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一章 二次突击(2 / 2)
但是实际上呢,这世界上会有“刀枪不入”的武器系统?
关于轰炸机与截击机的死亡之舞,纸面计算的结果并不会让u.s.navy陷入自我陶醉,头脑清醒的指挥官都知道,那只是一场活动书柜们的千秋大梦。
最起码的,俄国佬绝对不会脑残到这种程度,派出一个没有前导、护航机的“逆火”轰炸机团来堂堂正正的突防一个单航母战斗群;只要出击的“逆火”多于一个团,不管是齐头并进、还是依次来袭,单艘航空母舰上的f-14“雄猫”机队都无法完美应战,不论武器数量、还是战术安排上都做不到。
一个简单之极的例子,假如俄国人先后派出两个团的“逆火”,用前面一个团“填海”、诱发航母放出两个vf中队的f-14升空拦截——对一艘正常执行任务的航空母舰来说,这就是舰上所有的“雄猫”,那么,伊万们的一个轰炸机团固然是变成了炮灰,但是后面跟进的一个团又怎么处理,打光了“不死鸟”、内油也因为一场超音速奔袭而消耗殆尽的“雄猫”又要如何应付?
当然,有人肯定会说“‘雄猫’没油没弹了也无所谓,航母上还有两个vfa中队的‘大黄蜂’”,不过那种挂满导弹后几乎没法超音速的东西嘛……
f/a-18c/d/e/f,美国人为什么一点都不喜欢这东西上航母,说白了,在平行世界的一九九六年,苏联海空力量对u.s.navy的航母战斗群威胁很大,而“大黄蜂”、“超级大黄蜂”恰恰是一种无法有效拦截“逆火”的多用途战斗机。
和f-14“雄猫”相比,“大黄蜂”在挂弹后飞行性能变差,高速能力进一步恶化,在需要分秒必争的攻防拦截战中很难及时进入阵位;除此之外,f/a-18e/f挂载的空空导弹,射程最远的aim-120b也不到七十公里,这个数字比aim-54缩水了一半还多,这意味着要想拦射同一个目标,“大黄蜂”还需要比“雄猫”更靠前一些,无形中又延长了从弹射起飞到开火拦截的时间。
“时间”,是的就是时间,在两个超级大国的航母攻防战中始终是一个关键因素。
经由这一关键因素,还可以延伸出另一个关键变量——“距离”,红色帝国的努力方向就在于此,一方面装备kh-22、ksr-5这些远射程的空对舰导弹,另一方面装备速度更快的tu-22m3轰炸机,就是为了在敌方发觉空中攻势之后,尽早将导弹都打出去。
至于后面的反导大战,那就是美国人需要头疼的事,tu-22m3编队在导弹发射后立即脱离,回基地补充休整之后就可以再来。
单纯依赖截击机防御空射反舰导弹,这种战术并不可靠,正因为美苏双方都清楚这一事实,u.s.navy才会不惜代价发展舰载“宙斯盾”防空系统,用来在舰队外层防空圈拦截不力、甚至由于恶劣海况、意外事故等情况而无法放飞足够数量f-14时用以自保,rim-66“标准”用来对抗战斗机、战术攻击机还有一点勉强,但是打“王鱼”、“沙箱”之类大变态还是绰绰有余的。
当然,防御一方层层拦截,进攻者也不会无动于衷,红海军的对策除了发展一支远洋海军、扩充舰载航空兵实力以外,也开发了kh-15之类射程更近、挂载负荷和突防能力却有很大提高的新一代空射反舰导弹。
舰载机护航,远程轰炸机前出,对抗美国海军的“雄猫”与“宙斯盾”,两个超级大国远洋舰队的一场海空对抗就是如此繁乱,方方面面的情况错综复杂,舰队指挥官的决断,和一线军人的努力,任何一个不起眼的细节,都可能在某个看似寻常的一瞬间打破平衡,进而决定较量的胜负。
情形大致如此,对驾机一路向东的龙云来说,能不能占住这个关键点,就要看他接下来的作战发挥如何。
“侧卫”再度来袭,发出第一响警讯的,自然还是美国海军的e-2c“鹰眼”。
就在仅仅二十分钟之前,在拦截来袭“逆火”与反舰导弹的乱战中,徘徊在舰队西北方向的e-2c预警机,忙于指挥vf-21与vf-122迎击“王鱼”,同时顾虑自身安全,也不可能一直紧盯着天空中的俄国战机,无暇分兵的美国人放跑了转战南方的白色二十号。
就这样,等一场导弹拦截战尘埃落定、舰队空中威胁暂时解除时,“白色死神”的踪迹也已经完全消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