己的实力有了质的提升,尤其是炼制成金刀之后,袁福通对自己的实力有十足的信心。而这次的敌人,也不是掌控巨大势力的元婴中期高手,而是一个小宗派的元婴初期修士。自己虽然没有把握对付肖元这个元婴修士,但对付那些飞焰谷的金丹修士,袁福通却并不用费什么力气,即使面对肖元,袁福通也有全身而退的把握。

这样一来,袁福通自然不想再屈辱的躲避出去。没有实力的时候,躲避敌人可以问心无愧,但有实力抗争的时候,再一味的躲避,就会影响到自己求道的信心。说到底,人的心气,也和实力成正比。只有实力足够了,才能真正的展现自己的真性情。袁福通觉得,虽然实力还有些不足,但飞焰谷,却已经不足以让自己望风而逃了。

仔细研究完两只玉简,袁福通又从怀中拿出一只玉简,开始细细的分析。这只玉简是袁福通从天机阁买来的,不仅有自己的通缉令,而且有飞焰谷的详细情报。在情报中,详细记录了飞焰谷的人员组成,大致修为等级,势力范围,主要收入来源,以及盟友和敌人。可以说,飞焰谷明面上的信息,这玉简中都有记载。和失魂和尚探听出来的消息一比,这份情报不仅准确,而且内容翔实丰富,不愧为专业的情报。

不过这份情报却还不是天机阁中最好的情报。按照天机阁的规矩,如果袁福通能够展现出元婴期的实力,或者在天机阁消费过百万,身份等级就可以提升一级,买到更高级别的物品和情报。在高等级的情报中,还能有飞焰谷主要修士的实力评估,战绩记录,常用法宝,法术,甚至护山大阵的些许消息。

可惜的是,袁福通的身份等级还是不够。袁福通算了一下,就算亮出身份,自己消费也不过才五十万左右的灵石,也无法提升等级,所以只能用这个新身份来买基础的情报了。不过对于不准备将飞焰谷灭门的袁福通,这份情报也够用了。

按照情报上显示,飞焰谷现在一共一个元婴修士,五名金丹修士,筑基修士约有七十三个。最强的修士肖元,是一个已经一千二百岁,进入元婴期六百多年,却依然是元婴初期的元婴修士。按照估计,肖元的寿元还能再支撑二三百年,不过突破元婴中期的希望不大。而五个金丹修士中,金丹后期甚至顶峰的有两个,一个叫宋军,一个叫刘广飞。剩下的三个,都是金丹中期,包括失魂和尚提起过的冯年,另外两个一个叫朱本,一个叫庞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