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筒子楼日常 第44节(1 / 2)
钱晴早为钱雨考虑到了:“姐,你的货还是往南边那个镇上找找吧。要能进到枕巾手帕袜子毛巾这些你就进,进不到的话咱们再看看其他的。实在不行,到时候我的货分你点。”
钱晴也在十三行市场上打听过,南边有几个小镇这几年风头盛的很,说是做小商品的居多。很多进头花发卡的现在都不来羊城了,直接绕路去那边。
“咱们明天就去那儿看看!”
货到手了,羊城的市场也看了差不多,钱晴身上剩下的两千多不到三千块钱,她准备拿着这些钱再去南边小镇上搏一把。
走之前钱晴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决定让黄三平先带着这一批货回y市。不然四个人带着货去镇上,怎么去都是个问题,大包小包的,怕是走路上都要小心被人劫。
黄三平这几天的见闻无疑是增长了许多,钱晴还说在火车上找好了人,只用他上去盯着货就行。
这几天下来,钱晴也费尽心思发现了黄三平的优点。这个姐夫虽然人懦弱,但是只要是有人给他指明了方向,他就能按照这个路子认认真真往下走。半点不带打折扣的。
就比如让他去看货,他就真的能一眼不错的盯着。让他去押货,钱晴还是放心的。
匆匆给黄三平定了车票送走这一批货,三个人也踏上去南边吴镇的火车。
火车摇摇晃晃三四个小时把几人送到吴镇上面的县城,一下车,钱晴就感觉到热闹的氛围,跟这里的县城风光极不相符。
几个人找了旅馆住下,又去尝了本地的窑、鸡。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去吴镇。
天还未明,县城去往吴镇的三轮车一辆接着一辆,还有两辆拖拉机混在其中。
丁杰有些纳闷:“姐,你说他们这么一大早就去进货吗?”
“咋进货还要弄这么大车?”
钱晴也不知道,他们三个坐的是昨天提前定好的班车,这里的班车正常应该是早上□□点发车,早上这班摸黑的班车应该是司机们私下挣外快开的。
等到了吴镇的市场,要让钱晴形容,那就是一团混乱。
省城和羊城的市场再乱,那也是规则范围内的乱,这里的乱是大嗓门的吼叫,歪七扭八的摊位,还有前脚踩后脚的人群。怪不得有那么大的车来呢,合着这边进货全是按麻袋计数的。
钱晴:……
别往里面挤了,这里面要没个一两个扒手,钱晴自己都不信。
边上有人挑着担子卖油饼和豆腐脑,钱晴拽着俩人坐下找个干净地方吃油饼喝豆腐脑。
吴镇能发展这么大,这里不会没人管的。果然没多久就有人过来疏散,吼着让那些乱摆乱放的摊主把摊子收回到线里面。
看人群差不多稳定下来,钱晴才带着俩人去逛市场。
跟羊城不一样,这里的主打很明确,就是小。
袜子,围巾,帽子,发卡,各种颜色的发圈,小挂饰……
全是些成本不大的东西,钱雨看的十分心动。
“这种卡子咱们那儿怎么也得两毛钱一个,这里才卖五分钱!”
“还有这种发圈,咱们那儿是八毛一个,这里才两毛!”
……
钱雨看的爱不释手,显然是准备把钱全砸在这个市场。钱晴手里剩下的两千多却不打算花在这上面。
上次回去开摊位,那一条街上卖头花的都超过三个了,她进这东西回去也没多少挣头。
几个人在市场上消磨了一天,晚上才依依不舍回到县城。
钱雨掰着指头算自己进多少东西回去,钱晴提醒她:“这不马上就年底了?你进点什么袜子头花肯定好卖。但先别急着下定,咱们明天跑几个小工厂转转。”
这次钱晴不要次品了,衣服要次品是因为她能改,小东西要次品,那勤等着卖不出去。
还有上次那个卖枕巾给她的,她准备去看看那个工厂还有没有卖不出去的货。
但幸运总不会一直降临,等钱晴赶到那家厂子的时候,对方已经手脚极快的关门大吉了。大门上贴着通知,简而言之就是厂子倒了。门卫还以为她是来要说法的工人,哐当就把窗户关上,一句话都不肯说。
钱晴并没有气馁,拉着钱雨丁杰接着去找周边的厂子,村办工厂也是这时候的特色。有个十几个二十多个人就能算厂,加工出产的全是一些发卡头花之类的小东西。钱晴找了一圈,终于找到了一个濒临倒闭的村办小厂。
钱雨有点不解:“你干嘛就非得找这样的厂子呢?”
正常厂子出的货不也挺好?捡漏一次两次还可以,哪儿能一直有这样的好事。
钱晴指指前头那家做头花的工厂:“我想要的东西,不是他们出的货,而是他们的原料。”
第51章 一更
没错, 钱晴这次看上的是这个即将倒闭的村办小厂子的积压原料,也就是布料。
比起衣服,布料的受众显然更加广泛, 因为现在人们都习惯性的自己做衣服,农村更是家家户户都是这样,这也是为什么缝纫机被称为三大件之一。实在是在生活中, 有了缝纫机就相当于很多衣服都能自己做。扯一尺布才多少钱?买一件衣服又多少钱?
所以别看缝纫机贵, 却是贵的很有价值。
钱晴不是没想过去弄点布料来卖, 但是在十三行卖的布料基本全是外来货, 都是贵价的。国营厂子更不可能批货给个人,布料不比别的,现在依旧紧俏,人家不愁销路。
自从打听到这个头花的村办工厂干不下去,钱晴就动了这个心思, 存货可以问问钱雨要不要,拿来当原料的布料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积存, 有的话钱晴打算全部吃下来。
这些东西拿回去才是根本不愁卖。
油田上现在买布还是要布票的,这也是为什么她上次卖枕巾会那么快速的原因。
钱晴钱雨和丁杰摸到这个村办小厂的时候, 太阳刚升起来没多久。只见厂子的大铁门已经打开, 来上班的工人却没有几个,看打扮应该都是附近镇上的居民。
钱晴进去找到厂长, 对方一听说他们是来看货的,就格外热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