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贤(2 / 2)

加入书签

武冈当代的著名诗人周飞跃曾对这段历史以歌词的方式进行纪念。他写的《沧浪歌》把“沧浪之水万古长流”的沧桑厚重的浪淘千古的气势,通过其文辞构筑的武冈沧浪之水,浩浩荡荡地倾泻而来:

沧浪水,日夜流,萧萧一江秋。

长空雁鸣三两声,凭添离人愁!

把酒问天天不语,都梁兰香香满舟。

……

西风紧,月如钩,碧水恨悠悠!

长发飞扬心悲怆,人比兰花瘦。

九歌一曲剑气寒,泪眼笑对万户侯。

当地有渔父亭和招屈亭两个亭子。渔父亭是渔夫见到屈原的地方。招屈亭,顾名思义,自然是指渔父一家招待屈原的地方。

渔父亭遗址处有一石崖,上面有一个头像,十分神似屈原。

据传是屈原累了的时候,曾靠在这石崖上小憩,所以留下了这个头像。

其实,屈原还不只是把一个头像留在这里。

当地有还一个千古流传的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

那天渔父领着疲惫的屈原上了岸,把他带到家里,让自己的娘子马上做好饭好菜地招待他。

那渔夫已经年过四十还没有儿子,他那年方三十,姿色秀丽的娘子求子心切。

她就跟渔夫商量说:“我们这辈子总不能一直这样膝下无子吧,要么去领养一个,要么借种生一个。领养的孩子嘛,全是人家的,与我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借种生嘛,我这个母亲是真的,有一半的血缘,总比全是人家的好得多。”

渔夫叹息地接话说:“理是这么个理,可是这种消息万一泄露了出去,你一个妇道人家在这沧浪江边还怎么好意思出去见人呢?”

渔夫的娘子启发他说:“咱们不借当地人的呀,我看与你亲切交谈的那位客官,就非常合适。你看他仪表堂堂,满腹经纶的样子,一看就非凡夫俗子,又只是一个过路客,以后他走了,只要你不说,我不说,就没人会知道这件事。”

原来这位小娘子看上了屈原。

渔夫觉得他夫人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就答应他娘子向屈原借种生子。

他就借故出门办事,在外面逗留过了三日,屈原走了以后才回家。

屈原在渔夫家住了三日,心力交瘁,满怀疲惫的他受到了小娘子柔情似水的招待。

片刻的温存也缓解了他忧国忧民而疲惫的内心。

他临走时对渔夫的娘子说:“日后出生的孩子拜渔夫为父,认他为渔父,等孩子长大成人后,你再告诉他,我就是他的亲生父亲。”

屈原知道小娘子目不识丁,就在竹片上写了“屈原”两个字留给她。

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屈原在他的日记和作品中,都以渔父来称呼他遇到的这个渔夫。

后来,渔夫的娘子果然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在给这个孩子取名子的时候,她才想起屈原临走时留给她的竹片,可她左找右找却怎么也找不着了,可能早就已经被她弄丢了。

只好请一个算命先生来卜卦测字。

算命先生问情况,渔夫娘子只好说了实情。

算命先生又问:“是否还记得那两个字是怎么写的?”

渔夫娘子不认识字,只记得大概的笔画形状,就写了“屈字”上半节的“尸”字,写完后又连说不对,又在 “尸”字中间加了一横,变成了一个 “尹”字。

然后说:“大概就是这个字形。”算命先生说:“哦,姓尹!”于是孩子就取尹姓了。

那个孩子就是屈原在这里留下的后裔。后来这一带尹姓人家都一直把渔父和屈原两人都奉为自己的祖先。

钟离昧上岸来到这里,在渔父亭和招屈亭两亭坐了一会儿,怀念了一下他的精神导师屈原。他

觉得自己现在所处的困境与屈原当时的情况相比,已经好太多了,自己应该学习他的高洁情操,永远做一个品性高洁、不随波逐流的人。

要永不放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自己所爱的人,为社会的正义,江湖的正道做一点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