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动(1 / 2)

加入书签

皇后宫宴入梦, 腹中胎儿托梦,

周国人大多迷信, 这件事在上京传开, 包括上京官吏在内的许多人,都对这些异象颇为信服,而为数不多的清醒之人晓得这是皇后和许太后在斗法。

他们在心中品评一番, 觉得皇后的手段尚显稚嫩, 毕竟,太后那边是真的弄来黑烟和死了鸡鸭的。

可是八月末尾, 大平村真的地震了。

这地震可不是放放烟, 死几只鸡鸭就能伪造的。

更关键是, 当时宫宴皇后的话传出来之后, 大平村的人立刻跑出了村, 找上亲戚避灾去了。

这下子, 百姓看来,皇后是救了人命的。

而对皇后腹中的胎儿,他们更是真情实感地相信, 那是星宿转世投胎。

而稍微转过弯一想, 星宿下凡, 却克到了许太后, 难道许太后才是妖孽不成?

这民间质朴的想象, 一传起来, 倒是比刻意制造的谣言更加风靡。

于是许太后也不敢再装病了, 立刻好了个彻底。

许太后大怒,召见许绍良,让他务必把散布流言的人抓起来。

早朝, 殷衢也对京中流言纷纷表示了反感, 责令锦衣卫查探,朝中大臣都被殷衢对许太后的拳拳孝心感动,夸赞不已。

次日早朝,宋吉衣冠俨然,神色肃穆,沉声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殷衢道:“宋卿说来。”

宋吉说道:“民间关于许太后流言一事,都是四处百姓自发散布,找不到源头,倒是之前京郊黑雾一事,是有人刻意为之。”

殷衢沉声道:“继续说。”

宋吉道:“有农妇击鼓鸣冤,村子里被人放火吹烟,该妇人的丈夫就死在火灾之下,那妇人说,其丈夫临死之前,从放火之人的身上拽下了玉佩。”

宋吉将玉佩呈上,又张福山递了上去。

宋吉说:“这是会昌侯府的腰牌。”

此言一出,四下皆静。

殷衢缓慢地扫过了众臣的神色,许多人都战战兢兢的低下了头,连裴昭都避开了眼睛。

只有陆桓神色难掩激动。

殷衢心中有数,薄唇微微一动,寒声道:“继续查。”

下朝后,所有王公重臣都没有了说话的心思。

像是风雨欲来前,黑压压的乌云已经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宋吉是圣上的心腹,他今日的上奏就代表了圣上的决议。

许氏作恶许久,从来都没有人管过,而如今会昌侯府放火烧人被大大咧咧地捅了出来,任谁也知道,这是圣上下定了决心。

但是大臣们对自己忽然没有了信心。

能当这个出头鸟吗?

若是许氏不能一击即溃,会遭到许氏的报复吗?

会昌侯府中,许晖和一些门人早就一同回到了山东老家,府中只有许绍良当家做主。

许绍良试图去拦住宋吉:“宋大人,这可是会昌侯府!”

宋吉拱手:“许公子,这也是为了太后娘娘的名声,一定是府中下人作恶,才连累的太后娘娘与许公子,请许公子放心,某一定彻查此事!”

许绍良拦不住锦衣卫,一声令下,许府中许多人都被请进了诏狱喝茶。

许绍良焦急不已,终于在下午宫里来人,宫里悄悄来人到了府中。

当天夜里,一封密信由许绍良发往了南边。

总督府中,胡大人收到了来自上京的密信,捋着胡须,沉默不语。

胡夫人轻轻为胡大人披上衣服,忧愁问道:“是许太后的来信?”

胡大人叹息着点了点头。

胡夫人劝道:“眼下许氏已经是穷途末路了,老爷何必还和他们一条路走到黑呢?许太后不过是将老爷作为博弈的砝码,好换回许大人回朝罢了。”

胡大人叹息:“只是,许大人对我有师徒之恩,我怎能坐视不理呢?”

胡夫人劝道:“许大人和老爷是师徒,陛下和大人却是君臣,哪有先师徒后君臣的道理?”

胡大人眼中闪现了犹疑,却依旧说道:“世人都以为我和许氏是一路人,眼下就是想要走,也走不了了。”

胡夫人怔怔。

胡大人已经披衣起身,召集下属开始布置。

***

如今的形势,像是拉满的弦,一触之下就要断裂。

在这个要命的时候,朝臣们忽然听说了一件大事。

东南倭寇肆掠,据发往上京的邸报所言,就要控制不住了。

一时间人心惶惶,有人确信,要朝廷增援,有人说胡大人养寇自重,是要积累势力,响应辽王和许氏造反。

漏夜时分,殷衢带着倦容来到了坤宁宫。

殷衢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不会在乾清宫休息,而总是回到坤宁宫。

今日他回来得有些晚了,早些时候特意吩咐张福山给坤宁宫传话,让皇后不必等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