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1 临安被破(2 / 2)

加入书签

陈宜中之所以没有迁都,是因为大家都不同意,他敢迁都的话,估计死得渣都没有!

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元军进驻臬亭山,临安城里一片混乱。

陈宜中以及朝中文武百官纷纷逃离临安。

谢太后无计可施,只好派临安知府贾余庆以恭帝名义奉传国玺及降表,到臬亭山向伯颜请降。

但伯颜对这份降表仍不满意,如仍称宋朝国号、未向元朝称臣等,他要求南宋派宰相来面议投降事宜。

丞相陈宜中的逃跑,使得谢太后彻底看清了他的面目,知道他是没有骨气的小人,当下怒不可遏,但又无可奈何!

她只好在朝中选择可担大任者,派当初组织“勤王兵”的状元大臣文天祥任丞相,派他与吴坚一起向伯颜议和,但没有结果。

是年二月,元军进攻临安。

三月,皇帝及皇亲、后宫人员数千人被元军押解北上。

至此,南宋王朝实际上已经灭亡了。

陈宜中也在逃往温州的过程中丧母,从此过着国亡家破的生活,漂泊在海上。

德祐二年正月,谢太后在向元朝递交降表之前,宋恭帝封皇兄赵昰为益王,制福州。

临安被破之后,赵昰在驸马杨镇、宋度宗杨淑妃之弟杨亮节的护送下离开临安,一行经婺州、温州辗转来到福州。

次年五月,赵昰即位于福州,升福州为福州府,改元景炎、册封杨淑妃为皇太后,同政听,进封广王赵昺为卫王。

陈宜中逃奔到福州,被任命为左丞相。

此时,赵昰年仅10岁,史称宋端宗。

福州政权的建立,对南宋来说,是仅存的复兴希望。

尽管前途十分渺茫,陈宜中仍在这个“海上行朝”中担任着一个重要角色。

这时的南宋,按道理来说,应当好好经营,力图恢复失地。

但是,就是这么小的南宋,权贵们仍没有忘记争权夺利。

外戚杨亮节用事,以国舅自居而“居中秉权”,嗣秀王赵与择则“自以国家亲贤”对杨亮节多方掣时,杨亮节怀恨在心,不久将赵与择逐出朝廷。

陈宜中官居高位,武官张世杰精忠报国,多次与陈宜中争吵,结果“陈宜中尸其事,专制于张世杰”。

在抗战派中,陈宜中起初看重陆秀夫和文天祥。

他认为陆秀夫“常在兵中,知军务”,多委以重事,而陆秀夫“亦悉心赞之,无不自尽。”

后来二人发生分歧,陈宜中指使台谏官弹劾陆秀夫并欲将他免职,由于张世杰反对方才未果。

文天祥作为抗战派的中流砥柱,侥幸在被押往大都的途中逃回来,颠沛流离,历尽艰苦来到福安州,尽力而为。

他派人招豪杰于江淮、募义兵于温州,但此时他们未被重用,与陈宜中发生纠纷,被排挤出朝廷而转战于外。

在这种情况下,英雄如文天祥,也回天无力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