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云岫你只可为我郭启勋生孩子(2 / 2)

加入书签

如今郭治十七岁了,可以一举拿下郭辰的太子位,也不怕那些暗害了,只是郭治还缺少兵力和支持,那么郭启桐的支持就绝对是最好的。

“郭治在此看望你母后吗?”郭启勋来了,在郭治面前也就不对贾云岫直喊名字了。

现在郭启勋对郭治也没那么恨铁不成钢了,反证在郭启桐心里,这郭治的未来是已经成了定数了,将来做个皇家子孙也不错啊,贾云岫将来会有个依靠的。

“父皇来了,儿先告辞了。”郭治要走开。

郭启勋想留他一下:“郭治,留下来与父皇母后一块用膳。”

对于郭启勋的命令和邀请,郭治回答地很有礼貌:“儿就不扰了父皇母后的怀旧。”那憎恨的眼神是消了一点,却是隐藏在心里了。

郭启勋竟没看出来,是对这个儿子关注太少吗?

“怀旧干什么?朕要和你母后说说以后呢。”郭启勋笑着道。

郭治却是淡淡地回着:“父皇纵观天下,自然是要展望未来。儿臣心胸不如父皇宽广,想不到未来的事,就治好怀旧了。请父皇饶恕儿臣不能与您一同用膳。”

算了算了,你不想一起吃饭就算了,郭启勋让郭治走开了。

郭治气很离开:父皇,你忘了以前吗?这天下是谁帮你稳定的?是郭柠郭佑哥哥!那个坐在太子位置上的郭辰从没功劳!你这么快就忘了郭柠郭佑哥哥了!这么没心!

贾云岫的心思是和郭治一样的:启勋你为何不怀旧?是忘了郭柠郭佑吗?还是忘了我曾受的痛苦污蔑?不想去面对吗?

郭启勋看贾云岫还是那么不开心,这心情的温度也就降了一半了,声音低了下来:“云岫,现在郭辰在这太子位上不稳固,入住东宫四年了,却仍没什么功绩,难以服众啊。”

“这朝廷的事,我也不懂什么,那就看启勋如何教导郭辰了,总之在我看来,郭辰这孩子对我是十分孝顺,多年来如一日,每次都是先来看望我这个嫡母再去看望他的生母穆芦。”贾云岫一句话让这对话无法进行下去了。

贾云岫也不想对郭启勋多说什么,多说也就是对穆芦的怀疑了,可是郭启勋就是不听啊,那就不用多说了。

郭启勋对贾云岫,就这么一忍再忍了,支撑着郭启勋忍受贾云岫的冷漠的是什么?郭启勋自己想着:是以前对云岫的诺言吧?曾经对云岫许诺过的“你永远是我的妻子”这话就为她兑现一辈子吧。

贾云岫已经不顾郭启勋的心情了,就等着郭治的崛起吧,希望郭治尽快在孙大人和永茂王郭启桐的帮助下成功夺取他该得的。当然还有对穆芦穆苇的报仇,那些也是必然的。

一切需要在平静中进行。

这看似平静朝野是暗涛汹涌的。就像今日京城来了一亮马车,里面的窗户开着,是一位容貌秀丽的姑娘,大概十八岁左右。这身份可了不得,听那赶车人喊道:“前朝公主艾敏玲,乃大庆皇帝与当今皇后贾云岫所生,身份尊贵,庶民让路!”

马车在皇宫前停下了。

这件事被顺水推舟地推到了朝堂中:“皇上,如今这艾敏玲是前朝大庆国公主,但她是前朝大庆皇帝与当今贾皇后所生,严重损坏皇上的名誉,大原的名誉,应当杀了她!”

这是朝廷所有官员的一致意见。那些站在旧朝这一边的官员是为了对付贾云岫而这么做,那些顺应新朝的官员则完全是为了名誉而着想。

郭启勋对这个建议没有任何否定,只稍作迟疑就下令:“准奏,将艾敏玲斩首!”

流远宫,贾云岫也是得知了这个消息,这一直藏在她心里的念想突然出现了,她兴奋欢笑:“本宫要去见本宫的女儿,真不知她已经这么大了。”

“云岫,去哪里?”郭启勋一下朝就来了。

贾云岫看他脸色阴沉,猜他是知道了此事后不高兴,可是贾云岫要见那从未谋面的亲生女儿的心情不可因郭启勋的不高兴就停止跳动:“启勋,我听说我的女儿来京了。”

“那是你和前朝大庆皇帝生下的孽种,不宜留在这世上,我已经下令斩她了!”郭启勋一点没有顾及贾云岫做母亲的心思。

贾云岫不能让这个从未抚养过的亲女儿就这么死去:“启勋,你管艾敏玲是什么人,这天下军民都是你的子民,为何留不得她?就因为她是我与别的男子所生?”

“是的!”郭启勋对这事十分忌讳:“天下庶民都是我的子民,但云岫你生的孩子必须是喊我父皇,否则,都该死!”郭启勋决绝地看着贾云岫。

“那你为何不想想这个艾敏玲是如何来的?”贾云岫指着天庭喊道:“那时候大庆还未亡国,启勋你的军队不够,向大庆皇帝借兵符和军队,大庆皇帝让我带着郭辰郭柠去做人质,你才得到了兵符。”

“不要说这个了。”郭启勋不想面对这件事,这是他人生中的污点。

贾云岫走到郭启勋面前,很近:“我以前一直不说,是因为不想伤了你我的自尊,但现在艾敏玲来了,她是我的女儿,你却要杀她!这是何道理啊?虽然艾敏玲是孽种,可她已经出生了,现在是个活生生的人啊,我不能当她不存在,不能当这世上没有这个女儿!”

“朕再说一遍,天下臣民都是朕的子民,但云岫你的孩子必须喊朕为父皇,那艾敏玲,她的父亲是那无耻的大庆皇帝,艾敏玲早就该随着她父亲去死!为何现在还要出现?她这是来扰乱我们的大原新朝,来搅得我们不安宁!朕说过的话不可改,杀艾敏玲!”郭启勋是开口没有回头箭,他强大的自尊不容自己的妻子有别人的女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