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悠悠卷旆旌续(1 / 2)
蜿蜒而行的队伍一眼望不到首尾,其中除了披甲持杖的太平士卒之外,还有许多披着褂子或是身穿灰布被心的普通人等。
这些随着军队一起回归的,乃是来自淮南境内的数千名形形色色的医工匠户等专业人等;在此之前已经通过长江水运送走了好几批,这次算是能够搜括来的最后一批了。
要知道,两淮毕竟是如今天下一等一的繁华富庶所在。相对其它地方又少经战事而灾荒不多,因此历代各种人文积淀下来的底蕴,还是相当丰厚的。
只是大多数义军在攻城略地过程中,在意的只是最直观的粮草财货和可以充军的丁壮;其他方面的潜在价值就无法理会也弃之不管了。这才给了太平军以助战为名跟在后头,随便捡漏以充实后方根基的机会。
毕竟,在古今中外的无论那个时代,是否拥有足够数量和比例,受过基本教育或是有所一技之长的从业人员,都是一个新兴势力和政府是否运作健康和具有足够发展潜力,尤为重要的衡量指标。
而相对于这个时代绝大多数只能用来从事最基本粗苯劳动的农业人口,他们则是最容易转化成直观生产力加成,或是通过组织编排在短期内见效的存在。
这就好比后世号称人口大国的阿三,在种姓制度和奴隶、封建残余压迫下,占据人口大多数的文盲劳动力;与同样号称人口大国却从下到上强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中国,在工业化社会中所能够发挥出来的效能,是完全不可相比的结果。
当然了,阿三还有号称明珠籽油的精神胜利法,和世代安守种姓阶级固化上的加成,所以在自我感觉良好上是不落地球上任何文明的。
当然了,他们未必都是心甘情愿跟着太平军走的,但是相比那些别部义军手中所掌握的刀枪和相当有限的耐心;绝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乖乖的合作,接受背井离乡重新生活的现实。
除了通常的工匠、奴仆和会识字的人之外,太平军同样也有偿的搜罗那些因为战乱而孤苦无依的女子和孤儿,这就是纯粹在眼下功利目之外信手而为的长远布局了。还是那个道理。
女人可以进工厂参加传统轻工方面的集体劳动,并安排组成家庭来生养后代繁衍人口;对于稳定军队人心和充实地方的社会结构,都是大有好处的。
而孤儿通过太平军引荐成熟的培养机制长大了之后,就是太平军势力天然的死忠和拥护者,以及军队和证券潜在的中坚骨干力量了。
虽然这带有强制性引导的意味,但是总比让她们自生自灭的流离失所于道途,最后不明不白饿死病死在哪个角落,要更加人道得多。
太平军在征战淮南期间,本来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继续搜罗到更多的存在;但是出了这一连串的事情之后,唯恐夜长梦多也只能见好就收了。
也许将来还可以通过私下的渠道保持个别亲熟关系的联系,但是想要像会盟之后那些全面铺开的合作,与各种行事上的方便却是已经不可能再现了。
要知道,原本太平军还可以通过派在别部义军中的“三支队”,来制定相应“世家、缙绅、豪族、官宦、胥吏”等黑五类的清算名单。然后,假以友军之手来清理掉这些朝廷官府在地方的支撑基础。
骑在时不时打着响鼻的“皮皮虾二世”上(初代),周淮安如此一边慢慢回想着一边打量着沿途的光景和风物。至少在这江南境内的回程路上,已然看到了陆续被清理过的水田,以及时不时躬身在其中开始耕作的少量身影;
虽然如今依旧战乱不止,但是只要是稍有平静下来的间隙,这些卑微如蝼蚁又顽强如野草的小民百姓,还是努力见缝插针式的为来年衣食口粮,努力的洒下艰辛的汗水。
目前以及可以确定下来,太平军的力量在收缩巩固之后,在江东境内会保持以江州的浔阳和润州的江宁、丹徒,这三座较大的沿江城邑为核心据点,再加上期间方便得到支援和输运的相应沿江屯田区为填充;就此开展后续的工作和治理。
当然了,错了正常农耕之期后。太平军在开展屯田的地方,除了推广收获期短的瓜菜替代之外,还会尝试种植来自岭外为百日熟的改良稻种。
这种作物产量不高口感也不好;唯一的优点就是有基本的水土雨热就能速生快长,也相对耐得病虫害。因此,只要简单的集体照管,就能在入冬前有所收获。
而在身为外来者势力,能够迅速取得收获的农作物现身说法之下,对于安定新占领地方人心,也有着最为直观的重要作用。自古以来政权的稳定性,差不多就是直观的体现在种田成果上。
至少那些旦夕而存,旋起旋灭的流寇或是只是为了寇掠一时的过境官军,是不用也不会考虑类似问题的。
“周郎,”
随着莺啼般的声线,在旁并行的马车上掀起的挂帘后,露出一张俏颜笑兮的小脸来招呼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