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章战云再起14(2 / 2)

加入书签

卢沟桥,卢沟桥,

立功报国在此桥!

多好的歌啊!李青林在心里赞美道。

列车在飞奔,军人们在紧急备战,歌声一路飞扬,平汉路上一群男子汉向全世界宣示:中国不会亡!

沿途的火车站早就接到通知,列车一旦停靠,食物和饮水就被抬上车厢。由于即将走上战场,军饷也提前发了。士兵们被严令不得下火车,好在车站方面安排了各式各样小贩沿着车窗贩卖物品,官兵们购买一般日用品也很方便。

李青林知道此时医药水平很低,特别是消炎止血方面的特效药极少,战场上枪炮无眼,军人极易受伤,消炎止血的药品正是战场急需的。小贩们当然没有药品卖,李青林拿出所有薪水,委托车站的小贩们代为购买药品,并指定购买云南曲焕章“万应百宝丹”。

云南曲焕章的“万应百宝丹”就是大名鼎鼎的“云南白药”的前身。云南白药主要成分为三七、麝香、草乌,被世人传有肉白骨、生肌肤的神效,其主要功用为止血、消炎、活血化瘀的功能。次要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每小瓶都有一粒红色“保险子”,当伤势严重、流血不止时服用,可立刻止血,当场见效,后人将瓶中红丸也称作“救命仙丹”。

此时的“万应百宝丹”还远未有后世的名声,因此价格相对低廉,李青林总共买了十瓶“万应百宝丹”。

夏天的天气就是儿的脸,说变就变,官兵们上车之后整日大雨,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似乎老天有下不完的雨水,要在这几天发泄出来。火车走走停停,终于在保定以北的琉璃河站停下,所有的官兵陆续从专列上下车集结。

由于第十四集团军其他部队还在驻地补充,此次到达一线的只有第十四军的基本部队第十师、第八十三师、第八十五师以及集团军军部。

下车的士兵每人领到一个德制m35钢盔、一个装满一百发子弹的帆布弹袋和装着五颗德制m24型手榴弹的帆布手榴弹弹袋以及军用水壶等战场必需品。

北平周围已经布满了日军,第十四军集结以后,按照总司令卫立煌的指令日夜兼行,绕满城进入太行山东面的狼牙山、梁各庄、大安山,侧敌行军。

八月十三日,师部向全师传达了一个消息,中日之间淞沪大战爆发。

八月十四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说明书》,宣告“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第十师行军速度很快,途中休息的时间很少,可以说是日夜兼程。老兵们训练有素,行动比较迅速,刚刚入营的新兵很快就挺不住了,稀稀拉拉的有人开始掉队。但是掉队也不能停下,后面的收容队收容以后还必须继续往南口方向行军。

天断断续续在下大雨,从下火车以后,李青林身上就没有干过。因为没有休息的时间,李青林身上一身夏季军装都能闻到臭味。更为艰难的是随队行进的骡马,因为紧急行军,加上天降大雨,因而山路湿滑,沿途摔死的驮运弹药物资的骡马有十几匹之多。

八月十七日,卫立煌命令先期到达史家营、百花山的第十师向门头沟急进,并乘北平空虚之时进行突进;令第八十五师至大安山,相机向丰台前进,袭击日军在华北的最高司令部。八月十八日,卫立煌令后续到达的八十三师向西沟子前进,乘机给围攻南口的日军背后一刀。

大雨滂沱,山路湿滑,军队行进很是艰难。经历过最初的慌乱之后,新兵们渐渐安定下来,或者说甚至有些麻木了。

李青林和别的士兵一眼头戴着一顶草帽,这草帽似乎是国军的制式装备,每人都有一顶,连军官也不例外。草帽的帽檐很大,太阳大的时候还可以挡一挡阳光,下小雨的时候也可以遮挡一下雨水。可现在是夏天,只要下雨就是雷阵雨,豆大的雨点砸下来,这一顶单薄的草帽实在起不了什么作用。雨水淋湿了衣服,也淋湿了弹袋,每个人都觉得很沉重,但是没有一个人将弹药丢下,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武器弹药是最后能保障自己生命的唯一保证。

救兵如救火,何况是去救正在热血奋战的中央军兄弟,第十四军下了火车一直在强行军。民众的抗日热情很高,沿途的县乡政府早就准备好了热饭热菜,军队一边行进一边进食。身上的衣服干了湿,湿了干,李青林他们马不停蹄,一直往指定地点赶。

第十四军一直是以秘密状态在行军,但是有汉奸向日军告密,卫立煌的部署被日军察觉。

日军香月清司司令官改变部署,命令正在进攻的板恒第五师团停止一切行动,分兵阻击,保护日军后路;命令日军一部向北平西部的下马岭、千君台进攻,阻击第十师;命令日军一部向丰台以西搜索攻击,保卫北平安全。

八月二十日上午,李青林所在的第十师与日军侦察部队相遇。

“砰”!一声清脆的中正式枪声打破了暂时的平静。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