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日方长(2 / 2)
因为大家清楚,这事儿就算去了县衙,六叔公一家都是和县令有交情的,县令上头的通判,是人六叔公的亲家,县令会向着谁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为了这些事得罪六叔公一家,往后在村子里艰难存活,不值当。”
说到底,就是三个字:惹不起。
虽然听起来无奈极了,但这就是当下普通百姓的生存现状,对于一辈子最远去几次县城的村人来说,村子和宗族是赖以生存的依仗,平白无故,谁都不会去得罪族里最有能耐的人。
时砚十分理解的拍了拍蹲在地上抱着脑袋苦恼的何大:“行了,让人盯着苗家村,我这里有件事需要你亲自跑一趟。”
何大猛地抬头,双眼放光的盯着时砚瞧,呲着牙嘿嘿一笑:“老大,我就知道你有办法!”
时砚遛遛哒哒进屋,将昨晚写好的信封郑重的交到何大手里:“按照上面的地址送过去,一定要想办法亲眼看着对方将信给瞧了。
另外,你最好不要亲自出面,让人将咱们牵扯进去。”
何大干勾心斗角的事儿不成,但执行力一等一,这也是时砚特意将他从百安县带出来的原因。
听时砚这般说,当下小心收了信,郑重的答应下来,急慌慌的吃了两笼大包子,也不说补眠,精神奕奕的出门去了。
出门时和对面院子里出来的杨禾高撞上,何大一扫昨日的颓唐,笑眯眯的揉了一把杨禾高的脑袋:“小子,等着给我们老大当徒弟吧!”
这是肯定时砚能将杨禾高当初提的要求完美完成的意思。
杨禾高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儿,看起来软软糯糯的米粥,闻言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也不问何大究竟是怎么回事,将手中的大碗往前一推:
“这是我娘刚熬出锅的,放了蔗糖!”
何大也不客气,站在门口,端着碗呼噜噜三两下一碗米粥下肚,把碗往杨禾高手里一推,挥挥手转身特潇洒的离去。
杨禾高看人离去,转身进院子,很快又端了一碗送到时砚跟前,除了一碗浓稠的粥,另外还有两个小菜。
“我做的。”
除此之外,多余的一个字都没有。只用好奇的眼神盯着他瞧。
时砚就觉得这孩子挺有意思,除了第一次见面说了不少话外,平日里真是能不说就不说,要不是他长了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旁人真的很难搞清楚这孩子小小年纪都在想什么。
慢吞吞尝了杨禾高亲手做的小菜,对上小孩子好奇的眼睛,时砚总算是开口了:“昨日在苗家村听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许叔觉得有必要让当事人知道一下。”
偏头问站在旁边一脸不解的杨禾高:“做好事不留名,懂吗?”
杨禾高摇头,很是矜持的回了一句:“我做了好事,定然要想办法让当事人感谢,否则就白做了。”
得,这是对方的人生阅历带给他的宝贵经验,时砚也不能横加干涉。
事实上,他让何大做的好事,真不能让当事人知道是他在背后指使,因为昨儿他在六叔公书房里,翻到的秘密可不止这一件。
还发现了不少六叔公和京城国子监大儿子的通信,从中得知,最让六叔公骄傲的那位大儿子也是个不老实的。
其中有几封信是这般说的:“赵氏仗着娘家势大,一不愿在家孝敬公婆,二不愿亲自伺候相公,一个不如愿就回娘家诉苦,搞的儿子在岳父面前灰头土脸。
赵氏一手把持中馈,儿常年在外,身上银子不超过十两,捉襟见肘。
每日去了哪里,见了何人,为了何事,回家必定事无巨细复述一遍,若是何处与她所知有出入,又是一场说不清的争吵。
赵氏十分善妒,成亲三载,生不出孩子,也不准儿纳妾,延续我苗家香火。”
“父亲大人明鉴,儿惧内的名声已从府城传到京城国子监同窗耳中,一度成为同窗之间的笑谈。儿子不孝,丢了我苗家列祖列宗的人了!”
“父亲,今日欧阳姨娘来信,信中说她再次有孕,极有可能是男胎,岳父大人十分重视,然而岳父家的内宅之中只怕并不安宁,欧阳姨娘想让作为女儿的赵氏回府城亲自照料这一胎。
儿已然答应,赵氏不日便会回府城,此一去没有一年半载回不了京城。
儿今已三十有六,膝下空空,好不恓惶,想趁此机会在京城安置一外室,为我苗家开枝散叶,延绵子嗣,然手头骤紧……”
“父亲,奚氏于本月十三为我苗家诞下麒麟儿,重六斤三两!”
“父亲,来信已收到,欧阳姨娘因产子伤了身子,儿定会寻机会劝说赵氏,不必早日动身来京,多在父母身边尽孝才是正道。
家里定要为赵氏做足了脸面,常来常往,多多关怀,切记切记。”
“父亲,奚氏真乃我苗家功臣也!于本月二十六为我诞下龙凤胎,寓意极好,特请父亲为孙儿取名!
另,儿不能让自己的亲生孩儿无名无分的活着,抬奚氏进门的事情该提上日程了,或许当年牌匾之事,可以一用。”
也就是说,当年牌匾之事,通判那里确实有猫腻,还被苗家给抓住了把柄,苗老大准备用那个把柄威胁通判,让他同意将几个孩子认回来。
可一个通判,朝廷从五品官员,州府内的二把手,能受你一小小的国子监学生威胁吗?
