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 集团危机(1 / 2)
星空集团京城办事处会议室,王世子正在主持一次很严肃的高管会议。
只是这次会议的议题跟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信用支付系统失信企业名单半点关系都没有,这是一次关于集团改组的重要会议。
没办法,虽然现在星空集团内部已经将自己视为星空集团,但是对外依然是星空科技、星空银行、星空大别山研发中心、星空普特利基础技术研发中心等等正式名称,更别他马上还要重新收购华夏顶研。
手底下积攒的产业越来越多,星空集团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大型企业病。其实王世子一直对于人事管理插手不多,毕竟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科研这一块。而且王世子很清楚自己的长处跟短处,他的目标很明确,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触到宇宙,实在懒得理会公司其他的事务。
但是现在他的这种想法显然不行了。
这次星空银行鼓捣出的这份失信企业名单给整个星空集团旗下所有产业都带来了极大压力,相应的也将集团内部许多问题曝光了出来。
绝大部分的问题还是出在星空科技这一块,在外人看来星空科技是跟其旗下的研发中心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区别很大。为了方便管理,星空科技这家公司实际上只是代理星空大别山研发中心加上现在星空普特利基础技术研发中心开发出的技术专利。
换而言之星空科技的功能是对外发布、代理星空集团的产品跟专利,处理各种售后问题,代表星空研发机构跟其他公司展开谈判,处理各种法务问题,进行各种市场调研,等等。说白了,星空科技就是代表一群科技怪才跟外界打交道的渠道。
星空科技赚到的钱在反哺到旗下的科研单位。所以对于外界的普通人而言只知道星空科技便够了,而这一块主要是欧阳琛在管理。星空集团旗下的两家科研单位则是由王世子直接垂直管理。
这一次星空银行一份失信企业名单,可是把不少有能量的人得罪惨了,不少关于星空科技公司负面的消息也开始扩散开来,然而跟以往无脑黑不同的是,这些都是查有实据的事情,而且被曝光的很多负面新闻还真激起了不少群体的愤怒。
比如华夏无数股民最近就很愤怒,因为根据网络上传的有鼻子有眼的小道消息,王世子打算私有化华夏顶研的消息竟然在星空集团正式在股市上开始动作前,就通过内部流传了出去,甚至影射某个影星豪掷数亿收购华夏顶研的股份赚得盆满钵满就是因为事前收到了消息。
又比如网络上还有个消息,在招标虚拟美食餐厅的过程中,星空科技内部负责招商这一块有人以权谋私,收受好处之后,将一些不符合资质的指标发放了出去,直接抢了许多通过正规途径获得虚拟餐厅经营权老板的声音。
更可气的是据说还有人利用权限以超低价出售许多二类以下各种美食的版权,并给予这些低价购买者压价销售的权力,这自然也会影响其他正规经营者的利益。
而且这些事情大都发生在一些华夏的三、四线城市,据说当地人都知道,还曾经有人想闹过,结果直接被当地给封杀了。据说因为星空科技的势力太大,根本不怕有人在互联网上抹黑,所以这些受了委屈的老板们最终只能忍气吞声的接受一份并不算太完美的解决方案……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许多,比如谁谁谁通过星空科技内部关系,高价对外售卖飞行车的购买指标,直接导致许多本来排上号的购车者不得不多等几个月才能拿车,等等,都是诸如此类的小事。
但是当这些看上去并不大的事,在这个特殊而敏感的时刻曝光出来,最后在加上一句,就这样一家企业竟然好意思把别的企业列到什么失信名单上,这可信么?
这对星空集团的声誉自然是极大的影响,甚至对王世子的个人声誉都有了很多负面作用。毕竟推行了一年的信用支付系统,星空集团也把华夏人的道德审核标准提高了,在加上这次事件星空银行本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自然会被人们更加严格的要求,如果在加上媒体深怕事情不大,这种足够吸引眼球的新闻自然各种推波助澜,也的确闹出了很大声势。
所以虽然现在许多本来摩拳擦掌要让王世子好看的人已经偃旗息鼓了,但是网络上关于星空科技到底还有多少黑幕的兴趣却越来越大。这种兴趣甚至快大过大熊直播上每天还在继续的美国战俘同时高歌各种爱华夏的歌曲了。
当然这也跟王世子太不擅长跟媒体交流了,或者说他的心思压根就没放在这一块。
这也是可以想象的,如果王世子对管理公司稍微认真点,这些情况或许早就被他用雷霆手段消灭于萌芽之中了。但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当他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这一块自然没法对这些东西管理的太过严格。
当然这也没法完全怪欧阳琛。
因为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做支撑点,星空科技在盈利这一块从来都没什么问题。但毕竟是一个世界性的大企业,在加上这些年星空科技发展的太快了,根本来不及沉淀下足够人才储备的底蕴。
别的公司都是慢慢发展起来的,不管是微软、还是苹果,又或者三星,起码都有数十年的积累,而通过这么多年的经验,人家早已经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储备体系。但星空科技不行,所以只能从外招收一些有经验的人才。
尤其是在星空科技某些技术不能再走技术输出的路线之后,公司本身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一个井喷期,那段时间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在全国普及虚拟美食系统,人事部门不得不放低了准入门槛。从一个一千人左右的企业,在极短时间内突然发展成为一个有近两万人的臃肿企业,出现一些问题的确在所难免。即便是欧阳琛也难以面面俱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