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2 / 2)

加入书签

可是科举制度就不一样了,但凡是读书人都可以参加各地的县试,然后选拔出来一批人参加乡试,最后再来朝歌参加最后的会试。一旦考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考察之后,就可以委任作为各地的官员了!

当然殷商是不会用什么八股文章来作为考试内容的。他更注重于个人的实际才干,考校的文很少,更多的是策,至于什么诗词歌赋,八股文章统统都没有。

他要选取的是能干的官员,可不是什么文人才子!为了这些考题,他跟管仲,商容,还有朝中一些比较开明的文臣们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研究之后才基本确定下来。

考题主要分为国事,政事,军事,民事四个大的范围,其中国事又包括本国之事和外国之事;政事则分为朝政之事和地方之事;军事则包含治兵,养兵,用兵等等项目;民事包含的就更多了,什么工业商业等事务统统包涵在里面了。

这样一来,选拔出来的人才那就绝对是真有本事的,糊涂无能之辈还有书呆子肯定是无法入选的。而且还可以从中甄选出各种各样的人才,善于商业的,精通军事的,了解农业的,擅长处理政事的等等等等,都可以作到人尽其用!

这个政策刚发布的时候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当然反对的主要还是贵族和官员们,因为不但断了他们子孙可以轻易做官的官路,还断绝了他们可以从中进行暗箱操作,作弊投机收受贿赂的财路!

但殷商以极其强硬的态度将他们的反对之声直接镇压了下去,改革嘛,总是伴随着大喊大叫,难道听蝲蝲蛄叫就不种庄稼了?不存在的。

但是这个制度却得到了老百姓们的支持,大家对于读书的热情也都分外的高涨起来,有的明智人家,也开始让孩子读书写字,因为有做官的希望嘛,所以三年以来别的不说,识字率可是有着很大提高的!

理论上科举制度是面向整个大商全国的,也包括了四大诸侯国。但是除了北燕和西岐之外,东淮国和南郡都很排斥,不许本国人来参加科考。这也可见鄂崇禹和姜文焕两个人目光短浅,比之姬发和崇侯虎那是大大的不如了。

但就算没有南郡和东淮两地之人,进京赶考的学子们也是数以万计,再加上从人书童等,声势也颇为浩大的。至少考场书院周围的旅店都住的满满登登,还有街上的酒肆饭馆的生意也一下子兴隆起来,所以对于科举制最为支持的,可能倒是这些小老板们……

小影子见到热闹更是走不动道儿了,又瞧见这么多的读书人颇觉新鲜,缠着殷商非要吃了晚饭再回去。

殷商虽然着急回去,却也不急在这一时,知道小影子这段时间也确实累坏了,让她放松一下也是好的,所以就微笑着答应了。

四人信步迈入一家小酒馆中,却见店面虽小,里面也是热闹非凡,高朋满座,人声鼎沸,生意相当之不错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