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0 大学校友(1 / 2)

加入书签

北州市,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城市。北接河套走廊,南亘母亲河黄河,东临太行山脉,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是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相传此地原先是一片**大海,“精卫填海”的传说就源于此。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行和地壳版块的运动,如今是层峦叠嶂、连绵不尽的山脉,没有了任何大海的影子。幸好背靠着黄河,在一块狭长的河谷盆地孕育了北州人民。靠着勤劳的双手和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了农业腹地,素有“西江粮仓”之称。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60年代后期,一大批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北州,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30个大中型工矿企业,奠定了北州市的发展轨迹。

一个老工业城市,曾经是何等的辉煌,可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后,大批企业搬离到沿海城市,剩下几个半死不活的企业苦苦支撑,北州市的经济支柱瞬间垮塌,被东州市这种新型城市远远地甩在背后。

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注定了北州是变革的牺牲品。一任又一任市委领导想改变这一窘境,可北州好比一艘被废弃的航母,浑身是宝,不在战场上,始终发挥不出它的作用。就这样,粮机厂、食品加工厂、电器厂、造纸厂、纺织厂苟延残喘着,兵工厂、汽车厂、精密仪器制造厂苦苦坚挺着,整个城市就像步入晚年,身患绝症的老人,试图重振辉煌,却力不从心。

姚娜开着车驶入北州市,陆一伟爬在窗户上四周观看,寥寥无几的行人,忽明忽暗的路灯,颠簸不平的道路,道路两旁废弃的厂房黑灯瞎火,没有丝毫生机,与其说是一个地级市,还不如人家南方的一个县城建设的好。陆一伟感叹,北州错过了黄金发展期,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没有一个齐心团结的领导班子,北州的明天依然如此。

车子来到市中心,北州大学映入眼帘。北州大学建校年代并不长,原先就是为“三线”工厂的子弟建设的,随着大量人口搬离此地,北州大学也显得十分落寞。好在北州大学还保留着像化学系、数学系、物理系等几个在全国都叫得响的专业学科,要不然早就倒闭了。近些年,北州市政府也是花了大力气建设北州大学,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都是倾尽全力扶持。先是修建了几座像样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学楼和图书馆,又重金聘请各类人才,壮大师资队伍。陆一伟今晚要见的这位海归夏瑾和就是其中的一位。

陆一伟算是第一次相亲,或多或少有些紧张。姑且不说对方多么优秀,这种形式他压根就抵制,要不是姚娜苦口婆心劝说,陆一伟打死都不会来。怀着忐忑的心,车子驶进北州大学校门,来到一栋红墙小楼处停了下来。

姚娜掏出手机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儿从楼里走下一位女子,朝着车子的方向走来。楼梯口有一盏不算明亮的白炽灯,女子刚才路过的一瞬间,陆一伟扫了一下,尽管没有看清相貌,基本有了个大概轮廓。一头披肩长发,皮肤白皙,穿一件短款白色羽绒服,下身穿深蓝色的紧身牛仔裤,脚上穿一双卡其色雪地鞋,走起路上十分轻盈,如果不知道对方身份,陆一伟真以为是一名在校大学生。

夏瑾和冲着车里摆了摆手,姚娜摇下车窗,道:“等得着急了吧,赶紧上车,坐后面。”

车里很黑,伸手看不见五指。夏瑾和一上车,一股茉莉花清香就弥漫在整个车厢,沁人心脾。陆一伟回头礼貌性地打了招呼,依然看不清相貌,却对她留下深刻的印象。

陆一伟急切地想看到夏瑾和的相貌,车子驶到路上,陆一伟透过后视镜,借着一扫而过的路灯,抓紧时间偷瞄。开车的姚娜看到陆一伟猴急的表情,心里乐了。强忍着笑咳嗽了一声,陆一伟慌忙看向前方,心里七上八下,狂乱不止。

到了一处装修别具一格的饭馆停了下来,陆一伟急不可耐地跳下车,准备绕过去给夏瑾和开门。开门的瞬间,正好饭店有人走了出来,射出的光线打到夏瑾和脸上,一张完美无瑕的脸庞彻底揭开神秘的面纱,让陆一伟看得目瞪口呆。

夏瑾和的相貌就和她的名字一样,温婉而谦和。细长的眉毛如画家手中的笔,轻轻一挑,勾勒出完美线条。单眼皮凸显一种古典美气质,如挂在天边的月牙,灵动而曼妙。小巧的鼻头配上樱桃小嘴,各个器官安排的如此恰到好处,如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精雕细琢,一气呵成。有美轮美奂的影效,且有晶莹剔透的画美。尤其是皮肤,白皙得如同羊脂白玉,细腻而光滑。陆一伟目不转睛地盯着夏瑾和看,让夏瑾和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姚娜看到此情此景,就知道这事已经成了一大半。她上前推了陆一伟一把,笑着道:“嗨!看够了没?你看把人家瑾和吓得,都不知道迈哪条腿了。”

陆一伟从幻觉中回到现实,急忙躲闪开眼神,慌张退后两步,优雅地做了个请的动作。夏瑾和看到帅气成熟而有绅士风度的陆一伟,轻抿嘴微微一笑,颇有好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