想来不用时砚动手,苗老大那边儿等不及的时候,便是他家自取灭亡的一刻。
但现在时砚不是知道了吗?便少不得做好事不留名一回,提前让还在府城,对苗家背地里的打算一无所知的苗大夫人赵氏知道一些。
想来有了赵通判在背后使力,族长那里一定能畅通无阻的吧。
做完了这一切,时砚便收拾包袱施施然回百安县去了。
临行前留给杨禾高二百两银子:“还记得当初我为何答应帮你吧?”
杨禾高迟疑之后点头。
“我说你在经历了人世间最无力,最无奈的一切后,没有走上邪路,还想依靠公平公正的法子,让当初那些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你是个心性极为坚韧之人,心里自有你的规矩道理,我很欣赏你这样的人。”
时砚瞧着这个依然瘦巴巴,仿佛风一吹就倒,眼神却极为坚定的孩子,伸手揉了一把他的脑袋:“将来上了公堂,六叔公家不会放过姚石的,你只需要看着,多余的什么都别做。
银子收着,等这边事了,带着你娘去一个没人认识你们的地方重新开始,继续读书也好,还是做点小买卖糊口也行,你是个心里有成算的。
这是我托人给你们置办的身份文牒,仔细收着。”
时砚转身走的洒脱,留下杨禾高看着他的背影愣了半天,一早就在院子里听到这边说话动静的柳氏,等时砚离开后才缓缓出了院门站在儿子身边看着时砚的背影,两人不知在想什么。
好半晌,还是柳氏先开口,勉强扯出一个笑:“这世上,还是好人多,禾高你说是不是?”
杨禾高喃喃:“是啊,可坏人不需多,遇到一个,就毁了一辈子。”
柳氏无言以对。
又过了好一会儿,日头逐渐升高,柳氏再次开口:“恩公说得对,此间事了咱们便离开这里吧。
禾高你想去哪里?先想一想。
至于恩公那里,咱们目前一无所有,无从说其他,等将来再想办法慢慢报答。”
时砚做这事就没想着谁的回报,这不是回去没几天,刚好赶上清明节,给逝去之人扫墓的大日子,做过这些事情后,去苗凤花和岳父苗老爷坟前,他也好跟人家有个交代。
时砚带着两孩子和苗老太,赶着牛车,牛车上装了满满当当祭奠用的瓜果点心酒水,以及黄钱儿白幡花圈,希望这父女两在地底下能过的富足安康,衣食无忧。
两人的墓地就在郊外寺庙山下的一个庄子附近,原先这一片儿还不属于苗家,后来时砚手头有钱了,仔细勘察过地形,这地方虽然不是绝佳的风水宝地,但也不差什么,就给买下来。
算是苗家的祖坟吧。
附近有村子,有人家,烟火气足,葬在这里,也不怕孤独。
到了跟前儿,亲自将一切收拾妥当,两孩子亲热的围着时砚转悠,已然忘记了骤然失去母亲和祖父的悲伤,只觉得天气晴好,正是放纸鸢的好时候,缠着问时砚:“爹爹等会儿我们去哪里放纸鸢?”
一转头,就听见苗老太在苗老爷的墓碑前唠叨:“杀千刀的冤家,当初临终前留下话,说是死都不进苗家祖坟,脏的很。
那时候我和凤花都觉得你鬼迷了心窍,人早就糊涂了,还不得不按着你的遗言办理丧事。
谁知道竟是叫你给说着了,那苗家确实脏的很,最近那官司打的叫一个热闹,从上屋县传到百安县,县太爷都坐不住了,一天三趟的往苗家村跑,不知多少人看热闹呢!”
时砚顿了一瞬心说:“老爷子是不想进祖坟吗?那是不敢好吧!当初将六叔公一家得罪的彻底,后来六叔公一家独大,连族长都避其锋芒。
他就不怕埋在那里,夜里有人去他坟头蹦迪?
这边儿的墓地是何时开始寻摸的?是三年前六叔公儿子进了国子监,孙子去府城当差后,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这事儿没必要跟老太太说明白,他站在苗凤花坟前,奠一杯清酒,将老太太没说清楚的后续给说了。
“上屋县父母官大人雷霆手段,不到十日功夫,一切处理的清清楚楚,今早的消息,苗老二和姚石互相攀咬,抖落出当初设计图谋咱家财产之事。
姚石不甘心之下,又攀咬出六叔公当年为了打压族人,尤其是族长一脉,利用大儿子身份上的便利,偷换了朝廷给州府大人,给苗家村的嘉奖文书。
族长和六叔公互相揭老底,将苗家村的人丢了个干净,一时成为附近几县的笑柄,谁都没得到好。
你们安息吧。”
苗老太听完,给老爷子奠一杯酒,嘴里恨恨道:“若不是父母官大人英明,那等腌臜之人不知道还要害多少人呢!
还有那通判大人家的闺女,也是倒霉,幸好没生苗家的孩子……”
时砚嘴角抽动,这里面的事复杂了去了,单是苗家老大利用身份,在知州和通判看到之前,悄无声息的换掉朝廷嘉奖文书,就十分不可思议。
若是知州是无辜的还比较可信,因为此事对他百害无一利,可通判在里面能纯洁无瑕,被女婿给欺骗了,那是骗鬼呢。
通判是不至于为了一个庶女女婿的家人做这些,可不是还有他十分宠爱的欧阳姨娘,以及姨娘生的女儿嘛!谁能确定这二人不会胆大包天的做了呢?
县令能快刀斩乱麻,背后没有通判示意可真说不过去。
就这么着吧,来日方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