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养老攻略 第1870节(2 / 2)

加入书签

出于考虑到这些因素,乔木自然得提前跟所有人都说好了,免得有人眼里只有钱,学了技术之后拼命的多孵化鸡蛋,卖不出去亏损。

到时候砸手里还能怪上她。

“虽然有些可惜,但也不是没得赚,况且咱们不是还可以卖毛鸡蛋和活珠子吗,我记得咱们这边爱吃这些的人还是有的,卖的比鸡蛋也要稍微贵一点,到时候可以试试。”

“什么叫毛鸡蛋和活珠子?”

“我跟你讲,就是……”

又是一番讨论和讲解后,虽然有些人觉得这么做有些残忍,但大多数人都还是比较高兴的,比较高兴于他们又多了一个赚钱的渠道。

紧接着,大家虽然还没有开始学如何孵蛋的技术,但基本每一家都稍微换了几只新出生的小鸡仔回去,打算扩大自己家的家禽养殖。

而乔木则是一边外出收集下一批孵化的种蛋,一边往外兜售自己孵出来的小鸡仔,顺带着卖为数不多的那点毛鸡蛋,打算看看销量。

要是销量不错的话,让村里专门出一个人在集市卖毛鸡蛋或者活珠子也是不错的选择,倒也省得求爷爷告奶奶的,让别人来收购了。

种蛋的收购倒是不难,没两天乔木就收购完成了,甚至就连毛鸡蛋都挺好卖的,只花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把二十几个毛鸡蛋都卖完了,反倒是小鸡仔不是很好售卖。

因为特地去集市买鸡仔的人是真的不多,这时候很多人想要获得小鸡仔,一般都是去有抱窝母鸡的邻居家换取,再不然就是自己去乡下想办法找哪家有,提前订好了。

所以乔木的那将近一百个小鸡仔,愣是卖了小半个月,这才好不容易跟着后来又孵化出来的小鸭子和小鹅,一起卖了大半,至于剩下的十来只,半个月的时间已经长大不少了,再卖就有些不划算了,所以,都被乔木留下来准备自己养。

也是直到这个时候。

乔木才开始教大家如何孵蛋。

并且还让大家交替着来,就是把所有想要学孵蛋的人家,分成二十一份,今天排序号第一的人开始孵,明天排序号第二的人开始孵。

一直轮二十一天形成轮回。

这样就能确保他们村子二十一天之后,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小鸡仔出生,每天也都会有毛鸡蛋和活珠子出现,既不至于一次出货的量太多,也不至于中途断货之类的。

只有这样形成稳定的供应。

才能确保维持稳定的市场。

在大家热火朝天的忙碌下,十几天之后,乔木就带着第一批孵鸡蛋的那些人家,将近一半还没有孵化出来的活珠子,去集市上售卖。

第2601章 五零寡妇村村长(11)

经过前段时间的亲自验证,乔木已经清晰的发觉,还是毛鸡蛋和活珠子比较好卖,小鸡仔并不好卖。

因为这时候他们这边并没有大型人工孵化场地,在母鸡自我孵化的情况下,想要获得毛鸡蛋和活珠子是相当困难的,而且数量也很稀少,分散在不同的家庭当中很难收集,只能碰运气,才能偶尔吃到。

甚至都难以成为商品流通。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了解,所以乔木才会说服村里的村民以卖毛鸡蛋和活珠子为主,至于说将小鸡仔完整孵化出来售卖,那只能稍微留一点点,算是一个搭头往外卖。

而后的现实情况。

也的确如乔木所预料的那般。

活珠子和毛鸡蛋在市场上相当的好卖,虽然不能说每天带出去多少就能卖出去多少,但是一天卖百八十个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这只是在一个地方卖,小鸡仔却必须得走街串巷的叫卖,甚至于还得跑到不同的村子里面去绕着叫卖。

才能勉强卖掉大部分。

最关键的是,很多人家买过一次小鸡仔之后,很有可能一两年甚至两三年都不会继续买,而是选择让自己家养的母鸡自己孵小鸡仔。

但毛鸡蛋和活珠子。

只要没有吃腻就会继续买。

消耗品与非消耗品之间售卖的数量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有了一定经验和教训,就是不少小鸡仔砸在自己手里的村民,总算彻底的相信了乔木的话,开始专心致志的跟着乔木,主营活珠子,毛鸡蛋买卖。

为了多卖点,甚至还在镇子上和县城里分别各开辟了一两个售卖点,将每天的日销量提升到了三四百左右,虽然利润平分到村里每个人身上并不是很多,但好歹每天都有收益不是,每天都有收益的事。

还是能让大家比较开心的。

一天一人赚半斤粮食利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下来,那也赶上种一亩地的利润了,更何况他们家里还养了不少鸡鸭鹅,卖了也是钱。

因此即便秋收之后,他们村这次上缴了不少农税,村里人的情绪也还算稳定,并不至于太多不满。

而乔木这时候,却是已经发觉活珠子和毛鸡蛋的售卖进入了瓶颈期,甚至售卖的数量还有些疲软。

一样东西大家再喜欢吃,那终究也是有限的,吃多了就会腻,现在又不像几十年后,可能还会有旅游的外来人员购买地方特色,现在的人员流动相当稀少,顾客就是那么些个固定的人,少了几个人买。

那每天卖的数量就降了下来。

所以,乔木并没有因为秋收的收获而松懈,反而继续忙碌的准备开发新财源,不过因为考虑到他们村里大多数都是女人和小孩子,劳动力相当有限,所以一些需要重劳力的活计,只能第一时间排除掉。

只考虑他们能承受得了的。

赚钱的渠道。

经过多番思考,乔木是真心觉得,这个时候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也不能又是养鸡,又是孵鸡蛋,然后还要去搞什么蘑菇种植和肥皂生产之类乱七八糟的活,这么多活叠加起来他们村里人受不了。

心理上受得了,愿意干。

身体上也受不了。

所以多番思考之后,她还是决定,就养殖禽类这一点深耕细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