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两国议和(2 / 2)

加入书签

但这时也没必要点破这一点,他很想知道对方与他说这些的用意。

吐蕃赞普又道:“我平生最恨的是大食国,因此一直想与贵国联合,共同对抗大食,只可惜大相却不愿如此,我也没有办法。”

韩成道:“我听说贵国大相已经病了,很可能不久人世。”

吐蕃赞普目光一亮,笑道:“对极了,这便是我找你的原因。”

他露出恳切的表情,道:“大唐与吐蕃本应该成为兄弟国,只因禄东赞从中作梗,才生了嫌隙。等他一死,矛盾就没有了,届时你我两国结成同盟,共抗大食国,岂不甚好?”

韩成暗暗冷笑,脸上却不动声色,说道:“我只是唐朝一个普通将军,您与我说这些话也没用。”

吐蕃赞普微笑道:“你们唐朝军队掌握在周王手中,而你是周王心腹,我希望你能将我这番话转达给他,这对我们两国都有好处,不是吗?”

韩成点头道:“倘若真能不打仗,对两国百姓都是好事。”

吐蕃赞普朗声一笑,道:“韩将军果然是个心系百姓的好将军,我身边要是能有多一些你这样的将军就好了。”

韩成拱手道:“您过誉了。”

吐蕃赞普微笑道:“你们唐朝有句话,叫不打不相识,我今日就交了韩将军这个朋友,你放心,三日后我便会让你安然回到唐朝。”

韩成识趣道:“届时我一定将您结盟的意愿转达给大帅。”

吐蕃赞普大喜,亲自给韩成倒了杯酒,然后让麴莽布支送他回牢。

回到地牢,韩成怕吐蕃赞普派人暗暗偷听他们说话,便没有透露与吐蕃赞普的对话,只说吐蕃赞普问了些唐朝情况。

三日后,麴莽布支如约来到牢房。

挑选了五十名职位最高的俘虏,让他们分坐在几辆马车中,在三千吐蕃军马护送下来到昆仑关。

昆仑关外十里处,已经搭设好一个木棚,三千唐军在薛讷的带领下,整整齐齐的列着队。

双方主将进入木棚,相互派人检查对方俘虏无误后,便要进行交换。

就在这时,远处忽然奔来一骑,大声呼喊道:“大论有令,不得交换俘虏!不得交换俘虏!”

来者正是悉婆。

薛讷眉尖一挑,冷冷道:“麴莽将军,这是怎么回事?”

麴莽布支一咬牙,道:“别管他,咱们直接交换便是。”命手下军马阻拦悉婆,不让他过来。

然而悉婆在军中威望极高,一声大喝,便没人敢再拦他。

他驱马走近后,用吐蕃语大声道:“将士们,大论说了,换俘虏只对唐人有利,对我们吐蕃没有好处,不能与他们交换!”

麴莽布支厉声道:“悉婆,交换俘虏是赞普的命令,你想违背赞普的意志吗?”

悉婆朗声道:“大论自会向赞普解释清楚,将士们,将俘虏押回改则城!”

吐蕃士兵们犹豫片刻,一名将领大声道:“大论的话总不会错,咱们听悉婆将军的。”

麴莽布支又惊又怒,大声呵斥,却无法阻止。

另一边,薛讷紧紧握着剑柄,目光闪烁,心想:“这次换不成,以后更无可能,不如直接冲杀上去救人。”

他为人谨慎,并不急着动手,以防吐蕃那边又有变故。

果然,就在这时侯,前方突然出现一辆豪华的铜制马车,由四匹牛拉着。

众吐蕃人看见牛车后,齐齐跪倒在地,用吐蕃语喊着什么,薛讷松开剑柄,知道吐蕃赞普来了。

悉婆来到牛车边,与车内的赞普争辩了几句,只可惜赞普心意已决,命侍卫将他绑住,拉到一旁。

麴莽布支再次带着俘虏过来,他表情有些尴尬,薛讷十分知趣,没有多问什么,换俘终于顺利完成。

韩成等五十名将领跟着薛讷回到改则城后,立刻启程前往长安。

……

长安街道上,一队骑兵缓缓前行,马上将领个个面露风霜之色,正是回到长安的韩成一行人。

大街上的行人看见他们后,个个露出笑容,朝他们拱手示意,让几人颇有些羞愧。

进入皇城,来到兵部,韩成等五十人被安置在一个小院。

随着兵部文吏喊话,他们一个个被喊去一个单独的房间讯问。

这是为了确认他们五十人中没有人投靠吐蕃人。

轮到韩成时,等着他的是兵部侍郎张柬之。

张柬之一丝不苟道:“韩将军,周王殿下得知你回来后,命我们兵部加紧把流程过完,然后送你去西讨营。为了不让殿下久等,我们就赶紧开始吧。”

韩成点头答应,将在吐蕃被俘期间说过什么、看到什么,一字不漏的交代清楚,顺便也将赞普找自己谈话的事也说了。

张柬之默默记下,让韩成按了手印,一句话也不多问,道:“好了,韩将军,您可以走了。”

韩成突然道:“张侍郎,我在大街上看到百姓们都兴高采烈,是不是又发生什么事了?”

