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一节 辽东的官不好当(2 / 2)
“如何优秀。”
“有几人,心高气傲,抄了题目之后自作自答。但也有一些,或三五人,或十数人以一个小组在讨论。属下以为不看结果,只看过程,高下立分。”
杨嗣昌点点头,认可自己这名属下的说法。
这位又说道:“大人,在下已经吩咐人去记下这个人的表现。”
“很好,你最近在读什么书?”
“属下不才,作不了一任父母官,所以最近在张慎言大人的建议下,读管理学原理与组织管理学入门两本书,实在是……”
“无妨,尽管说来,本官也读过这两本书,生涩难懂,昨夜梦中还有那组织机构图表分解,实在是难学。”杨嗣昌笑着应了一句。
这位属下尴尬的笑了笑:“属下如幼童学步一般,能认得字,却不识其中道理。”
杨嗣昌起身,拉开身后的柜子,将厚度超过一尺的书摆在桌上。
看书名。
《组织行为学》《组织与管理》《组织理论与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原理》……
杨嗣昌一脸的无奈。
“想当吏部主官,本官相信三年内都难以合格,罢了,本官不去见他们了,你去让他们知道一下,井底之蛙四字!”
“是!下官以为,就以今年一县考核标准,大人以为如何?”
“甚好!”杨嗣昌笑着摆了摆手,示意就这么去办。
两个时辰后,这位文吏来到了那间大屋,轻轻一拱手:“各位同僚,怕是心不服的占多数。”
“我等打算向杨大人讨一个公道!”
“公道呀,那么在下有三问,问过之后如果还想去的话,派出代表在下引路。”
“请问!”傲气十足的反应。
这位文吏笑了笑,很淡然的笑。
“第一问,大司马要求县人均产值达到除农业专县外,下县八十两,中县一百二十两,上县一百八十两,敢问仁兄如何保证。”说罢,解释了一个人均产值的意思。
一个拥有一千户的下县,差不多要有四十万银子的产值。
这个数字吓到这些人了。
竟然没有人一个人回答,怎么可能一个只有一千户的下县,能够有四十万银子的产值呀。
很难吗?
那就再来一个难的。
“大司马要求,下县人均可支配银两,每年为四十两,或者为等价财货。换成户,就差不多每户每年二百两银子的收入。交过税后的收入,这是硬性条款,比前一项更严格,百姓没有达到这份收入,就是失职。”
四十两!
这还是下县的。
要知道大明眼下,京城官衙的车夫,一年才四十两银子的收入。而一个七品知县,一年四十五两银子收入。
这边人均,就是连不能工作的老人与小孩子都算在内了。
按这个标准计算,大明最富的县也达不到这个水平。
“这是胡说,怎么可能这么高的标准……”有人高喊着。
这时,角落里有一人出声了:“这标准以在下看来,真是下县的。在下陪方大人去过一个屯,那里的农户穿得起丝绸,吃得起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