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军方的反击(1 / 1)
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三十天,这是值得全世界人类纪念的一天。
联军总指挥爱德华遇刺身亡、日本前线指挥松井仁寿遇刺身亡、德国指挥加雷思·伯里奇遇刺身亡、英国指挥哈利·泰特利遇刺身亡、韩国指挥朴建安遇刺身亡……九国所有的指挥无一例外都是割喉断首身亡!
所有的联军指挥全部在同一时间遇刺身亡,没有炮弹袭击,没有轰炸,没有任何高科技的成分,对方用的只是最普通的刀子和手枪,仅此而已,只有美军在刺客杀了爱德华后发现了刺客并进行了追击,但是依旧让一支只有十人的刺杀小队从容的从几千人的军营中离开,其他的国家都是在刺杀结束后不久发现指挥被刺杀,甚至连对方究竟长得什么样子都没看见。
世界震惊!
九国联军在君老的笑容下开始颤栗。
从日本和印度现场模糊地录像来看两国的指挥都是被人用刀子割破喉咙致死,对方出手十分干净利落,速度更是快得近乎鬼魅,在录像上只是一团黑影一闪而过,只有在割喉的一瞬间才依稀能够辨认出对方是穿着一身特别军装的杀手,被刺杀的都是军人出身有些人身手甚至还很不错但是都是被一击致命,这些杀手的素养之高绝对叫人感到后背发凉。
汉唐军队也在九国指挥统统身亡的时候发起了总反攻,已经向汉唐推进了五百多公里的俄罗斯坦克师被困在汉唐内陆一个叫做小封口的地方,当真算是被封了口,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印度的步兵最惨被汉唐军队包了饺子没有挺过半天的时间被全歼,三千具尸体堆成了一座山丘,其它几国联军分成三拨登陆汉唐也全被困在汉唐内陆并且失去联系很有可能全部被汉唐军队吃掉了。
在这期间汉唐国战士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术素养,无论是空军还是陆军包括一只被诟病为汉唐弱项的海军都发挥了极高的战斗力,只是这一天的时间就完全扭转了战局,九国维和部队行动受到重创。
一时间所有的报纸媒体都报到了这条本世纪最大的新闻,各国的战士家属纷纷要求汉唐国释放被俘的战士,并且施压本国政府要求尽快撤兵恢复和平,但是仅过了一天汉唐军方就高调回应没有俘虏,一个都没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所有的深入汉唐内陆的联军部队都被杀死了,一个俘虏都没留下。并且没有尸体!这句话说得更绝,连亲人想要要回尸体的权利都不给了。
崩溃,继而就是愤怒,凡是有亲人参加战斗现在没有下落的人们都愤怒起来,要求本国政府对汉唐施压,各国报纸铺天盖地都是谴责的声音,但是以君老为首的汉唐军方完全置之不理甚至在新闻招待会上公开表示凡是侵入汉唐国土的都是侵略者,汉唐军方会将所有的侵略者彻底碾碎,连骨头渣都不剩!这样的强硬的发言在军事历史上并不罕见,但是真正做到言行一致的也就只有汉唐国一个而已。
风暴来临!
战争第三十三天汉唐国国土上已经没有硝烟了,君老完美的实现了对郑强许下的诺言,不叫一个侵略者离开汉唐国土,军方高调的将满是血迹的俄罗斯坦克开回边境并陈列在边境的汉唐界碑内,并将印度兵的三千套军服叠得整整齐齐平平整整的铺满了汉印边境其中指挥的军服被挂在一根木头上做成了稻草人寓意用这种方式吓飞前来滋事的乌鸦们。
另一方面其它各国的深入汉唐内陆的军士的沾满血迹的服装被按国家分类在汉唐的海岸线上拼成了四个大字——驱除鞑虏!
这种过激的方式被所有国家一致谴责,就不露面的联合国秘书长卡罗林终于公开指责这是文明的倒退,汉唐军队是屠夫是凶手。
汉唐军方的发言人对此笑道:“卡罗林只不过是美国的狗,对于狗吠我们向来不怎么搭理。”这是公然的挑衅,全世界都不知道汉唐国究竟为了什么竟然这么大胆的公然挑战整个世界。
于是联军再次组建这次由九国扩展到了十六国,总人数达到了四十五万,当时cnn曾笑称这是一次世界战争,并断言汉唐军方会在一个月内投降,不久之后所有人都会知道这确实是一场世界战争!因为汉唐军方不但没有投降反而将四十五万人都留在了汉唐国内。
最开始依旧和第一次九国联军侵入汉唐一样势如破竹,当大部分军队侵入到了汉唐内陆的时候发生了和上次相同的事情,所有的联军统帅全都在同一时间被斩首,依旧是脖子被割断依旧是十人小组,其实有了前车之鉴各个联军统领指挥已经加强了自身的安全防范等级,但是结果却和上次完全一样,也就是在此同时汉唐军队再次爆发围堵这些深入内陆的侵略者,汉唐国最可怕的不是导弹、不是步兵、不是舰队、不是飞机,而是战略纵深,他有着足够长的纵深来消化吸收任何强大的敌人。
分成八支队伍的四十五万人再次被汉唐军队包饺子,这次的战斗中汉唐军队动用了一种闻所未闻的武器,从卫星云图上的模糊照片来看这应该是一种人形机械,从当时被围攻的军士们的通信来看这种人形机械不怕枪弹不怕刀砍,战斗力极强,能够生生撕裂人的肉体,一个百人小队就能够轻易的狙击并歼灭一个团的战士,并且是正面交火要是偷袭的话破坏力将更加强大,这些人不配枪只配刀,全世界都在惊呼这就汉唐功夫吗的时候通信中断,这就代表着联军已经完全深陷在汉唐的泥潭中,以美国为首的众多国家开始知道自己最开始就走错了步,汉唐国并不是可怕这两个字能够形容的,简直就是一部高效的绞肉机。
情况危急,必须救出被困的四十五万士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