张柬之用古怪的目光看了他一会,道:“薛大将军打下了吐蕃人的赤岭城,捷报昨日刚传回来,百姓们应该是为这事高兴。”

他似乎担心韩成还要多问,一说完便起身离开了屋子。

韩成在屋子里默默站了一会,苦笑着摇了摇头。

薛仁贵又打了胜仗,朝野为之喜悦,而他这个败军之将显然就不受人待见了。

来到西讨大营时,已是下午时分,韩成通报之后来到帅帐。

帐内除了武承嗣外,李勣、苏定方都在。

他一进门,便跪倒在地,大声道:“末将有负大帅信任,损兵折将,还请大帅治罪!”

武承嗣将他扶起,温言道:“那场战争主责不在你身上,朝廷已经商议过,将你降为中郎将,将来再好好立功表现吧。”

苏定方拍了拍他肩膀,笑道:“韩成,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年轻时也打过败仗,你回去好好总结教训,下次别再栽在同一个跟头上就是。”

韩成心怀激荡,大声道:“是!”

武承嗣微笑道:“好了,你赶紧回家吧,你父亲很担心你。”

韩成用力点了点头,向三人一拱手,退出了帅帐。

李勣缓缓道:“此子打仗太过于拘泥,只可作守城之将。”

苏定方抬杠道:“是啊,野战或者攻城战就要用郭待封那样的将领。”

李勣因为郭待封的事整日被他奚落,早已习惯,淡淡道:“咱们还是继续讨论赤岭城的事吧,论钦陵突然弃城而走,你们觉得是什么原因?”

苏定方摸着下巴道:“从时间上来看,他应该是得知交换俘虏之后才弃城,也许是在向吐蕃赞普表达不满。”

武承嗣道:“还有一个可能。”

两人目光立刻看了过来。

武承嗣抱着手臂道:“论钦陵退守山石城,应该是摸不清我军进军意图,故而后撤观望。”

苏定方哈哈一笑,赞同道:“薛仁贵每天进军十里,士兵不做任何操练,换作是我看见了,也会觉得心里发毛。”

李勣笑道:“承嗣,你还没有向我们解释,为何那种进军方法能够避免士兵得瘴病?”

武承嗣用的法子是应对高原反应的办法,然而古人不知氧气的存在,解释不易,便道:“这是我在一本古书上看到的。”

二人自然都不信,但见他不愿多说,也没有再多问。

李勣道:“最近朝廷接连动兵,国库里的钱已经不多了。依我之见,与吐蕃的战争暂且休止,你们觉得如何?”

苏定方哼了一声,道:“你才当上中书令多久,说话就染上文官们的腔调了。”

李勣道:“我也只是建议,裴行俭那边准备的差不多了,新罗和倭人联军也快打到平壤了。再过不久,咱们就能一举收复辽东,吐蕃这边先放一放也好。”

武承嗣道:“我同意,打下辽东后,下一步是攻灭倭国,等东面的后患全部扫除干净,才能腾出手来,彻底收拾吐蕃和突厥。”

苏定方急忙道:“大帅,这次打吐蕃你不让我去,接下来几场战争,总有我的份吧!”

李勣笑道:“苏兄,你我都这一大把年纪了,还与年轻人争什么。”

苏定方瞪眼道:“你不争是你的事,我还没打过瘾,大帅,你只说还让不让我上战场吧!”

武承嗣想了一会,道:“您如果一定要亲上前线的话,不如先等扬州水军打下九州,然后您参与攻灭倭国之战,如何?”

苏定方目光发亮,道:“好,到时候我一定亲手抓住倭国大王,押回长安!”

他平生最得意的事,便是夷灭百济,将百济国数百贵族押回长安。

几日之后,吐蕃又传来一个好消息,吐蕃大相禄东赞病死,大相之位由论钦陵继承。

十一月中旬,吐蕃谴使入唐,商议两国同盟之事。

此时俘虏已经换完了,武承嗣从韩成那听到吐蕃赞普的话,便亲自接手此事,只答应议和,拒绝了同盟。

吐蕃使者十分不悦,又要求唐朝退还赤岭城。

武承嗣冷冷道:“贵使请转告贵国赞普,贵国突袭我朝拔换城,责任都在贵国,赤岭城便算贵国议和的诚意了。”

吐蕃使者还要再论,武承嗣已起身离开,剩下的便交给鸿胪寺官员与吐蕃使者唇枪舌剑了。

一个月后,吐蕃赞普答应了条件,宣告着吐蕃与唐朝这场几个月的短暂战争,终于结束。

与此同时,唐朝对倭国九州的骚扰,也因为天气转冷,进入休止状态。

扬州将领个个养精蓄锐,摩拳擦掌,只等明年开春,便大举进攻九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