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自有分晓(2 / 2)

加入书签

杜老先生教了一辈子的书,见过很多有天分的学生,甚至是勤奋又有天分的学生,但他最喜欢的,还是有韧劲、面对磨难时能咬牙挺住的学生。

勤能补拙,但韧性,却有可能一辈子都磨不出来。

朝堂风云变幻,起起伏伏,太过正常。

没有谁能永远顺利地走青云路。

书院以让学生金榜题名为目标,但他个人,更希望看到的是,自己的学生,能在进入官场后,一直发光发热。

无论是在小地方累资历,还是大衙门里求前程,能熬得住,稳得住,通身的学问能为百姓谋福祉,那才不算白读了那么多圣贤书。

温辞就是这样的学生。

天分中上,不算拔尖,很刻苦勤奋,家里有些背景,能给他铺一铺路。

历练一些岁月,磨出来了,能在朝堂上做不少事情。

这样的人,不该折在这个时候,也不该让他背着污名去走以后的路,那样,就太可惜了。

而经历困难,就像是外头呼啸着的寒风。

梅花香自苦寒来。

“既然你们家里人都这么有信心,这么硬气,”杜老先生深吸了一口气,“老朽岂有不成全的道理?仅香居书院,还是势弱,老朽出面,请京中的几家大书院一道来办个茶会,各家都出题,想来的学子都可以来。”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他的学生,即便不是汗血宝马,也是千里良驹!

温宴郑重向杜老先生道谢。

与预想的一样,他们温家越有底气、信心越足,杜老先生也就越愿意出力。

杜老先生摆了摆手:“就后日吧,让温辞做好准备,也转告老夫人,身体要紧。”

说完 了事,杜老先生没有多留。

他急匆匆去拜访自己的好友,京中另一家书院的符山长,请对方出面,主办、主持这一次的茶会。

这也是为了降低香居书院在其中的推动力,更能取信那些对温辞抱有疑惑的考生。

符山长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联合几大书院来办,对他们溪山书院而言,是个提高名声的好机会。

再者,考生们纷纷赶来,温辞能不能脱颖而出,全看他自己本事,他们书院可没有替人洗冤情。

杜老先生与符山长商议一番。

符山长又连夜给其他几家写了帖子,请他们一块参与进来。

名头响亮,给考生们一个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反正,绝口不提温辞。

翌日,由溪山书院主办,京中几大书院协办的茶会在考生中宣传开了。

大家伙摩拳擦掌。

给各家递文章,评语还得等待,茶会是面对面,答得好与不好,当场就有分晓,也不用担心别人的文章是不知道由谁润色了多少遍的,所有人比的都是真本事。

听说,茶会设在宝安苑,场地大,能容纳很多人。

两侧另有高台,供书院的先生们、京中大家,甚至是有兴趣来听一听的官员入座。

自认才华出色的,都下定决心,一定要大展才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