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有差别(1 / 2)

加入书签

炁的功能自行发动时所产生的冷热涨麻之感只是你生命本源能力发动时产生的自然感受。过去的修真前辈会将这些感受依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写入书中供后人印证。这些只是修出来后查询借鉴的例子,却不是修炼炁术过程中需要用意识引导的程序。而炼气过程中用意念过重所产生的身心错乱就是走火,炼气过程中意识被幻境与升腾的欲望勾走就是入魔。

所以后世丹经写得越详细,炼出岔子的人越多。可笑的是某些人把练出来的癔症当成神通炫耀,可笑的沦为鬼神借体修行的炉鼎却自命得到了神灵的眷顾。

东合子此时用的就是无为炼气法。其法就是放下一切身心运转模式,直至将“放下”都放下的境界。此时身心处于虚极静笃的状态,其运行就会有那么一丝的机会暗合大道的本源。道德经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明明道祖将无上方法已经写在了道德经中,人们却到处寻找到处折腾。

世间万法都是以有为法为引反入无为法之境。从根本上讲,道法三千反源为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得一着近道。因此此法也叫守一之法。

人身为大道演化之物。众生最初孕育时,实有无量无边种命运、无量无边种可能,可智可昧、可壮可衰、可伟可鄙、可富可贫、可灾可顺。自孕育到生长到成年,受种种要素因缘影响,生出日益繁杂的身心运作模式,种种身心运作模式与不断变化的要素因缘结合,又生出种种存在模式,就是结果。

其结果或智或昧、或壮或衰、或伟或鄙、或富或贫、或顺或灾。一旦成年身心运作模式日益固化、日益繁杂,难损难撼。此时昧难以变智、衰难以变壮、鄙难以变伟,身心运作模式难以改变,故积习难改、错误难正,因难纠正,故而贫难以变富、灾难以变顺。

若能改变身心运作模式,则昧可以变智、衰可以变壮、鄙可以变伟。身心运作模式改变,故积习可改、错误可正,因可纠正,故而贫可以变富、灾可以变顺。但旧有身心运作模式依然顽固难改,因为它们受三种基本因素影响:一是祖先遗留的成功身心运作模式在影响;二是自己曾经成功的身心运作模式在影响;三是被周围环境、社会认可的身心运作模式在影响。因为曾经成功,故而难以纠正。

若人能寻的一法,渐渐削弱这三种基本身心运作模式对自己的影响,便能渐入守一之门径。守一并非顽守一物一念,而是通过一些手段让自己能够放下不必要的身心运作模式,削弱旧有身心运作模式对自己的影响。因放下、因削弱,故能返朴归真,复归婴儿之态。锻炼放下的过程既是渐入守一门径的过程,而放下之法千奇百怪,各个不同。

有人观想万物消融、独留虚空,乃至虚空亦空;有人专注数息,绵绵相守;有人持咒祈圣,念念相续(李婶念佛。有人心头常守“随它去”,一切念头渐渐离弃;还有人见一切识神相、识神我皆是工具,既是工具便可放下,众具渐放,身心渐解。

这些种种仿佛都是道法三千的范畴。这些并非脑子里随便转一圈、逻辑上想几遍了事,而是以此种种方法切实引动身心运作模式渐渐放下。放下的能力日增,则从孕育开始生出的种种繁杂、顽固的身心运作模式渐渐难以钳制自己。

所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繁杂能减,则虽非婴儿却能复归婴儿。虽归婴儿却非蒙昧的婴儿,在此婴儿中,复又暗含无量无边种命运、无量无边种可能,可智可昧、可壮可衰、可伟可鄙、可富可贫、可灾可顺。

善加把握,则神妙渐生。至此东合子突然领悟了《化书》中“蛇化为龟,雀化为蛤。”的道理便也是如此,并不是两种生物的存在化茧成蝶的生物学转换过程,而是一切众生皆有随顺诸缘、善加变化的可能,但凝滞于过去种种模式而不能变化。鸟兽如此,人心如此,命运亦复如此。以'守一'去掉种种模式的凝滞性,故能生出种种妙有。

东合子突然的明悟使得他省去了九转玄功第一册总纲的购买经费。因为他虽不知第一册写了什么,但是无出于今天所悟。

九转玄功没有了总纲也就是那些到处瞎折腾的神通道法而已。万幸东合子有了今天的领悟,今后九转玄功的修行将会少了很多阻碍与弯路。同理,雷法与诛仙四剑的剑经也都是人们观察大道演化的现象试图反推大道的“用”。

至于密魔宝录,那是纯粹的邪魔外道法门,东合子修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借鉴参考消灾渡劫。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明智的,当初若没有玄牝珠他就死在了风灾与火灾之中了。如今此世雷灾已经渡过,若是再遇到风火二灾,按照九转玄功的记载他就突破了500年寿元限制初步位列仙班。

有人问了,既然灾劫都是急功近利的产物,那你为啥又说必须渡过了才能位列仙班呢。这里大概有个误会。考验无处不在,急功近利则来得猛烈,循序渐进则自然而然发生,这些即使是成仙之后也难保不会遇到。九转玄功善避灾劫的这个避也不是躲避,而是适应。

东合子如今处于化凡劫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基础炼气术中的守一之法。只是,从目前进度来看,恢复神通法力遥遥无期。只是守一中的东合子把这种急躁与担忧也统统放下了。这种知而不执的境界乃是其长期练习的结果,通常人一念受到牵引往往会生出万念回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